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书》一书系撷取《英雄》、《明慎之道》、《批评大师》、《政治家》四部名著的精华而成,标题为选编者拟订。
与《智慧书》一样,该书收录的均为一些明智人生的简洁心得名言,是一本人生谋略之书,教人如何在这个表相当道,欺伪恣行的世界里,达到卓越的境界。运思遣词与《智慧书》一样精彩,一样热烈追求完美,但更风趣,更闲适,更放得开。字里行间,证明他是“无时不宜,无处不宜”的良伴:凡是认清人生日常充满挑战,但也乐于迎接这些挑战的人,都乐与相处的良伴。
本书名为《英雄书》,在于书中为道德与精神的完美境界提供一幅鲜明生动的意象。在作者心目中,英雄是“一个圆成之人,成熟而完美:判断精确,品味成熟,聆理则专心,出语则明智,行事则精敏,是一切完美的中心”。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旁征博引100个成功者的修身处世智慧,教你培养伟大的气度,造就完美的人生价值。所谓的英雄是什么?完美的形象又建立在哪些行为之上呢?险恶的环境处处是陷阱,如何在浊流中明哲保身?作者在流传数百年的箴言中传达出什么样的智慧?本书整合了《英雄》、《明慎之道》、《批评大师》、《政治家》四本书的精华,收录了简洁清明的人生至理名言,除了延续《智慧书》的思想,用词见解更精练,文体更丰富,意象更为鲜明。
尊重是非常珍贵的一种情感表达.只有聪明人才真正懂得如何施予与获取。尊重如同财富,要懂得节约。如果能在恰当的时候使用它,你就会显得慷慨大方:而如果随便抛撒你的尊重,那它终将会被人视若敝屣。
有时候人们因无知而生敬佩之情。人们有这种反应通常是因为不善于判断,而非所敬之物确系完美。臻于完美的东西很难发现,因而要吝啬你的赞美!
西班牙历代菲利普诸王中最睿智的一位——菲利普二世,可谓深谙此中三昧。此人阅历丰富,一般俗鄙之物很难博其欢心。
有位葡萄牙商人曾敬献稀世珍品——一颗世称“地球之心”的钻石。所有人都以为,菲利普对此至少会饶有兴趣,甚或表示激赏。谁知陛下竟对其不屑一顾。这也并非是他故作姿态,而是因为的确见多识广,见怪不怪的缘故。虽然这富商也非等闲之辈,面对此等情形.怕也是手足无措了吧。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
“陛下,”商人道,“我曾为此珍宝而付出了七万金币——谁如果得到它,都不会有受辱之感吧。”
“在付钱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呢?”
商人回答:“陛下,我当时只是在想——这世上只有一位菲利普二世。”
国王闻之龙颜大悦,即刻下令重赏此人。至此才显示出其付赏和品位都高人一筹。有人认为不赞赏就等于贬抑,而我却以为,赞美是判断力赢弱的表现,过分的溢美之辞,既自取其辱,又辱没了他人。
阿尔巴公爵阿尔瓦雷斯·德·托雷诺几乎征服了全世界,可谓战果辉煌,然其意下却留有一半遗憾。有人问及其原因,他说,回想自己征战欧洲四十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俘精兵百万却了无意义,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不曾击败土耳其人——只有战胜了土耳军队,方可被称之为不凭侥幸与势重而取胜的点将;也只有击败这一劲敌,其经验与勇气才能达到举世瞩目的至高境界。如此方显所谓英雄的真正品位。
“珍惜你的赞美”这一策略,并不是要使你变成一个只知挑三拣四的与幸灾乐祸的人;相反,这策略是要使你成为最诚实且最具价值的评判者。有的人用意志来驾驭判断力,就像是颠倒了太阳与月亮的职能。其实,一切事物都应依其自身的真实来接受评判,品位被收买就不能称其为品位。
P17-18
1
欧洲有许多学者相信,千百年来,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包含于三大奇书之中:一是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二是《孙子兵法》,三就是《智慧书》。
德国大哲学家叔本华曾刻意将《智慧书》译成德文,并盛赞此书“绝对的独一无二”。尼采也赞扬此书在论述道德的奥妙方面,整个欧洲没有哪本书比它更精微、更曲折多姿。在1873年的一则札记里,尼采写道:“葛拉西安的人生经验显示出今日无人能比的智慧与颖悟。”
《智慧书》的作者葛拉西安(Bahasar Gracian)是一位体物精微,充满机趣的耶稣会士。他于1601年出生在西班牙阿拉贡的贝尔蒙特村(Belmonte),青少年时期,他在托雷多(Toledo)与萨拉戈萨(Zaragoza)修习哲学与文学。他于1619年18岁时入耶稣会见习修行,此后50年历任军中神父、告解神父、宣教师、教授及行政人员(当过几所耶稣会学院的院长与副院长)。他不曾出任重要公职,但与公职人士有过紧密的接触。在和平与战争期间,他曾长期细心观察人类行为,因此获得其格言警句之灵感。青年时代,他担任那不勒斯贵族、总督法兰西斯科.马利亚.卡拉法的告解神父,数次随其入朝。在加泰罗尼亚之乱最惨重的1646年,他在从法国手中收复阿拉贡城市莱里达的皇家部队担任神父。葛拉西安是唯一不曾病倒与被俘的军中神父,他勇敢地往来前线,在信函中提及“每于军士赴战之际加以劝勉教诫”,并引以自豪。他说,士兵欢呼他为“胜利神父”。
2
葛拉西安作为一名神职人员,历经人生崎岖坎坷,其著作也屡屡遭到当局的查禁,但他始终笔耕不已,流传后世的著作颇丰。
《英雄》是葛拉西安第一部作品,于1637年出版,那时他36岁。此书由好友拉斯塔诺沙出资印行,是制作精美的口袋本。该书初版题献给国王菲利普四世。菲利普读后,评价说“此书有如小珠宝,其中颇有些伟大的思想”。但葛拉西安并没有由此受到荣宠,第二版时,即删去题献菲利普之词。
葛拉西安由《英雄》一书而名声初扬。到1646年,此书的西班牙文版印行了4版,并且被翻译成法文和葡萄牙文。甚至有一名法国耶稣会士剽窃此书,易名为《法国英雄》,而后又由一名加泰隆尼亚僧人译回西班牙文。后世更是如此,几百年来,葛拉西安多部作品被译成世界多种语言,风行全球,
从最初的写作动机来看,《英雄》是葛拉西安回应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之作。在葛拉西安看来《君王论》“与其说是治国指南针,毋宁说是养马手册”。在《英雄》一书书中,作者以言简意赅的25章内容,探讨在任何行业中达到“英雄境界”所需的品质。《君王论》以政治与军事权力为主要论题,而《英雄》用葛拉西安自己的话说,是“治己政治学”。
《英雄》一书既出,其他作品接踵而至,1641年出版的《智慧书——永恒的处世经典》是葛拉西安的巅峰之作,该书以假名罗伦佐·葛拉西安出版,未得耶稣会的准许。类似的作品还有《政治家》、《明慎之道》、《批评大师》。葛拉西安一路写来,整个西班牙社会及欧洲历史,尽人其讽刺之笔。
世俗智慧的精妙和对政治权力的讥讽使葛拉西安再三受到警告,责令其未获允许不得出版作品。他违令如故,耶稣会不堪其扰,等他讽刺人生的巨卷杰作《批评大师》第三卷(末卷)问世后,就解除他在萨拉戈拉的圣经教席,“放逐”至一乡下小镇,在此终老。罗马并下令密切监视此人,“观察其双手”、“随时视察其居室”,及监视其用纸,他笔下一旦有只字片语不利于耶稣会,即予禁闭,纸笔墨一概禁用。
3
《英雄书》一书系撷取《英雄》、《明慎之道》、《批评大师》、《政治家》四部名著的精华而成,标题为选编者拟订。
与《智慧书》一样,该书收录的均为一些明智人生的简洁心得名言,是一本人生谋略之书,教人如何在这个表相当道,欺伪恣行的世界里,达到卓越的境界。运思遣词与《智慧书》一样精彩,一样热烈追求完美,但更风趣,更闲适,更放得开。字里行间,证明他是“无时不宜,无处不宜”的良伴:凡是认清人生日常充满挑战,但也乐于迎接这些挑战的人,都乐与相处的良伴。
《智慧书》以简洁扼要取胜。正如书中所言:“好事简短,其好加倍,坏事简短,其坏减半!”《英雄书》中用词同样精炼,但文体更为丰富,除了箴言外,还有对话、书信和寓言,更通俗易懂。
本书名为《英雄书》,在于书中为道德与精神的完美境界提供一幅鲜明生动的意象。在作者心目中,英雄是“一个圆成之人,成熟而完美:判断精确,品味成熟,聆理则专心,出语则明智,行事则精敏,是一切完美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