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我国的家庭教育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它要求家长具备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技能,也要求学校和教师提升家校合作能力,双方同心同行。 “读懂孩子·学校家长社会协同育人”丛书以此为宗旨,通过调研近三万名家长、教师,了解他们在家庭教育与家校合作方面的困惑与需求,并依据6-18岁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精心设置主题与内容,为家长和教师“解惑”。 本书是一本简单介绍七—九年级青少年发展特点,重点聚焦儿童在发展各阶段遭遇的家教问题的“字典式”图书。家长可以通览全书,也可以根据遇到的家教问题,现用现查。 作者简介 边玉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核心专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从事0~18岁儿童青少年发展与教育研究,致力于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教育测量与发展性评价、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有深厚积累,成果卓著。 目录 第一章 身心健康——奠定孩子成长的坚实基础 1.1 帮孩子做好青春期适应 1.2 引导孩子正确地自我探索 1.3 “叛逆”不是青春的代名词 1.4 接纳孩子“疾风骤雨”般的情绪 1.5 培养“输得起”的坚强少年 1.6 不要忽视孩子心理问题的信号 1.7 为“网络原住民”补足“媒介素养” 第二章 学业发展——助力孩子成长的重要任务 2.1 帮孩子适应初中学习生活 2.2 帮孩子学会学习反思 2.3 为孩子的终身阅读奠基 2.4 学习与兴趣爱好的平衡之道 2.5 和孩子一起正确看待考试 2.6 帮孩子以最佳状态迎战中考 第三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化——培养新时代的好公民 3.1 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 3.2 别让孩子在同伴压力中迷失 3.3 跟孩子大方地“谈情说爱” 3.4 引导孩子拒绝校园欺凌 3.5 孩子追星,要不要喊停 3.6 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少年 3.7 对孩子念好法律“紧箍咒” 3.8 为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第四章 家校合作——打造孩子成长的教育生态 4.1 初中还有必要做好家校合作吗 4.2 如何参与孩子的学校教育 4.3 良好沟通成就和谐家师关系 4.4 孩子与老师发生;中突怎么办 4.5 如何应对校园突发事件 第五章 家庭建设——父母必经的自我修炼 5.1 听到孩子“我要独立”的呼声 5.2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5.3 缓解亲子冲突,从正确“说话”开始 5.4 积极调控情绪,让家庭更温暖 5.5 做好生涯规划,挥别初中生活 序言 一、新时代呼唤家校合 作:学校和教师既要提升自 身的家校合作能力,也要为 家长赋能;家长要做好家庭 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向同行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之未 来,民族之希望。他们的健 康成长不只取决于学校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环 环紧扣,缺一不可。学校、 家庭、社会是促进儿童青少 年健康成长的共同体,需要 三者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好的教育要在明确自身责任 边界的基础上,实现与其他 教育的融合与优势互补。学 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协作, 向一个方向齐心协力,才能 高效地整合资源,打造儿童 健康成长的良好教育生态。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儿童青 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高 质量的学校教育和良好的家 庭教育,还需要学校与家庭 之间持续的、高质量的互动 与合作。但长期以来,我国 普遍存在一些现象:重知识 教育轻人格培养,重学校教 育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 家庭教育的职责与边界有待 进一步厘清,家长的家庭教 育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家 校合作效果不佳甚至双方还 会产生冲突等,这些都影响 着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从人民 幸福、民族未来的高度充分 重视基础教育和儿童青少年 的成长,重视家庭教育和家 校合作。在中共中央、国务 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 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 量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 化2035》等纲领性文件中 ,都将家校合作作为教育发 展的战略方向。特别是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 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 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 减”政策)更是非常鲜明地 体现了这一点。“双减”政策 作为我国教育领域“一号工 程”,从为党育人、为国育 才的高度对如何做好家庭教 育及学校如何与家庭协同育 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22年1月1日起,《中华 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 进法》)正式施行,中国家 长由此进入“依法带娃”时代 。《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 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为家 长赋能,帮助家长承担起家 庭教育第一责任人的重要任 务,引导家长科学育儿、理 性育儿、依法育儿,从而为 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可以 说,开展家校合作、提升家 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是建设现 代学校制度、推进教育治理 的应然选择,是每一个家庭 和谐幸福的重要保证,是促 进我国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 必然要求。 因此,新的时代对学校 、教师和家长都提出了新的 要求:学校和教师既要提升 自身的家校合作能力,还要 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自身不但要做好家庭教 育,还要有效参与家校合作 ,与学校教育同向同行。学 校要将家校协作共育纳入到 学校顶层设计中去,将家校 活动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和 重点工作。教师要充分重视 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要性,提 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为家长赋能,还要提升自 己的家师沟通能力。家长是 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不仅 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同时 也是孩子一辈子的教师。家 长自身的素质是决定家庭教 育成败最重要的因素,正如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所 说“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 来说,就是家长的自我修养 ”。所以,新的时代要求学 校、教师及家长都要及时更 新教育观念、提升家校合作 与家庭教育的能力。 二、读懂孩子是提升家 长家庭教育能力和做好家校 合作的基础:以孩子发展为 中心,才能做好家校合作, 才能真正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才能提升家长的家 庭教育能力,帮助他们做好 家校合作呢?从学校、教师 和家长的角度,都必须首先 做到“读懂孩子”。好的教育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 教育,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主 体地位,保护儿童的基本权 利,这也是每一位家长和教 师应当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 。教育者要将孩子看作具有 独立人格的个体,遵循孩子 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孩子 的性格特点、兴趣喜好,尊 重孩子的隐私权、决策权。 因此,好的教育首先是“看 见”孩子的教育。 做看见孩子的教育,就 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0 —18岁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 程,是为未来发展奠基的阶 段,教育者要在这一阶段内 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和非认 知发展,培养其进入社会后 所需要的能力和品质。孩子 的发展,自有其要遵循的普 遍成长规律。每一个教育者 都要做孩子成长规律的体察 者和学习者,在了解孩子成 长各阶段特点的基础上,增 进对孩子的理解,承认其发 展的客观差异性,正确看待 其优势与不足,正确看待伴 随孩子成长而出现的“问题” 。教育者还应了解和尊重孩 子真实的内心需求,根据不 同年龄段的成长特点采取正 确有效的教育策略,把握不 同能力和品质培养的最佳时 期,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合适 的事,真正做到科学教子。 而要做到以上这些,就需要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学会理 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可以说,家长和教师只有真 正读懂孩子,才能促进孩子 健康成长。 …… 2.兼具发展性和典型性 :既统一全套丛书的基本内 容体现出孩子 导语 亲爱的家长,你的孩子已经大踏步迈入灿烂的青春,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路等着他们去开拓,他们“装”得像个大人,但其实内心还很不成熟,需要你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成年人”,为他们指明方向、保驾护航,让他们走好青春的每一步。准备好了吗?本书详细介绍取得七~九年级孩子幸福成长的家庭教育“秘笈”的方法。 精彩页 帮孩子做好青春期适应 青春期是孩子从儿童成长为成人的过渡期,也是自我意识、认知水平、学业能力、人际交往等能力和品质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孩子来说,青春意味着成长和希望,但同时也意味着未知和挑战。能否顺利适应青春期的身心发展变化,往往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没有人是一夜长大的。青春期的变化一般会持续10余年,而初中、高中正是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孩子身处其中,慢慢探索、成长,他们期待着、兴奋着,也迷茫着,甚至有时会做错事……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独立、要强,但其实,此时的他们正迫切地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引导。 生理上,孩子进入生长发育的“快车道” 青春期是孩子们人生中一段长达10余年的时期。如今,随着青少年身体发育成长迅速、个体社会角色的不断变化,加之结婚和生育年龄的普遍推迟,有专家指出,青春期的年龄范围应由传统的13~19岁扩大到10~24岁。每个人在一生中会经历两次身体的飞速发展期,第一次是0~3岁时的婴儿期,第二次就是青春期。初中三年,孩子完全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孩子的身体发生着巨大的生理变化,身体功能趋向成熟,身体素质也有了明显提升。 大脑的发展为一切机能发展奠定基础 这一阶段,孩子的大脑质量已经接近成人的平均脑重,大脑机能有了显著发展。其主要表现在脑电波频率加快,大脑两半球之间以及大脑额叶与其他部位之间的联系得到扩展,使得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开始提升,我们可以感觉到孩子的反应速度明显加快。此外,脑部不断分化,沟回增多、増深,为多种认知技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信息加工、批判逻辑思维发展、记忆水平、持久注意力等,使得孩子们能够完成更为复杂的学习任务。但同时,由于大脑的发育有其固定顺序,在杏仁核等脑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孩子的自控力、情绪水平还趋于非理性,他们很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而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比如打架、言语冲突等,或是做出一些非理智的决定。 身体的外貌特征逐渐接近于成人 青春期的孩子“蹿得飞快”,身高、体重、体型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接近成年人。他们的身高以平均每年7~8cm的速度迅速增长,体重则平均每年增加5~6kg。四肢和头部骨骼的增长速度快于躯干,使得孩子们看起来身材比例不太协调;他们对四肢的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好,有时会显得笨手笨脚。同时,他们的骨骼开始变长加粗,骨密度显著增加。受性激素的影响,孩子体内肌肉脂肪比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体型也发生了变化,而且性别差异越来越明显:女孩拥有了柔和的身体,呈现出曲线之美;男孩则肩背更加厚实有力,呈现出力量之美。 性生理发展迅速并逐渐成熟 随着性激素分泌增加,孩子的性器官发育加速。女孩的乳房开始发育,阴毛生长,十二三岁甚至更早会迎来月经初潮,继而长出腋毛、汗腺和产生油性物质的腺体,骨盆变大等。男孩的睾丸和精囊开始发育,随后半年或一年内,阴毛生长,阴茎也开始发育,嗓音变得低沉,长出胡须,喉结突出。男孩到十三四岁时,长出腋毛、汗腺和产生油性物质的腺体,精子开始产生,遗精也在此时开始出现。因此在初中,大部分孩子尤其是女孩的生理发育基本完成,普遍来说男孩会比女孩晚两年达到性生理成熟。 P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