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提出了“行为伦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领域,其研究对象是人之善性与善行的关系,并以促进知行合一为研究目标。 本书采用情境实验方法,通过15个实验和2个跨实验元分析,探究了人们的道德判断(善性)与道德行为选择(善行)之间的差异,并系统检验了认知失调行动模型对这种差异的解释,从而为行为伦理学提供了基本理论解释框架。研究证据表明,当存在着多种伦理原则之间的冲突时,人们为了协调不同伦理原则的要求,会在行动上偏离判断上的方向,形成知行不一的表现。这为人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内外不一致表现,提供了一个基于认知协调行动模型的新视角,也为未来的行为伦理学研究提供了示范。 目录 第一章行为伦理学:从善性到善行的视角融合 第一节行为伦理学研究的视角融合 第二节行为伦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第三节行为伦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失调与协调:行为伦理学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认知失调行动模型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认知失调行动模型的内涵 第三节认知失调行动模型作为行为伦理学的基本解释框架 第四节道德双加工理论作为行为伦理学的备择解释框架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追问与建构:作为独立学科领域的行为伦理学 第一节作为独立学科领域的行为伦理学 第二节行为伦理学的初探:本书的研究问题 第三节行为伦理学的初探:本书的研究框架与假设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直觉与理性:善性与善行的认知加工比较 第一节预实验1经典两难材料的本土道德相关性检验 第二节实验1使用传统两难法探究直觉与理性状态下的知行差异 第三节预实验2组合情境材料的本土道德相关性检验 第四节实验2使用组合情境法探究直觉与理性状态下的知行差异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冲突与和解:善性与善行失致的内在机理 第一节实验3善性与善行失致的现象探析 第二节实验4善性与善行失致的内在原因探析 第三节实验5善性与善行失致的内在原因再探 第四节实验6在非实验室环境中对实验3进行概念性重复 第五节实验7在实验室环境中对实验3进行概念性重复 第六节实验8在实验室环境中对实验4进行概念性重复 第七节实验9在网络环境中对实验4进行概念性重复 第八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锚定与调整:从善性到善行的认知协调过程 第一节实验10道德原则相冲突与相协调时的决策调整 第二节实验11行为选择视角与判断视角之间的决策调整对比 第三节元分析1善性与善行失致现象及其原因的跨实验稳定性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反思与整合:善性与善行的统一如何实现 第一节预实验3新经典两难材料的本土道德相关性检验 第二节实验12以结果为决策目标能否实现知行合一? 第三节实验13双加工下以结果为决策目标能否实现知行合一? 第四节实验14以规范为决策目标能否实现知行合一? 第五节实验15双加工下以规范为决策目标能否实现知行合一? 第六节元分析2对规范的反思可以促进知行合 第七节本章小结 …… 第八章深化与探讨:善性与善行的认知协调过程 第九章发展与展望:行为伦理学的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