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化艺术组织筹款之道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马明//李晓唱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文艺事业繁荣关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本书寄希望从历史中蜕变的艺术赞助能够在当代文化发展中肩负时代使命,助推文化强国建设。本书基于新时代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治理能力提升和组织战略发展的宏观背景,从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和文艺组织发展能力建设视角,对现代艺术资助体系与文艺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艺术生态进行系统性勾勒,并以艺术实践为导向对于个人、企业、基金会、政府及网络媒介等支持文化艺术发展的筹款路径、方法予以论述分析。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本书以筹款指南的形式展开叙事,并辅以新闻摘录、案例分析等实证内容。 作者简介 马明,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专业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方向博士,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艺术管理、文化产业;曾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部人文社科、财政部教科文司、文旅部文化产业司等多项课题研究;独立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教委创新平台10余项科研课题;在《艺术百家》《艺术评论》《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同济大学学报》、中国文化报等核心期刊和重点媒体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筹款的重要性 二、本书讨论的内容 三、筹款面临的挑战 四、谁应该是本书的读者 五、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艺术资助与组织治理 一、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二、西方国家艺术资助机制变迁 三、我国文化体制改革 四、文化艺术组织建设 五、文化艺术组织治理 六、案例分析:上海交响乐团理事会治理之路 第三章 文化艺术组织筹款内涵 一、重新认识筹款 二、筹款必备技能 三、关于文化艺术组织年报 四、筹款问责 五、案例分析:基金会中心网的社会问责之路 第四章 年度基金的募集 一、概念与作用 二、年度目标和工作表 三、智能化信息系统 四、年度续约捐赠 五、寻找和研究筹款资源 六、营造归属感 七、案例分析: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年度募款 八、案例分析:筹款信息化平台——Tessitura Network 第五章 企业捐赠 一、企业捐赠的缘由 二、企业捐赠的影响因素 三、企业捐赠的类型 四、捐赠的税收激励 五、政策解读:捐赠税收优惠计算 六、案例分析:国家大剧院的企业赞助 七、案例分析:舞剧《孔子》与泸州老窖 第六章 个人捐赠 一、相关概念 二、捐赠动机 三、国内外个人捐赠状况 四、捐赠方式 五、个人捐赠的筹款策略 六、案例分析:艺术品收藏与个人捐赠 第七章 基金会筹款 一、关于基金会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三、基金会的类型 四、政府类文化艺术基金 五、企业艺术基金会 六、基金会筹款的策略 七、案例分析:中国民生银行与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 八、案例分析: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 第八章 政府资助 一、政府资助文化艺术的合理性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三、政府资助的方式 四、政府资助的筹款策略 五、案例分析: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舞蹈发展 六、案例分析:英国国家彩票分配基金 第九章 艺术节事筹款活动 一、概念、作用及特点 二、目标、主题及形式 三、项目化管理 四、艺术节的筹款活动 五、案例分析:香港管弦乐团节事筹款活动 第十章 网络筹款 一、概念内涵 二、筹款特征 三、运作模式 四、法律规范 五、案例分析:《大鱼海棠》的众筹之路 第十一章 行知合一:筹款实务 一、组建筹款队伍 二、组织特别筹款活动 三、选择筹款通用方式 四、筹款实践:校园剧目网络众筹 第十二章 筹款活动的道德规范 一、道德规范 二、基本原则 三、现行规范 附录1 文化艺术组织筹款推荐图书 附录2 我国文化艺术基金会(部分) 附录3 文化艺术组织筹款网络资源 附录4 文化艺术组织年报 附录5 非营利组织会计报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文 化强国、文化走出去及文 化体制改革等顶层战略设 计驱动下,我国社会主义 文化事业实现了长足发展 ,对于文化艺术管理人才 培养提出了时代新要求。 我国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 大部分高等院校均设置艺 术组织筹款及相关课程, 属于专业核心高阶课程。 本书的撰写源于笔者在艺 术组织筹款课程教学中的 积累和对该专业人才能力 培养的反思。 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国艺 术管理教育而言,从建立 之初专业实践教学就一直 是各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 的难点和重点。实践教学 影响了该专业的招生机制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 质量反馈。各高校都在不 断探索、总结经验和优化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 持续推进相关的教改工作 。联系到当前文化体制改 革已进入深水区,众多文 化艺术单位在转企改制、 理事会法人治理等方面迈 出了改革步伐。传统依靠 政府财政完全投入且直接 管理文化艺术组织的局面 已经被打破。文化艺术组 织面临着向个人、企业、 社会组织及政府等多元主 体募集发展资金。故本书 认为应对艺术管理人才培 养中的筹款议题进行系统 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 ,故开启了这本书的撰写 工作。 筹款并不仅仅是所谓的 筹措资金。正如艺术组织 的筹款部门会被命名为“发 展规划部”一样,筹款更像 是为了组织生存、可持续 发展及提升竞争力的工作 。任何一个艺术实践项目 都需要思考资金筹措的议 题。募集资金的背后是组 织对于各类资源的统筹和 优化配置,是实施战略目 标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 表现。特别是近年来受到 文化艺术领域的跨界融合 、艺术组织的数字化战略 布局等趋势影响,对于艺 术管理人才筹款能力提出 了新的挑战。 当前国内针对文化艺术 组织筹款的教材和专著极 为匮乏,兼顾筹款理论与 实践,亦能符合本土化制 度语境的教材撰写工作迫 在眉睫。很多高校艺术管 理专业筹款类课程多为借 鉴国外教材,如卡罗琳·弗 里德曼(Carolyn Friedman)和凯伦·霍普金 斯(Karen Hopkins)合著 的《文化艺术组织成功筹 款》,玛乔丽·嘉伯 (Majorie Garber)的《赞 助艺术》,或是依托文化 产业融资类专著,如魏鹏 举的《文化产业投融资》 、伍小军的《中国文化产 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 抑或是公益慈善领域的筹 款专著,如金姆·克莱恩( Kim Klein)的《成功筹款 宝典》、卢咏的《公益筹 款》等。然而,相比较公 益慈善筹款或文化产业融 资,文化艺术组织在筹款 目标、战略、方式及类型 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既不能简单以产业融资为 替代,也不能完全以公益 慈善所覆盖。 笔者更希望这本书像是 一本筹款指南或指导手册 ,将貌似较为复杂的筹款 工作进行分阶段、分步骤 及分类型地拆解,用更为 平实的语言描述艺术组织 的筹款工作,让那些刚接 触筹款工作或学习筹款知 识的初学者能够深入浅出 地掌握相关知识要点。为 了更好地体现艺术组织筹 款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学理 关系,笔者邀请该领域青 年学者李晓唱老师参与该 书的撰写,并采访多位文 化艺术组织一线艺术管理 实务者和相关专家学者, 同时辅以新闻摘录、案例 分析等实证内容,让读者 能够更为立体地感知文化 艺术组织筹款。 本书一共十二章,第一 章导论对于筹款、文化艺 术组织等研究对象进行了 概念界定,并阐述了当前 文化艺术组织筹款面临的 困境。第二章从国家文化 艺术治理视角阐述了西方 国家艺术资助机制变迁, 并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背 景下的组织治理和筹款工 作进行了研究分析。第三 章针对筹款工作的误区、 内涵及技能进行了系统性 梳理。第四章至第十章分 别从年度基金、企业赞助 、个人捐赠、基金会筹款 、政府资助、艺术节事筹 款及网络筹款方面阐述了 具体筹款方式和相关内容 ,第十一、十二章回归筹 款实务,在介绍筹款实践 活动中进一步明晰了筹款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 系,并对筹款活动的道德 规范进行了强调和论述。 李晓唱老师负责撰写本书 第六、七、八章和第十二 章内容,本人负责其余章 节内容撰写及全书统稿修 订工作。为了让这本著作 能够为艺术管理人才培养 和课程教学发挥较好的指 导价值,本书试图将各类 筹款方式展示给读者,然 而鉴于资料收集、知识水 平及统稿等诸多原因,缺 点在所难免,希望专家和 读者批评指正。 正如向勇教授在序言所 述,关于艺术筹款研究既 可以基于艺术史料文献挖 掘和个案“深描”,也可从艺 术管理现实实务进行叙述 。对于正在逐步建设的中 国特色艺术管理学科而言 ,本书仅仅是艺术筹款议 题的冰山一角,是辅助教 学的一个工具。未来还需 要在悠久的艺术史和现代 艺术实践之间来回穿梭, 在艺术理想与现实困境之 间来回调试。这是艺术管 理研究者的一份时代使命 。 值此出版之际,将这本 抛砖引玉之作献给北京舞 蹈学院,献给我国的艺术 管理学科。在“摇篮”中成长 的我们,承蒙诸多领导和 同仁的指导和鼓励,一并 表示感谢。 马明 2022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