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须贯穿于从婴儿到老年的各个阶段,体现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视角论述过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政教育)、社会教育(特别是干部教育)的内容。本书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政教育)、社会教育(特别是干部教育)三个方面分析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本书汇集了二十篇作者关于终身教育实践和思考的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读万卷书 经万件事:一个终身教育工作者的实践和思考 |
分类 | |
作者 | 王伯军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简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须贯穿于从婴儿到老年的各个阶段,体现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视角论述过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政教育)、社会教育(特别是干部教育)的内容。本书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政教育)、社会教育(特别是干部教育)三个方面分析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本书汇集了二十篇作者关于终身教育实践和思考的文章。 作者简介 王伯军,1963年10月出生,浙江省嵊州市金庭人,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研究生毕业。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曾先后任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办事处副主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处长兼干部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兼领导干部疗休养中心副主任。现任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会长,还是上海市委讲师团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用新思想、奋斗新时代”,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成员。 根据工作需要研究相关问题,出版《干部素养是如何炼成的——一个干部教育工作者的实践和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人才与人文——一个人才工作者的实践和思考(增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谁说老年不精彩》(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家庭之道》(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等书籍,发表文章30余篇。 目录 总论 学习学习再学习 实践实践再实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论述 分论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社区治理的基石 家和万事兴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家长 成才?生命?沟通——在2020年10月25日重阳节主题活动暨“隔代养育智慧丛书”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六个“坚持”——推进上海家长学校的六个工作原则 上治下治 向上向善——王羲之、金庭王氏及其家训 分论二:学校教育 努力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党史宣讲为例 尊重历史 着眼现实 面向未来 理解青年一代 创新思政教育 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谈伟大建党精神 服务民生的平台——我所参与的上海开放大学非学历培训工作 读书的目标、方法和境界 分论三:社会教育 对“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认识 廉洁自律是重要的“政德” 德者有得 好人好报 上海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 老年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我的养生和养心观——关于提升自身免疫力的五点想法 结语 《实践论》《矛盾论》是“阅历+阅读”的产物 后记 前言序言 总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本质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是指人生各个阶段都须接受相应的教育(主动学习),目的是为了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并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的思想须贯穿于从婴儿到老年的各个阶段,体现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视角论述过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政教育)、社会教育(特别是干部教育) 的重要性,这些重要论述比较集中地收录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 中。作者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重要论述的心得体会作为本书的总论。 学习学习再学习 实践实践再实践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既讲过“终身教育”一词,也说过“终身学习”一词,还用过“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和“学习型社会”的表述。 在2013年9月25日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发表视频贺词,高度重视“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在2020年9月22日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指出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同时强调“终身学习”,“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 在2015年5月22日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以及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强调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让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一、关于家庭教育 就人生而言,家庭教育是第一堂课,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第一种教育(学习)载体(形态),这堂课的成效将影响人的终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