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妈妈我想为自己而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海伦·内勒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如果可以从此活出自己,那么选择离开妈妈也无妨。
海伦·内勒是个普通的英国女孩,从小就把照料体弱多病的母亲视为己任。但母亲的病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谎言。她多年来一直扮演“病人”的角色,借以逃避养育的责任。实际上,海伦的童年是在母亲的照料疏忽、贬低欺凌、精神操控中度过的,从未体验过母爱与幸福。
经过多年的挣扎,海伦终于摆脱童年的阴影,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却无法彻底斩断与母亲的羁绊。而母亲去世后,海伦发现了她记录了五十余年的日记,她从中了解到,母亲怎样一步步活成一个“病人”的……
作者简介
海伦·內勒,英国女作家,从小喜爱写作,《妈妈,我想为自己而活》是她的非虚构处女作,取材于她的真实成长经历。海伦·内勒现居英国诺丁汉,与丈夫、两个孩子和一只猫住在一起,喜欢骑自行车、弹吉他、喝好喝的咖啡。
目录
序言
第一部 童年、青春期、我的母亲
第一章 照片
第二章 樟脑丸
第三章 洗衣机
第四章 圣诞饮料
第五章 镜子
第六章 失眠症
第七章 稻草人
第八章 失败
第九章 惊鸿一瞥
第十章 断开锁链
第十一章 逃离
第二部 痛苦的错位
第十二章 蜜罐
第十三章 破碎
第十四章 肥胖
第十五章 筋疲力尽
第十六章 一片片的拼图
第十七章 第一次B超
第十八章 细细的蓝线
第十九章 轻微帕金森氏症状
第二十章 婴儿床
第二十一章 散步
第三部 我想做个好妈妈
第二十二章 洞穴
第二十三章 牛仔裤
第二十四章 手提包
第二十五章 茱莉亚
第二十六章 反映
第二十七章 贝利的生日
第二十八章 转变
第二十九章 平安夜
第三十章 沙子上的印记
第三十一章 名誉
第三十二章 鸿沟
第三十三章 受害者
第四部 漫长的阵痛
第三十四章 楼梯下的盒子
第三十五章 界限
第三十六章 眩晕症
第三十七章 自恋狂怒
第三十八章 养老公寓
第三十九章 比赛
第四十章 新的开始
第四十一章 最后一次
第四十二章 微波炉
第四十三章 洗脑
第四十四章 煤气灯效应
第五部 迟来的觉醒
第四十五章 护理院
第四十六章 一个正常的圣诞
第四十七章 全面体检
第四十八章 埃莉诺的预言
第四十九章 艰难的诊断
第五十章 放手
第五十一章 电话
第五十二章 葬礼
第五十三章 戒指
第五十四章 日记
第五十五章 自恋狂、孟乔森综合征和我
第五十六章 走出阴影
来自海伦的一封信
致谢
导读:她是我妈妈,那又怎么样?
序言
我原本是爱我母亲的。
言下之意,现在我已不
再爱她——这种说法骇人听
闻而又违背伦常。但我们的
关系完全不正常。
我曾全心钦佩她,她就
是我心中女性的楷模。在我
眼中,她美丽、善良、完美
,我们亲密无间。等长大一
些,朋友们会嘲笑我:“你
每天都跟她聊天吗?”好像
我和妈妈亲密得有些诡异。
整个童年,都是我在照料她
。由于她的残疾,我们如同
共生一样绑定在一起。
大众有一种思维定式:
母亲都是好人。她们都慈爱
体贴,天生的母性光辉让她
们温柔善良、富有同情心。
一个母亲的任何不当举动,
都可以被解读为“心是好的
,就是做法欠妥”,因为母
亲永远爱孩子,永远为孩子
倾尽所有。母亲就是好人。
但,我母亲不是。
她为自己打造的形象,
是一位慈爱的家长、真诚的
朋友和脆弱的被迫害者,但
这并非事实。我母亲装病三
十年,她伪装出来的残疾禁
锢了我的家庭,偷走了我的
童年。她用“身体抱恙”操纵
着我,迫使我牺牲和妥协,
就因为我爱她,不得不屈从
。我的一切身份认知和成长
经历,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事
实之上:我的父母都身有残
疾。而这根本就是一个谎言

我以为自己所拥有的母
亲,其实只存在于我的幻想
中。我根本不了解真实的她
,而人是无法去爱一个存在
于幻想中的“幽灵”的。虽然
我已经不再爱我妈妈,但我
不恨她,也不是无动于衷。
更确切地说,她被困在我内
心的真空中,冰封在我麻木
的头脑中,我能做的只有置
之不理。我依然想念她——
当然不是真正的她——我想
念的,是我以为自己拥有的
妈妈,那个爱我的妈妈。
甚至,我的思想和记忆
都被我妈妈提供的“真相”给
扭曲了。比如说我最初的记
忆:三岁时,我和我最好的
朋友凯莉丝坐在我家的楼梯
上。夏天里,楼梯是我们能
找到的最凉爽的地方,所以
我们坐在楼梯顶上,身穿短
裤和T恤,倚着墙吃糖。糖
融化在糖纸上,我们费了很
大劲想把糖撕下来,弄得手
指上全是黏糊糊的糖浆。最
后我们放弃了,干脆把糖连
着包装纸整个吃下去。这一
整段回忆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问题在于,这段记忆其
实发生在我真正有最初记忆
的大约一年之后。我记得我
站在朋友家的椅子上,假装
用一把蓝色的玩具大刷子刷
墙。我还记得我摔了下来,
胳膊着地,被送进了医院。
这段回忆黑暗得多——一个
小姑娘被她最信任的双亲虐
待。我以为这件事发生在我
四岁的时候,因为妈妈告诉
我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比它
实际发生的时间晚得多。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地复
述它,以此操纵我的记忆,
所以我无从得知真相。就如
同她的整个人生,也是一个
精心编织的谎言。
如果不是因为她的日记
,我可能永远都不会了解到
真相,关于这段记忆或我整
个童年的真相。在五十五年
的时间里,我妈妈每天都会
记录她的日常生活,从她十
二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直至她去世之前。对别人来
说,读父母的日记,可能是
一种笑中带泪的体验;对历
史学家而言,这会是一部精
彩的社会史;但对我来说是
另一回事。读了母亲的日记
,我才能进行心理剖析,发
现“幽灵”到底是何人。同时
,随着我越清楚地认识我的
母亲,我就越深入地了解自
己。
导语
本书讲述的故事都取材于作者海伦·内勒的真实经历。她以字字泣血的文笔,讲述她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中成长的历程。她的母亲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以“装病”的方式博取所有人的关注,致使女儿海伦的成长处处受挫。本书展示了这种有毒性格的破坏性,需引起我们所有人的警醒。
同时,作者海伦能够童年的阴影,成长为一个正常、有爱的人,并成为了称职的母亲,故事中女性成长的酸甜苦辣也值得被看到,引发大家的思考。
书评(媒体评论)
亲子关系是一段深度绑
定的情感关系。在这种以爱
为名的关系中,孩子的内疚
和父母的操控一直是禁忌的
话题。这本书打破了这个禁
忌。它通过作者从母亲的谎
言中醒觉并重生的亲身经历
,探讨了两个严肃的问题:
如何离开一段痛苦的关系,
以及如何建立一段安全的、
有边界的关系。无论是做父
母还是孩子,这本书都会让
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
——李松蔚 心理学博士
精彩页
尽管已经过去了三十年,我依然能清晰地回忆起我外公外婆家的房子——那是一栋黑白相间的半独栋小楼,就像我儿时的家一样,深深铭刻在记忆中。那扇肃穆的黑漆大门,正对繁华街区。时至今日,我仿佛还能感受到那厚厚的奢华地毯的触感,我的脚趾陷在柔软的焦糖色长绒里,看着外婆站在厨房门口,腰系围裙,脚踩粉色拖鞋。她腰身并不纤细,但十分温暖,很适合依偎。而且,她常常偷塞给我一块块掰得整整齐齐的巧克力。她背后的厨房橱柜上,有一张画着小猪的海报,图上的文字总是引人大笑。但是我不识字,所以没能明白笑点。
外公的花园里种满了西红柿和金贵的西葫芦,花园上方紧临铁轨,火车呼啸而过,引擎轰鸣,犹如令人安心的背景音。外公个头很高,总是穿得很体面。我最清晰的记忆是坐在他的大腿上,他总抱怨自己的腿痒,却在我的膝上轻轻地挠。
有时妈妈会给我讲她童年的故事,比如遭遇洪水的经历。她告诉我,连日的暴雨淹没了街道,独木舟成了唯一的交通工具。洪水不断上涨,房子全都泡了水。外祖父母、妈妈和小姨没办法,只能跑到楼上去避难。外公那次是回去拿什么来着?不管是什么,反正他不但没有找到,而且被洪水给困住了。他在厨房里苦苦挣扎,奔涌的洪水差点把他给冲走。这时,小姨挺身而出——这位勇敢的少女跳进洪水中,把外公从齐腰深的、肮脏浑浊的洪流中拽了出来,一直把他拽上楼才算安全。他们四个人眼睁睁看着洪水不断上涨,几乎要淹没楼梯顶,大家都发愁了,想着如何才能到屋顶上去避一避。幸好洪水渐渐退了,从一级一级的台阶缓缓退下去,留下一地狼藉。妈妈告诉我,正是我爸爸在这场洪灾后帮助他们家修整重建,她才开始和爸爸恋爱的。
我很喜欢和外公外婆待在一起,同时我也总觉得很孤独。我作为大人世界里唯一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就如同一种诅咒一般。我经常蹑手蹑脚地爬到楼上,偷偷潜入卧室,楼下起居室里传来大人低沉的嗡嗡声。我最喜欢的房间是那个小小的前厅,那里贴着亮闪闪的蓝绿色壁纸,就像孔雀的羽毛,上面还画着很多五颜六色的仙女。我经常凑近观察这些长着翅膀的、小小的仙女,希望她们能从画纸中跃然而出,和我一起玩儿。
我还记得曾在楼梯顶上驻足观望,并且第一次看到相框里的那幅全家福,摇摇欲坠地挂在栏杆上,是在我出生之前拍摄的,已经微微泛黄了。外祖父母站在照片中间,小姨站在一边,我的父母站在另一边。爸爸艾伦是照片上最矮的人,只有五英尺五英寸上高,比妈妈要矮上一截。他的长相很像演员伊安,希斯洛普,但他戴着副眼镜。上了年纪之后,他双颊下垂、大腹便便,显得脸更圆了。但是这张照片里他还很年轻,身材适中,头发浅棕微卷,脸上的笑容无比知烂——这是他很少显露出的开心。
我的妈妈埃莉诺几乎像外公一样高,而且因为身材苗条,她在全家福里显得格外出挑。她的面容让我想起年轻时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她们都有同样的高鼻、鬈发和细长的眼睛——尽管妈妈的眼晴藏在金边眼镜的后面。与撒切尔夫人不同的是,她从来不穿“女强人套装”1或是高跟鞋。她只爱涤纶材质,裙子都是从玛莎百货买来的经典款式。她的肩膀耷拉着,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脚上穿着平底圆头的浅口鞋。照片中,爸爸用胳膊搂着她,两人脸上的笑容一样灿烂。
我细细地看着照片,心里想着,没有我,这个家庭看上去已经很完整了,我的存在甚至有点格格不人。我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被领养的。这对一个小姑娘来说,真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了。当然,我确实是我父母的亲生女儿,因为我继承了他们的容貌和一双目光锐利的蓝眼睛。尽管我才四岁,我还是感受到了自己的特殊之处——在我的小家庭中,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局外人。我想不起来,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只是记得那时的我已经很不快乐了。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