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高能级创新平台实践(守正创新笃行)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
出版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从无到有的成立过程,追求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发展文化,奋进、拼搏的发展过程等。作为国家级创新中心,国创中心以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好国家级创新中心、助力世界级产业集群为使命愿景,能够成为可借鉴、复制和推广的模式。 目录 推荐序一:创新驱动轨道交通求新求变刘友梅 推荐序二: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陈晓红 推荐序三:让科学家企业家携手奋斗在同一屋檐下陈劲 推荐序四:创新无“窘”: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之道陈晓春 推荐序五:用创新之光点亮万家灯火马明星 自序:怀梦想致远方李林 上篇 做人:向善向上向前 01做人与做事的方法 02脚,永远比路长 03靠己是最清醒的活法 04工作其实就是一场修行 05奋力奔向远方的地平线 06花开,不只是在春天 07善待一切美好遇见 中篇 做事:尽忠尽心尽力 08找到打开梦想之门的钥匙 09解码中国高铁发展的创新基因 10国创中心是怎样炼成的 11超越梦想一起飞 12我们不一样 13向着美好从“新”出发 14用奋斗点亮2020 15奋楫者先奋斗者强 16总有一种智慧点亮未来 17创新:永不停止的探索 18奋辑争先向未来 19“六个融入”催生党建新动能 20特色党建品牌引领企业发展 21“五链”融合与协同共生 22聆听穿越时空的回声 23从高地攀登高峰 下篇 做法:完成完善完美 24把握大势:轨道交通新动能 25“企业+联盟”协同创新生态模式的构建 26国家级创新中心“黑海战略”的实践与探索 27“一地四区”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8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的探索与实践 29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技术产业化路径思考 30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构建 31“1+3+7”高效运营系统的构建 32展望:打造枢纽型高能级创新平台 附录1 创所未创的心路历程 附录2 国创中心LOGO创意来源 致谢 序言 推荐序一:创新驱动轨道交通求新求变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只有做强了中国制造,实体经济的振兴才有 强劲动力。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制造业发展的 环境和动力发生了深刻变化。打好轨道交通核心技术攻 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始终把创新驱动发展 放在首位。 创新驱动下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经历了从“常速 向高速、普载向重载、直流到交流、进口到出口”的四 次历史跨越,实现了从追跑、跟跑、并跑到领跑。随着 交通强国、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轨道交通装备产 业的发展主题将是“创新、绿色、智能”,是“能源向 储能、能量向智能”跃进的重要关键期,谁攻克了创新 难题,谁就能掌握未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话语权和制 高点。 2012年7月,我参加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 目时提出了整合行业创新资源、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的 建议。随后,同李林主任申报创建轨道交通装备国家级 制造业创新中心,点燃了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实现跨 越式发展的激情。 创新重在实践。希望国创中心团队继续发挥国家级 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平台优势,坚持求变求新、守正创新 ,在走向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创下一个新”,实现高新 技术产品的快速迭代升级,让中国高端装备走向世界、 誉满全球。 刘友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 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 推荐序二: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因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缘故,我与李林主 任合作有近五年的时间。在这五年时间里,我有幸参与 了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 心”)的筹建、申报、发展等相关活动,见证了它的成 长与发展。这一切都让我极为振奋,当被邀请为这本书 作序时,我欣然接受了。而李林主任一直沉浸于国创中 心,依托于所学的理论基础和对国创中心的系统思考, 使得这本书也呈现出独特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这是 一部关于思想的书,也是一本关于路径和方法的书,“ 正心正念、善为善成”和“创所未创、轨物范世”的思 想始终贯穿其中,国创中心的发展路径和方法则是这种 思想的主要载体。或者说,正如李林主任想为国家级创 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所做的探索那样,这本书也是一 个蕴含着企业管理思想与创新发展模式实践探索的结晶 。 在我仔细阅读全书的过程中,脑海中会闪现出很多 熟悉的画面,从方案策划、论证研讨、参观交流,到场 地选址、技术攻关,到人员招聘、激活个体、发展组织 ,再到一起推进“中国管理创新模式研究中心”“院士 工作站”等机构的设立,一个个画面,一次次合作,一 个个惊喜,都涌现了出来。我觉得这是一本创新创业的 “出师表”,李林主任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带领团队 从零起步、白手起家,有组织地放弃原本优势和既有习 惯,竭尽全力全方位整合优质资源,不断提升国创中心 的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这需要开阔的心智、内在的 动力、巨大的气魄、强烈的决心以及胸怀与担当,这些 不容易做到,但是李林主任和国创中心团队努力做到了 。所以,这本书与其说是对国创中心发展历程的全过程 展示,还不如说是对国创中心所诠释的价值追求的全方 位展示。国创中心作为国家级创新平台,不仅仅是在追 求研制高端前沿的产品、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本质上 更是在寻找和探究生命的意义。所以当李林主任告诉我 ,他把“和而不同、见贤思齐、行稳致远、成人达己” 等理念系统导入企业文化,并让它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 驱动力时,我并没有什么突兀感,觉得这些都是水到渠 成、顺理成章。因为用李林的话说,“企业即道场、工 作即修行”,企业本身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是一个修炼 的场所,事实上更是一个修行的道场。 对一个初创型企业领导者来说,带领企业走上持续 成长的道路,是一个永恒的挑战和责任。仔细阅读全书 ,你会感受到李林主任在引领国创中心持续成长的方向 上,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他是一个有远见和务实的 人,更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人。他赋予国创中心 愿景与使命,并把自己完全置于这个使命之下。他总是 让自己处于一种学习和交流的状态中,不断与院士、专 家、客户、员工以及同行和企业家们沟通对话。而至关 重要的是,他敏锐地感知到一些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 性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并在组织专家论证后果敢加大 投入,比如智能感知器件、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氢燃料 系统等。这一切让我看到了国创中心未来发展的新希望 。记得2018年10月他向我征求国创中心LOGO标识的意见 时,那装扮着“工业蓝、环保绿”的旋转车轮,仿佛已 经让人们看到了高速前进的国创中心。 这些年我参与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改革研究,国家 级科技创新平台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还是国家 战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一个行业,必须坚持自 主创新的路线,牢牢把握创新自主权,全面加强科 学技术攻关。国创中心在轨道交通装备高水平科技 自立自强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实现了引领性 探索。 —刘友梅 这是一部关于思想的书,也是一本关于路径和 方法的书,“正心正念、善为善成”和“创所未创 、轨物范世”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 —陈晓红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现已发生根本转变,从 以前的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逐步走向 整合式创新和有意义的创新,企业需要基于大数据 和区块链的“知识管理”探索,让“没有胸牌的员 工”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陈劲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实践与探索,本质就是 一个体制机制的创新,不仅要盘活创新要素,激发 创新活力,还要打通从技术到产业的通道,形成一 个“开放协同、跨界融合”的大平台。 —陈晓春 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些管理实践、经营经验和系 统思考,不仅可以帮助更多的创始团队理解创新平 台发展的关键选择和鲜活方案,还可以给新一代年 轻人以真实的案例和学习的借鉴。 —马明星 精彩页 国创“从0到1”,从无到有,一路走来,每一个国创人紧扣“高质量经营、高效率运营”两大主题,始终志存高远、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不仅能“熬”,而且一直向阳而生、逐梦前行、韧性成长,一路高歌,高水平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 回顾来时路,从创想到实践,从理想到实现,国创中心成功获批、高效创建、持续发展的核心密码是什么?我们把它总结为:依托“1+3+7”的高效运营体系。具体而言,“1”是基于“战略思维、情报意识、实干精神”的创新创业文化引领;“3”是围绕“定战略、建班子、带队伍”三大企业管理核心要素的保障;“7”是覆盖企业运营全过程的“目标、平台、制度、流程、执行、监督和考核”七大领域的运行管控(见图31-1)。其中,文化、目标和制度是企业运营管理中三大最重要的内核,通过培育文化,统一工作思维;通过明确目标,统一前进方向;通过完善制度,统一行动步调,进而整体提升团队的思想力、方向力和行动力(见图31-2)。 在整个企业运营体系中,战略规划是目标前提和经营逻辑,涵盖企业的愿景使命、战略定位、商业模式、品牌打造和营销策略等,需要从战略管理、行业洞察、组织设计等方面着手,定好战略规划棋;运营管理是战略执行的重要载体,涵盖了各项标准体系、制度流程的制定与执行,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机制设计、人才发展等,需要从班子建设、研发激励、生产提效、内控把关等方面着手,下好组织管理棋;文化塑造是战略落地的润滑剂,涵盖了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文化、基层员工的执行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全员都认同并践行的企业整体价值观等,需要通过成本控制、计划预算、财务分析等手段,强化成本意识、合规意识、风险意识等,进而走好运营规范棋。其中,目标管理、流程管理和组织管理被称为基础管理,这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是更高一个层面的管理,是企业成长的管理,以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图31-3介绍了企业运营体系。 ……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