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史记讲义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刘国民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书稿选录《史记》二十篇文章,予以解读。以《史记》文本为中心。文本的细读,是书稿的中心内容,保证我们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根源性、可靠性、真实性。读者只有在文本的细读中,才能穿越历史的时空,真切地体验、感受和把握历史人物的生命和生活。一方面重视字词句与名物制度的训释,力求精要、准确、明白;另一方面,更进一步发掘文本的义理内涵,力求把文献研究的方法与义理研究的方法较好地结合起来。 作者简介 刘国民,生于1964年7月,安徽肥西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史学研究。出版专著《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传统思想与现代诠释》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代公羊学之解释学研究”等。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目录 《史记》的文本解释(代序) 第一讲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报任少卿书》解读 第二讲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太史公自序》解读 第三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本纪》解读 第四讲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世家》解读 第五讲 “人能弘道,无如命何”——《外戚世家》解读 第六讲 “位冠群臣,声施后世”——《萧相国世家》解读 第七讲 “知其雄,守其雌”——《留侯世家》解读 第八讲 “隐约幽微,低回要眇”——《伯夷列传》解读 第九讲 “老子犹龙,庄子犹凤”——《老子韩非列传》解读 第十讲 “怨毒之于人甚矣哉”——《伍子胥列传》解读 第十一讲 “放于利而行,多怨”——《孟子荀卿列传》解读 第十二讲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屈原贾生列传》解读 第十三讲 “士为知己者死”——《刺客列传》解读 第十四讲 “刎颈交”——《张耳陈余列传》解读 第十五讲 “大直若屈,道固委蛇”——《刘敬叔孙通列传》解读 第十六讲 “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季布栾布列传》解读 第十七讲 “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平津侯主父列传》解读 第十八讲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司马相如列传》解读 第十九讲 “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游侠列传》解读 第二十讲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十二诸侯年表序》等解读 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后记) 序言 《史记》的文本解释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伟 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 家。他博极群书,贯通经传 ,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 ,斯以勤矣。他好学深思, 心知其意,全身心地投入《 史记》的著述中。但他命运 多舛。天汉二年,他为李陵 辩护,而遭下狱、受宫刑的 奇耻大辱。面临生死抉择的 重大困境,他写下震烁千古 的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 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 异也。(《报任少卿书》) 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 ,处死者难。(《史记·廉 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忍辱求生,发愤 著作《史记》,展现出崇高 的生命尊严与坚强不屈的自 由意志。他说:“所以隐忍 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 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 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报任少卿书》)正是《史 记》这部伟大著作,司马迁 才能永垂不朽,重于泰山! 这激励了后世无数的仁人志 士在穷厄中发愤有为,以立 德、立功、立言而称名于后 世。 《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鲁迅 的《汉文学史纲要》),是 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黄 帝,下讫太初,突显了大一 统的历史观,“亦欲以究天 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 家之言”(《报任少卿书》 )。《史记》以本纪、表、 书、世家、列传之宏大的五 体结构,控御历史,安排历 史,使历史得到突出、关联 、完整的体现。宋代史学家 郑樵说:“使百代之下,史 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 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通志·总序》)清代 史学家章学诚曰:“夫史迁 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 已;其范围千古,牢笼百家 者,惟创例发凡,卓见绝识 ,有以追古作者之原,自具 《春秋》家学耳。”(《文 史通义·申郑》) 读其书,知其人,论其 世。孟子曰:“颂其诗,读 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 以论其世也。”(《孟子·万 章下》)《史记·孔子世家 》:“太史公曰:《诗》有 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 》《天问》《招魂》《哀郢 》,悲其志。适长沙,观屈 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 想见其为人。”我们读《史 记》,知司马迁其人其事其 思,论其所生活的时代,未 尝不垂涕,“怅望千秋一洒 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 甫《咏怀古迹》)。 研究司马迁《史记》的 基本方法有二:一是义理研 究的方法,二是文献研究的 方法。 其一,义理研究的方法 ,重在阐释《史记》文本的 思想意义。但不少研究者往 往抛开《史记》文本,空言 义理思想;有时从《史记》 文本中“断章取义”地征引片 段材料,且对征引的文本材 料也缺乏深入的理解,以致 流于虚说。 其二,文献研究的方法 ,着力于《史记》文本之文 字的训诂、名物制度的训释 等,属于清人所谓训诂、考 据的范围。这种研究方法仅 涉及《史记》文献表层的解 释,无法深入《史记》的思 想世界。首先抄录《史记》 的一篇原文,然后对其字词 句作出训释。训释完毕,任 务就完成了,似乎读者因此 也可把握文本的义理思想, 所谓“训诂明,则打基础在 训诂上的义理也明”。殊不 知,从训诂到义理尚需一跃 。一方面训诂注释是零碎饾 订,往往破碎大义。另一方 面,谈义理固然要细读原文 而通训诂、考据,但解释者 要更进一步,深入发掘文本 中的思想内涵,从而由对古 典注释走向对义理思想的把 握。徐复观说:“古人的思 想,保存在遗留的文献里面 。要了解遗留的文献,如文 献的本身有问题,当然需要 下一番训诂、考据的工夫。 在这一点上,不应有任何争 论。但仅靠训诂、考据,并 不能把握到古人的思想。在 训诂、考据以后,还有许多 重要工作。”牟宗三说:“殊 不知义理训诂乃是两层。训 诂有训诂之义法,义理有义 理之义法。训诂只是解字, 非解《庄》解《老》也,其 于义理根本尚未着边,漫然 以为解字即是明理,贸然由 训诂以推定解不解。此不但 己盲,亦盲古人。此是由盲 抹杀学问,封闭学问。” 本书力求把文献研究的 方法与义理研究的方法结合 起来。 第一,以《史记》文本 为中心。文本的细读,是本 书的中心内容,保证我们讲 述历史人物故事的根源性、 可靠性、真实性。读者只有 在文本的细读中,才能穿越 历史的时空,真切地体验、 感受和把握历史人物的生命 和生活。一方面重视文本之 字词句与名物制度的精确训 释,另一方面更进一步地深 入发掘文本的义理思想。有 的学者空言思想,如果涉及 字词句的训释,就出现错误 ,这是“硬伤”。有的学者训 释详细、明白,或者不愿谈 思想,总认为谈思想是空谈 ,主观性较强;或者不善于 谈思想,一谈思想即荒谬可 笑。 …… 本书所选择的文章,一 是侧重于《史记》中思想内 容比较丰富深刻的篇章,例 如《外戚世家》《伯夷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游侠 列传》等;这些篇章的意义 丰赡而深微,注者一般只是 训诂文本的字词句。二是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