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赢在五谷/中国粮油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编者:陶玉德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陶玉德主编的《赢在五谷》以独特的粮油财经视角,通过深入挖掘50位粮农创业风云人物的故事,解读财智积累的来龙去脉,解析创业创新的跌宕起伏。通过他们的梦想、奋斗、曲折和成功历程,向读者呈现了中国粮农财智人物及企业的传奇故事和个性气质,展现每个财智人物非同寻常的创业历程、创富智慧。同时,以人物角度切入粮食产业热点,把握中国粮食经济发展大势,反映中国涉农涉粮产业创业趋向。
目录
宝蒙权:品牌为尚跳出粮食做粮食
蔡桂荣:绿色水稻蕴深情
陈明雄:做有良心的粮食产品
陈书勤:为深化国企改革闯滩探路
陈水平:立志优质大米“厦门造”
陈同铸:为茶油插上科技翅膀
陈志蔚:十年积淀油香流淌
党长英:从骑车卖粮到身价过亿
段贤伍:执着深耕粮食干燥机业
傅廷栋:一生只为菜花香
甘启斌:演绎一粒米的供给侧故事
关玉秀:五常女儿稻米梦
郭天财: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何益荣:好企业家就是个导演
贾合义:打造跨国主食产业集团
李光灿:让糙米主食化福泽于民
李学斌:难断粮食情的“技能大师”
刘习东:“三大战役”开启苏粮新时代
刘延峰:大荒地中育好米 “三产”融合唱新声
刘跃进:“豫花”绽放全谷物时代
龙辉:浩瀚油茶海里的“淘金女”
吕荣伟:演绎冰城粮贸之道
梅心乐:以良心攀登精深加工之峰
苗三福: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农民
倪学猛:书写“深圳速度”的粮油传奇
潘庆国:小灶台点燃锅巴大市场
沈金山:扛起西北面业的红太阳
田志和:粮食行业“爱迪生”的秋天
王保善:皖南木榨油文化传承者
王刚:信守天然承诺打造“0添加”面粉
王根:朴实做人诚实做面
王晓曦:专注小麦加工30载
王秀萍:不忘初心方得“盛发”
魏建功:打造面粉界的百年老字号
吴玉芝:擎起京粮市场“半边天”
徐凯:打造菜籽油“第一品牌”
闰子鹏:中国粮油机械行业的“领跑者”
杨扬:直面困难 闯出粮机的未来
姚行权:粮油世界的行者
张立新:中流击水铸强企
张锁根:稻米加工要坚持“都得利”
张文才:从“园丁”到“金茶王”
张新友:执着于花生的院士
张学昆:跨界操刀油菜机械化
张长发:挥之不去的“老知青”隋结
赵欣培:我做“农管家”并非演员跨界
周建华:演绎贡米新传奇
周亚刚:投身打造“周大黑”黑米品牌
祝洪刚:众人拾柴让茶油更加浓香
宗兆勤:深耕在苏垦的沃土上
序言
广阔天地大有文章
一晃就是六个春秋。历经六年多时间的沉积,“
中国粮油书系”第二卷与大家见面了。
从种植、流通到加工、消费,围绕这一主题,单
学科、单作物品类的图书并不少见,但对粮食经济全
面的关注却曾是“被遗忘的角落”。2011年由《粮油
市场报》策划出品的“中国粮油书系”第一卷面市,
填补了这片空白。书系的亮相在业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并于次年再版。
六年风雨跌宕,六年硕果累累。这六年间,中国
粮食持续丰产丰收,粮食科研成果捷报频传,粮食产
业经济新风扑面,种植结构调整全面铺开,粮食市场
化改革破冰前行,水土污染治理突破瓶颈……一项项
发轫于田间的“经验”强势绽放,一批批期待已久的
“深改”渐次落地,之前被视为“硬骨头”的诸多难
题得以有效解决。中国粮食人将责任扛在肩上,撸起
袖子加油干,深耕细作不放松,在时代接力中不断实
现自我超越,不仅为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
革、惠民生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且让世界多国分享了
中国五谷的芳香,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中国智慧和
中国路径。
成就来之不易、可喜可赞,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国内粮食“三高,,叠加,多重矛盾交织,农业供给
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谁来种、怎样种之困仍未化
解,各种不确定性、不平衡性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
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推进,
人们对粮食生产和“舌尖上的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
要求。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任重道远,需要时刻
绷紧这根弦。
作为中国粮油行业唯一的报纸,《粮油市场报》
自1985年创刊以来,始终肩负“为耕者谋利、为食者
造福”的使命,以笔为犁深耕南北热土,以纸为简承
载五谷波澜。无论是传递“三农”领域睿见卓识的大
家声音,还是解码粮农企业家非同一般的匠心力量,
无论是梳理粮食产业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创新,还是探
秘中华农耕文化的底蕴与传承,我们都始终围绕五谷
做文章,与行业同呼吸共奋进。在记录与见证中国粮
食经济发展变革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收获
和欢欣,也遇见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我们深知,
只有沉下去深度感知中国粮食经济的优势与劣势、历
史与现实,才能更真切地读懂中国农业,才能更深刻
地理解“饭碗论”“底线论”“红线论”的科学内涵
,才能有力助推中国粮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阔步迈进新时代。
因此,对于这块土地开出的思想之花、结出的实践之
果,我们倍加珍惜,再次精心梳理、结集出版,希望
以此为更多涉农、涉粮工作者提供与时俱进、更接地
气的系统启迪与思考。
“中国粮油书系”第二卷由《百家说粮》《赢在
五谷》《农经观察》《水煮粮史》《粮战演义》组成
,其中《水煮粮史》为上下两册,《粮战演义》分上
中下三册,全书共5套8册,涵盖专家观点、创业故事
、三农观察、粮史解读、粮食文化等内容。书系第二
卷聚焦近几年中国粮食发展脉络、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以新闻视角呈现新常态下中国粮食经济的一个侧面
和缩影;同时也从一些独特视角重新认识华夏粮食文
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粮史故事鉴古知今。
本书系的出版凝聚着所有《粮油市场报》人的智
慧和付出,更饱含着诸多领导、专家、学者特别是报
社主管单位领导的心血和汗水。在采访、报道和编撰
过程中,业内许多权威机构和来自一线的粮农工作者
热情献策、悉心答疑,给予无私帮助,这份深情与厚
爱我们铭记于心。在行文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一些专
家学者的专著或论点,摘录了相关媒体记者的报道资
料,他们深邃的思想、精彩的论述为文章增彩颇多,
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虽致力尽善尽美,但受能力和学识所限,且鉴于
部分文章为报道选编,书系中难免存在片面性、资料
老化或其他瑕疵,恳望读者朋友谅解和指正。
谁知岁丰歉,实系国安危。新时代的扉页已经打
开,让我们携手,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砥砺奋进,
在勤勉的耕耘中把握未来。
导语
《中国粮油书系》第二卷,由陶玉德主编的《赢在五谷》聚焦近几年中国粮食发展脉络、探讨未来发展趋势,以新闻视角呈现新常态下中国粮食经济的一个侧面和缩影;同时也从一些独特视角重新认识华夏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粮史故事鉴古知今。
本书以独特的财经视角,通过深入挖掘50位粮农创业风云人物的故事,解读财智积累的来龙去脉,解析创业创新的跌宕起伏。尽管他们来自不同地方,所涉足的行业也不尽相同,尽管他们的创业条件有优有劣,财富积累有快有慢,但他们的成功除了非凡的智慧外,还源于他们对“五谷”行业锲而不舍的追求与初心。
精彩页
/力排众议树“品牌+”战略/
2011年,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曾在吉林省选择10个年轻干部到南方挂职,宝蒙权被分至福建龙岩,这对于地方的年轻干部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个机遇。
仅仅一年之后,他却从县政府副县长的身份转型到新组建的国有粮食企业任总经理,对于从政18年且政治生命年轻的宝蒙权个人来说,这种变化让其感受到失落和不适应。
“不适应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管部门到求部门,这种落差很难受,好在市委市政府对松粮比较重视,具体办事儿倒还可以。更大的困难是另一方面的不适应,即对市场的不适应。”宝蒙权回忆道。
2012年松粮集团组建之初的那段日子对于宝蒙权来说非常不好过。集团亏损,产品不接地气,员工也都是体制内来的,跟民营企业接触的也比较少,各方面都存在对市场不适应的问题。
当时的松粮是一个不完全市场化的企业、不按市场规则做事的企业,行政思维、计划色彩更浓厚一些,不敢冒市场风险,不敢投入项目。
“2012~2014年的那两年非常难熬,自己不能完全主导企业,加上自己也不能完全应对市场,企业没有发展方向,处于亏损状态,士气也比较低落。”宝蒙权表示。
2014年,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宝蒙权任松粮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并且松原市给出的目标就是发展壮大,盈利亏损也没做明确要求,这让松粮有了更充足的信心去筹谋自己的发展之路。
讨论企业的发展战略时,松粮集团内部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做品牌粮,通过投入、宣传打造品牌,以品牌为引领;另外一种声音是建工厂,上马稻米加工设备。
“我是反对建工厂的,松粮要做品牌,将生产环节下放,着力做品牌、做标准,通过品牌和标准去盘活中小大米加工企业。当时松原全市稻米、杂粮、杂豆加工能力过剩已经非常明显了,开工率不足30%,完全没有必要再建设一个大型的加工项目。”宝蒙权依然坚定如初地说。
宝蒙权认为,好米不是加工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这个生产的过程包括种子选育、种植管理、分品种收购等环节,只有掌握了好的粮源,才能加工出好米。
“如果我们用有限的资金建工厂、养工人,松粮就根本转动不起来,等于跟市场上中小大米加工企业一样。但他们有完善的人才队伍、熟悉的市场渠道,松粮则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相当于上路之初就要背上一个大包袱。”谈到为什么要做品牌引领,宝蒙权介绍说。
“查干湖大米”“查干湖杂粮”“查干湖印象”“查干湖味道”“查干湖年货”等一系列农产品品牌,现在都已经是松粮集团的注册商标。
“在考虑注册松粮的品牌时,我们觉得还是要突出地域性,松原市最亮的牌子就是查干湖,当时吉林省拿其做旅游品牌,东有长白山,西有查干湖。把跟渔猎文化相关的查干湖拿来做大米、粮食品牌,也是相得益彰的。”宝蒙权说。
松粮集团去工商部门注册时才发现,“查干湖大米”品牌早已经让一家民营大米加工企业注册了。跟民营企业去谈品牌转让,对方漫天要价,最后还是由松原市政府和工商局一起出面,付出不少的代价,才把。查干湖大米”这一品牌抓在手里。
宝蒙权表示,千辛万苦地把“查干湖大米”品牌拿过来,标志着松粮集团正式迈出“品牌+”战略的第一步,真正地将我们的产品从商标向品牌塑造上经营。2016年,“查干湖大米”“查干湖杂粮…‘查干湖杂豆’’已经成为吉林省著名商标。
/“三驾马车”拉动下一个五年/ 做企业就像育人成才一样,需要一步步培养、投入。新组建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投入,没有经历过失败、挫折的考验,就不会有沉淀,不会有积累,这也是基本规律。
如果说2012~2014年是松粮集团找寻方向、“品牌+”战略确定期,那么,2015年和2016年就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快速提升期。
2015年,“查干湖大米”成为“吉林大米”西部代表品牌,松粮集团成为吉林大米产业联盟核心发起企业,组建了拥有20家联盟企业的“查干湖大米”联盟,荣膺“中国百佳粮企”。2016年松粮集团“查干湖”农产品品牌价值达到4.03亿元。
“做吉林大米西部产区的老大,即使没有人当你是老大,你自己也要以老大的心态带领企业走下去。”这是宝蒙权在松粮集团确立“品牌+”战略之后对自己说的话。
松原地区年产200多万吨的水稻,大大小小的企业有200多家,没有一个区域品牌的统领,这些大大小小的品牌在市场上能有什么竞争力,可想而知。
为此,松粮集团牵头成立了“查干湖大米”产业联盟,如今联盟成员企业已达22家。联盟企业同举一杆旗,打造一个品牌——查干湖大米。
近几年,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开展过程中,吉林省鼓励核心企业组建区域品牌的小联盟,而在这方面做得最好、最有成效的无疑是松粮集团组建的“查干湖大米”联盟。
“现在‘查干湖’这个品牌,最普通的大米在销区每斤溢价0.05~0.1元。我们的联盟企业只有订单内的优质稻米,才可以使用‘查干湖’品牌,而我们要向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5: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