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明教程》是一本以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以史料为依据,实录性地反映我国音乐历史发展的音乐通史教材。与其他中国音乐通史教材不同的是,本教材以音乐本体发展为主线,按照音乐规律的发展脉络将中国音乐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展开叙述。 第一阶段 固有音乐积淀时期(远古至汉朝前) 即从远古至周秦时期在中国本土出现的音乐体裁、乐器、乐舞等音乐形态。这一时期的音乐还没有与其他民族展开交流,为原始、独立发展而积淀的中国固有音乐时期。 第二阶段 多元音乐融合时期(汉至唐朝) 汉代以来由张骞、班超的西征开启了丝绸之路,在中国的丝绸贸易输出的同时也引进了中亚、印度、波斯等传来的多方音乐,它们与中国历史上固有的音乐撞击、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音乐融合时期。至唐代达到了国际性的文化高潮。此后,隋唐文化对东亚诸国产生巨大的文化辐射和影响。 第三阶段 民族文化绽放时期(宋朝至明朝、清朝) 人宋,随着市井文化的展开,一改隋唐时期的文化格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了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戏曲曲艺、说唱艺术等新颖多样的体裁样式犹如雨后春笋;绽放出绚丽多姿的民族之花。这一时期的民族音乐至今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第四阶段 世界音乐发展时期(清朝以来) 明末清初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来华,西方音乐也随之进入中国,传播于教堂、宫廷与民间,揭开了中国近代音乐史的序幕,尤其是后来学堂乐歌运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全面开始接受西方音乐的影响,进入了世界化的音乐时期。 目录 第一阶段 固有音乐积淀时期 第一章 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史前—公元前1046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音乐的起源 第三节 远古夏商时期的乐舞 第四节 远古时期的乐器 第五节 宫廷乐师与音乐家 思考练习题 第二章 周秦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06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宫廷音乐 第三节 乐器及乐律的发展 第四节 音乐思想及音乐理论 思考练习题 第二阶段 多元音乐融合时期 第三章 两汉三国时期的音乐(公元前206年—公元265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音乐机构——汉乐府 第三节 音乐的体裁 第四节 乐器与乐律理论 思考练习题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265年—589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民间音乐 第三节 西域音乐的东流 第四节 古琴音乐 第五节 乐律学的发展 思考练习题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581年—960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山歌、小曲与诗乐 第三节 宫廷音乐 第四节 音乐机构 第五节 乐曲与乐器 第六节 记谱体系与乐律学的发展 第七节 音乐家 第八节 外来的音乐家与对外交流 思考练习题 第三阶段 民族文化绽放时期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音乐(960年—1368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曲子及词乐的发展 第三节 说唱音乐 第四节 歌舞大曲的演进与戏曲、杂剧音乐的发展 第五节 器乐 第六节 音乐理论的发展 思考练习题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音乐(1368年—1911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民间小曲 第三节 曲艺音乐 第四节 戏曲音乐的展开 第五节 民间歌舞音乐 第六节 民间器乐 第七节 乐律理论的发展及其曲谱集成的出版 第八节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思考练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