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琴史综议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作者 李祥霆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古琴演奏大师李祥霆先生专著,追溯了古琴产生、发展和文化演变的历史全过程,从商周、春秋战国,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论述了各个朝代古琴艺术的状况、社会文化作用和地位,重点阐述了历代的重要琴人和典籍,特别注重研究古代名曲的表现方法和演奏技巧,详尽分析了其艺术特点和贡献,并分专题表述了对古琴艺术特质、演奏方法、即兴演奏以及制琴选琴的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作者简介
李祥霆,满族生于1940年。精于琴、箫、诗、书、画、即兴演奏、即兴吟唱。
1957年起师从查阜西先生学古琴,并师从溥雪斋先生、潘素先生学国画。195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师从吴景略先生学古琴。1963-年毕业留教任教至今。其间赴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古琴及洞箫四年。
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荣誉会长、国际古琴学会荣誉会长、伏羲琴院院长、中艺伏羲古琴文化中心理事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名誉理事、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
曾在英、法、美等十多个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演出,其中有五十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在国内外出版个人古琴专辑三十余种,学术专著《古琴宗议》等数种及诗集《醉琴诗选》等。曾获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奖”、“中国金唱片奖”,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所颁“中国民族优秀书画艺术工作者奖”,台北“金鼎奖”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先秦时期
第一节 文献记载
尚书
诗经
周礼
左传
论语
墨子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第二节 关于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琴
第二章 秦汉时期
第一节 诸家琴人
司马相如
韩婴
刘安
刘向
桓谭
蔡邕
蔡琰
第二节 《琴操》及其历史价值
《琴操》撰者考
《琴操》辑录的古琴曲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嵇康与《琴赋》
第二节 阮籍与《乐论》
第三节 贺思令、戴逵、柳恽
第四章 隋唐时期
第一节 诸家琴人
赵耶利
司马子微
董庭兰
薛易简
陈康士
孙希裕
陈拙
白居易
第二节 琴曲
最早的文字谱——丘明《幽兰》
传世唐代琴曲
第三节 唐代古琴的演奏美学与音乐思想
唐代古琴的演奏美学
唐代古琴的音乐思想
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的交融相济
第五章 宋元时期
第一节 诸家琴人
北宋五代琴人的传承
欧阳修、沈遵、崔闲、苏轼与《醉翁操》
以郭楚望发端的南宋琴家
耶律楚材的琴学贡献
第二节 琴歌、琴曲
姜夔的艺术歌曲《古怨》I
《神奇秘谱》中的宋代琴曲
第三节 琴论
北宋:成玉碉《琴论》
南宋:刘籍《琴议》、袁桷《琴述》
第四节 传世宋琴的特色
第六章 明清时期
第一节 琴谱大成
神奇秘谱
风宣玄品
浙音释字琴谱
西麓堂琴统
琴书大全
澄鉴堂琴谱
五知斋琴谱
自远堂琴谱
天闻阁琴谱
琴学丛书
第二节 虞山琴派的琴学主张
第三节 《溪山琴况》的琴学审美
第七章 现代琴坛六家
第一节 查阜西
今虞琴社
琴学琴艺
第二节 吴景略
第三节 管平湖
第四节 张子谦
第五节 溥雪斋
第六节 姚丙炎
结语
附录
《欸乃》辨说
千年宝器——传世唐代古琴
新制古琴的选择
琴曲诗三十首
序言
古琴在中国古代叫作琴
,或七弦琴,美称为瑶琴、
玉琴等,是文人贵族的音乐
艺术,约产生于商代早期,
一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
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唯
一最古老且存活到今天的成
熟的音乐艺术。据《尚书·
益稷篇》所载“搏拊琴瑟以
咏,祖考来格”,推测琴在
当时应已成为祭祀祖先的典
礼所用的主奏乐器。在记录
周代社会行为规范的《礼记
》中,更要求“士无故不彻
琴瑟”:没有特别显著的自
身或亲人的变故,土每天都
不可离琴,这是作为士的必
备的能力、修为,是身份和
地位之须,这足以说明琴在
当时的影响和性质,它已不
是一种简单的乐器。春秋时
期孔子告诫他的儿子“不学
礼无以立”,琴自然为必备
,这是对琴的状态、性质的
印证。另外,在孔子编订的
《诗经》中,已有以琴为题
材的诗作,最为人熟知的就
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说明琴也可以进人社会文化
生活,表现生动而美好的爱
情。
公元前三世纪《吕氏春
秋》载伯牙子期之事,伯牙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即在
弹琴之时“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听了说:“琴弹得太
好了,雄伟有如高山。”稍
过了一会儿,又“心里想着
流水”而弹,钟子期又说:“
琴弹得太好了,宽广动荡有
如流水。”这里明确讲的是
即兴演奏,而不是先弹一曲
《高山》,又弹一曲《流水
》。钟子期在伯牙的两番演
奏中,将琴的形神表现分别
理解为“如高山”“如流水”,
而这也正是伯牙弹琴之时心
里所想。这一记载见于被公
认足以凭信的文献,史上最
有名的高手琴家的内心明确
的活动:“志在”,被一位有
着高明的鉴赏能力的人充分
理解,这样的知音世间难求
,以至钟子期故去,伯牙将
琴毁掉,因为相信不会再有
人值得他弹琴了——“伯牙
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传为千
古美谈。
即兴演奏能至此境界需
三个条件,一是演奏者有这
样的即兴作曲并演奏的能力
和出色的水平;二是听者有
如此高明的鉴赏能力;三是
所用乐器必须是上乘良琴。
涉及琴、人、艺的这三个条
件在公元前三世纪都达到了
十分充分的状态,思之不由
令人自豪。
由《尚书》所记琴尊为
敬神祭祖所用,至《礼记》
记述的“士无故不彻琴瑟”,
到《诗经》反映的琴已进入
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感情,再
到春秋时期已近极致的即兴
演奏,这是古琴流传发展的
生命活力的有力的证明。
汉代的大文学家司马相
如以一曲琴歌打动卓文君,
二人私奔,结为夫妻。这显
示了琴在汉代对社会生活思
想感情产生的影响,其中既
有《诗经》“琴瑟友之”的传
统痕迹,也显示出琴乐在词
、曲、歌、奏诸方面的艺术
发展。司马相如在《长门赋
》中写道:“援雅琴以变调
兮,奏愁思之不可长。案流
徵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复扬
……”说明其时琴曲的表现
,有“变调”之用,可能是变
化如“变徽”,也可能是调性
的转换;而“却转”也在唐人
手抄文字谱《幽兰》中出现
,此处更有音乐由柔美变为
亮丽的具体描述,这些都是
司马相如为我们留下的琴在
汉代的艺术状态实例。
东汉末的蔡邕是位琴名
很盛的学者,汉桓帝(147
-167在位)时因琴名被召入
京,却因身体不适中途而返
。他所著《琴赋》已明确写
出“左手抑扬,右手徘徊”(
疑应是“右手抑扬,左手徘
徊”之传抄之误),可见双
手指法的表现已有鲜明的变
化,“屈伸低昂,十指如雨”
,则是技巧的高度发挥。他
所撰集之《琴操》,具体记
写了当时流传的琴曲四十七
首,其中尤为可贵的是《聂
政刺韩王曲》,这是今天古
琴曲最为重要的经典《广陵
散》的最初记录。可以说《
广陵散》是现存最早的乐曲
,来源于汉代是完全可信的

魏晋南北朝与隋代虽然
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但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未
能形成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条
件,但于琴仍能出现重要的
历史性闪光,其中一项是嵇
康《琴赋》对琴的艺术状态
和表现技巧的记写、描述,
另一项是丘明传授已用古琴
专用谱记写的大型琴曲《幽
兰》。
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
人,尤精于琴,临刑之时弹
《广陵散》,历代引为典故
,而他的名篇《琴赋》更对
琴在当时的艺术表现作了充
分的、令人惊叹的文字抒写
:“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华容灼烁,发采扬明”,“浩
兮汤汤,郁兮峨峨”,“洋洋
习习,声烈遐布”,“心闲手
敏”,“瑰艳奇伟”,“风骇云
乱,牢落凌厉”,“英声发越
,采采粲粲”,“能尽雅琴,
唯至人兮”。这是一位精于
琴的技巧、深于琴的艺术的
高明音乐家对琴的充分理解
和展示,所呈现的也是琴在
一千多年前的实际客观存在

对于琴史乃至世界音乐
文化史而言,丘明所传的《
幽兰》乃为遗产至宝。音乐
是一千四百年前的,而所用
的记谱法是琴所专有专用的
—“文字谱”已经可以成熟地
记录琴曲的旋律主体,可以
表达音乐丰富的表情。“文
字谱”用汉字表达琴的指法
名称、演奏术语,将演奏过
程逐音记写出来。它是基于
琴的构造和汉字汉语表达能
力的高度智慧结晶,是对琴
的乐器结构、定弦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