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用新的思维——产权人本共进论的思想来研究中国国有制改革的学术专著,也是作者这些年研究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新成果。概括本书的思想框架,可归纳为“一个基础”、“两个顶层”、“四个支柱”,这些构成了中国国有制改革的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前言
第一篇 理论基础篇——产权人本共进论
第一章 产权人本“双缺失”:传统国有制的弊端
第一节 斯大林模式种下的祸根
一 从约克镇的一则故事谈起
二 斯大林模式对企业产权的泯灭
三 斯大林模式队企业人本的漠视
第二节 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的复制
一 上世纪50年代对企业产权的改造
二 改革开放前经济活动中对人本的损害
第三节 改革之初中国国企面临的三大矛盾
一 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模糊性
二 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封闭性
三 国有企业员工主体性缺失及其低效率
第二章 “产权人本共进论”思想的探索过程
第二篇 总体战略篇——评估与前瞻
第三章 国有制改革进展评估(上):产权角度的分析
第四章 国有制改革进展评估(下):本人角度的分析
第五章 下一个30年中国改革的总体思考
第六章 新阶段深化国有制改革的战略:“双顶层”设计
第三篇 “面”上改革篇——布局调整
第七章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的必然性
第八章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基本方略
第九章 锁定关键领域:垄断性行业改革
第四篇 “点”上改革篇——围观重塑
第十章 微观再造的核心是企业制度创新
第十一章 人的主体性与新世纪企业制度创新
第十二章 国企改革的资产置换与人的安排
第十三章 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及相关制度建设
第十四章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
第六篇 配套制度篇——政府、市场和社会
第十五章 政府转型、市场调节与社会调节:国有制改革的三方配套
第七篇 有关报告
第十六章 与国有制度改革有关的学术报告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与本书相关论文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