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篇 七里亭
第一章 浙江省旧石器考古简要历程
第一节 “建德人”的发现
第二节 长江下游地区的发现概况
第三节 2002~2006年长兴县的旧石器考古调查
第二章 长兴县的地理位置与地质环境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地貌与气候概况
一、山脉
二、盆地
三、河流
四、气候
第三节 地质构造与地层
一、地质构造
二、地层
第四节 七里亭遗址所处环境
第三章 七里亭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第一节 发现
第二节 发掘经过
第三节 野外记录
第四节 室内整理
第四章 七里亭遗址的地层堆积
第一节 主发掘区的地层堆积
第二节 桥边的地层堆积
第三节 T8的地层堆积
第五章 七里亭遗址标本的埋藏状况
第一节 主发掘区上文化层标本埋藏状况
第二节 主发掘区中文化层标本埋藏概况
第三节 T8的标本埋藏状况
第四节 桥边的标本埋藏状况
第六章 上文化层石制品
第一节 上文化层石制品概述
第二节 上文化层石核
一、单台面石核
二、双台面石核
三、多台面石核
第三节 上文化层石片
一、长型石片
二、宽型石片
三、长宽相等型石片
四、半边石片
五、断片
第四节 上文化层断块和石砧
一、断块
二、石砧
第五节 上文化层石器
一、刮削器
二、砍砸器
三、球形器
第六节 上文化层石制品拼合组研究
一、上文化层石制品拼合组概述
二、上文化层石制品拼合组描述
三、上文化层石制品拼合组讨论
第七节 上文化层石制品特征
第七章 中文化层石制品
第一节 中文化层石制品概述
第二节 T1~T4中文化层石核
第三节 T1~T4中文化层石片
一、长型石片
二、宽型石片
三、长宽相等型石片
四、半边石片
第四节 T1~T4中文化层断块
第五节 T1~T4中文化层宽刃类石器
一、刮削器
二、砍砸器
第六节 T1~T4中文化层尖刃类石器
一、尖状器
二、手镐
三、钻器
第七节 中文化层石制品拼合组研究
一、中文化层石制品拼合组概述
二、中文化层石制品拼合组描述
三、中文化层石制品拼合组讨论
第八章 T8出土石制品
一、石核
二、石片
三、断块
四、石器
第九章 桥边出土石制品
一、石核
二、石片
三、断块
四、石器
第十章 中文化层石制品特征
第十一章 下文化层石制品
第十二章 七里亭遗址采集石制品
一、石核
二、石片
三、石器
第十三章 石制品微痕观察研究
第一节 上文化层的石制品微痕观察
第二节 中文化层的石制品微痕观察
第三节 微痕观察结果的分析
一、上文化层石制品微痕观察结果的分析
二、中文化层石制品微痕观察结果的分析
第十四章 结语
第一节 七里亭遗址的年代
一、下文化层的年代
二、中文化层的年代
三、上文化层的年代
第二节 七里亭遗址的文化特征及遗址性质
一、第一期的文化特征、性质
二、第二期的文化特征、性质
三、第三期的文化特征、性质
第三节 环境与七里亭遗址的关系
第四节 与周边相关遗址的比较研究
一、第二期石制品比较研究
二、第三期石制品比较研究
附录 浙江七里亭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学及其对中国南方红土年代学研究的意义
英文摘要
第二篇 银锭岗
第一章 地理位置与地貌
第二章 发现与发掘经过
第一节 发现
第二节 发掘经过
第三节 野外记录
第四节 室内整理
第三章 地层堆积
第四章 石标本埋藏状况
第一节 上文化层标本埋藏状况
一、上文化层砾石标本埋藏状况
二、上文化层石制品的埋藏状况
三、上文化层拼合组石制品埋藏状况
第二节 下文化层标本埋藏状况
第五章 上文化层石制品
第一节 上文化层石制品概述
第二节 石核
一、锤击石核
二、砸击石核
第三节 石片
一、锤击石片
二、砸击石片
第四节 石锤与石砧
一、石锤
二、石砧
第五节 副产品
一、断块
二、断片
三、碎屑
第六节 石器
一、刮削器
二、砍砸器
三、尖状器
第七节 上文化层石制品拼合组研究
一、上文化层石制品拼合组概述
二、上文化层石制品拼合组描述
三、上文化层石制品拼合组分析
四、上文化层石制品拼合组分析小结
第八节 上文化层石制品特征
第六章 下文化层石制品
第一节 下文化层石制品描述
一、石核
二、拼合组
三、石器
第二节 下文化层石制品的特征及工业归属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银锭岗遗址的年代
一、下文化层的年代
二、上文化层的年代
第二节 银锭岗遗址的文化特征及遗址性质
一、第一期的文化特征
二、第二期的文化特征、遗址性质
第三节 银锭岗遗址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节 与周边旧石器遗址的比较
一、第一期石制品的比较研究
二、第二期石制品的比较研究
英文摘要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