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马丁·李斯特曾任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他不仅是英国安妮女王的御医,也是一位研究和著述颇丰的博物学家,他开创了贝类学,在1685年出版了《贝类学史》。为了给他的著作添加插图,以形象地说明文字内容,马丁·李斯特训练自己的两个女儿苏珊娜·李斯特和安娜·李斯特,她们被教导要以科学的视角观察事物,并完成了个别软体动物的第一批正模标本的绘图工作。 苏珊娜·李斯特和安娜·李斯特精致的绘笔,不仅让这些美丽的贝类被展现在世人面前,还让它们成为博物史中受到关注的物种。我们从这些插图和版画本身的美妙与细致,可以了解到早期制作科学著作插图的技术,以及这些在科学革命中容易被人忽略的重要女性角色。 本书介绍了马丁·李斯特和他女儿的经历以及他们在博物研究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一本集科学、历史与艺术于一身的可读性较强的作品。 目录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马丁·李斯特:天生的科学家 一位博物学家的诞生 博物学家的成长之路 法国情缘 在海上 在蒙彼利埃学医:过去和现在 导师约翰·雷 从蒙彼利埃返回 爱情的科学 马丁·李斯特在约克郡 执业医师 在约克的博物研究 贝类学的诞生 第二章 贝壳的游戏 朋友的礼物 来自殖民地的贝壳与奴隶制 威廉·库廷的热爱 绘制博物学插图 艺术与家庭 李斯特姐妹的画作 李斯特的版画 第三章 李斯特家族的遗产 威廉·哈德斯福德:拯救者 马丁·李斯特的工作记录 家族遗产 序言 本书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同事、朋友和学会 对我的热情帮助。 这本书为牛津大学历史系“知识文化项目”的成果 之一。在牛津大学,我非常有幸与菲利普·比利、詹姆 斯·布朗、苏·伯吉斯、彼得罗·科西、大卫·克拉姆 、彼得·哈里森、卡特琳娜·赫尼奇科娃、霍华德·霍 特森、尼尔·杰弗里、罗德里·刘易斯、诺埃尔· 马尔科姆、金·麦克莱恩-费安德、理查德·奥文登、 利·彭曼、迈克尔·波帕姆、威廉·普尔、理查德·夏 普,还有凯尔西·杰克逊·威廉一起工作。在这里,我 要特别感谢米兰达·刘易斯对我的鼓励,一路走来,是 她让我坚持完成了这本书。 在英国林肯大学工作期间,我也非常幸运能够与一 群活泼可爱的同事共事,他们一直耐心而友善地待我, 让我不胜感激。 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牛津大学向我提供的帮助是 至关重要的。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中藏有大量记载着 李斯特家族史的资料;特藏部的图书管理员兢兢业业, 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答应我在特藏部查阅资料的请求。 克莱夫·赫斯特、亚历山德拉·富兰克林、科林·哈里 斯,还有布鲁斯·巴克-本菲尔德向我提供了几份手稿 的出处;理查德·欧文登一直热心帮助我为本书寻找合 适的配图;博德利图书馆出版部的塞缪尔·范诺思、多 特·利特尔、珍妮特·菲利普斯和利安达·施林普顿让 本书的出版工作充满了乐趣。 英国皇家学会对本书的出版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 赠予我“科学史”项目资金以推动本书顺利出版。我还 要特别感谢英国皇家学会的图书管理员基思·穆尔,他 是一个很奇妙的人,总是能在我过于严肃的时候把我逗 乐。鲁珀特·贝克也是一位非常热心的朋友。 在撰写本书过程中,我还得到了其他同事和朋友的 鼓励,包括吉姆·班尼特、蒂姆·伯克黑德、简·布罗 克特、海伦、比尔·拜纳姆、杰夫·卡尔、普拉蒂克· 查拉巴蒂、伊莎贝尔·沙曼蒂、贝琳达·克拉克、朱莉 ·戴维斯、詹姆斯·戴尔布戈、斯文·杜普雷、福罗瑞 克·艾格蒙德、帕特丽夏·法拉、莫迪凯·范戈尔德、 罗伯特·福克斯、亚历克斯·富兰克林、乌塔·弗里斯 、萨莉安妮·吉尔克里斯、赖纳·哥德尔、安妮·戈德 加、安妮塔·圭里尼、乔·汉德森、费莉希蒂·亨德森 、迈克尔·亨特、罗布·艾利夫、查理·贾维斯、迈克 ·朱伊思、桃乐茜·约翰斯顿、埃里克·约林克、玛丽 卡·克布卢塞克、九川幸子、薇拉·凯勒、伊莱恩·梁 、卡琳·雷昂哈德、德米特里·列维京、亚瑟·麦格雷 戈、斯科特·曼德尔布罗特、吉迪恩·曼宁、布莱恩· 奥格尔维、南希·帕特里克、玛格丽特·佩林、理查德 ·塞耶伦森、萨利·希尔德、安娜·西蒙斯、萨利·沙 特尔沃思、夏洛蒂·斯莱、丽萨·史密斯、保罗·史密 斯、安克·蒂默曼、本杰明·沃德豪、凯西·韦、查尔 斯·韦伯斯特、西蒙·韦勒特、凯西·威尔逊、玛丽安 ·威尔逊、杰里米·伍德利和贝丝·耶鲁。 我与安德鲁、露丝和约瑟夫·布拉姆雷、琼·本顿 、洛丽·劳施、萨利·希尔德、尼尔·斯托奇、康妮· 雅各比还有玛丽·崔恩结交,成为忠诚且真挚的朋友。 在撰写本书过程中,我一直以来非常敬仰的丽莎·贾丁 过世了,我抑制不住地想念她,并被她慷慨的精神深深 地鼓舞着。 最后,我还想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的丈夫伊恩 ·本顿。一直以来,他都以沉着冷静的心态陪伴在我身 边,无论是当我陷入了研究学术问题导致的焦虑之中还 是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之时,也无论是电脑出了问题 还是我生了病,或者是我为了写作把家里的咖啡喝光了 ,他都一直守在我身边。谢谢你,你这个既顽固又可爱 的林肯郡人。 安娜·玛丽·鲁斯 导语 1. 马丁·李斯特曾任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英国安妮女王御医,是贝类学和蛛形动物学的开创者、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主要捐赠者……; 2.详述马丁·李斯特和他女儿在博物学研究方面开创性贡献; 3.勾勒博物学早期研究图景,集科学、历史与艺术于一体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讲述了一个非凡而引人入胜的故事,告诉 人们一位博物学家和他两位有艺术天赋的女儿如何 创造了第一部全面的、有插图的软体动物学著作。 ——英国鸟类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蒂姆· 伯克黑德 精彩页 贝类学的诞生 对博物学家来说,贝类学是最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之一,其中一个原因是贝类容易收集且用肉眼就可以对它们进行比较。通常来说,对动植物的描述和分类需要对它们的外部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完成,然后博物学家将观察到的信息收集起来并系统化整理。贝类学受到重视的第二个原因是:随着17世纪后期贝类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一些富有的收藏家开始寻找贝壳,并将其视为一种具有高贵身份的象征。新大陆的探险之旅给欧洲带来了众多未知的、来源不明的物种。 贝壳的稀有性和它们内在的美,以及人们对自然界事物分类的极大兴趣,使得贝壳标本的交换行为以大量资助以及富有的收藏家之间的竞争为特征。精英收藏家们把珍奇标本陈列在他们家中的奇物展柜当中,给前来拜访的绅士和达官贵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6世纪,丹麦医生奥勒·沃姆在他位于哥本哈根的家中有几间非常著名的珍品陈列室,里面的藏品令人叹为观止,后来奥勒·沃姆特地出版了一份他的藏品目录。到17世纪下半叶,第一批专门设立的公共博物馆和科学储藏室出现了,比如牛津的阿什莫林博物馆和英国皇家学会储藏室。它们的出现反映出对发现的越来越多的标本进行分类以及将这些藏品用于研究的必要性。 在17世纪70年代,还没有关于贝类学的普遍适用的参考著作,马丁·李斯特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认为需要出版一本这样的著作,便开始依据他的《动物史》(1678)尝试着对软体动物和贝壳进行分类。《动物史》一共包括三册,第一册是关于蜘蛛的内容;第二册是关于陆栖动物和淡水贝类的内容;第三册是关于海洋贝类的内容。马丁·李斯特还在第三册中加入了贝类化石的内容,他称这些化石为“英国海螺或者形似蜗牛的石头”。李斯特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指出,“通过对这些动物的习性和生活进行细微、准确的观察,能够非常细致地区分这些动物所属的物种”,他坚持一定要由威廉·洛奇来绘制这些高水准的插图。 尽管威廉·洛奇绘制插图的进度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从威廉·洛奇和马丁·李斯特的通信中可以看出,威廉·洛奇在完成版画的过程中曾经多次推迟交稿日期,但是威廉·洛奇凭借其过人的绘画天赋最终创作出了非常出色的作品。威廉·洛奇称他在苏格兰旅居的时候,为祝愿马丁·李斯特健康而畅饮,他十分激动的心情也为他创作精美的版画带来了艺术灵感,但马丁·李斯特仍然认为威廉·洛奇延时交稿的做法是很不负责任的。另一方面,《动物史》中的分类方法和插图都受到外界高度的关注,甚至连他的竞争对手尼希米·格鲁[1]都将马丁·李斯特的《动物史》作为英国皇家学会储藏室的藏品编排目录的参考资料,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物种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和分类。因此,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动物史》,马丁·李斯特仍对威廉·洛奇的缓慢进度保持耐心,最终威廉·洛奇为了这项工作贡献了包括海百合在内的13幅精美的版画。 马丁·李斯特的《动物史》是一部经久不衰的著作。在19世纪,杰出的贝类学家费吕萨克[1]和德沙耶评价道:马丁·李斯特在他的《动物史》中对贝类的认识比任何一位先人都要广泛和深入。费吕萨克和德沙耶花了30多年的时间研究贝类并完成了权威著作《贝类史》(1819),因此这种评价的价值必然是值得肯定的。他们还指出,马丁·李斯特是第一个描述特定物种的人,比如因其外壳上的红色射线和斑点而闻名的斑岩蜗牛。马丁·李斯特对海扇属的分类研究工作在那个时期遥遥领先,他通过贝类瓣膜和耳大小是否一致以及肋的数量来对它们分类。 马丁·李斯特在《动物史》中关于动物分布的地理位置的描述也十分精准。他在书中指出,自己在伯韦尔附近树林树根的苔藓中发现了“褐色蜂箱蜗牛”和“秀丽圆口蜗牛”。当我徒步穿梭在伯韦尔的“格里塞尔底部”树林时,我也发现了马丁·李斯特说的那些蜗牛:“褐色蜂箱蜗牛”的螺壳的横截面的尺寸为(2.0—2.5)×(2.8—3.5)毫米,很难被发现,马丁·李斯特关于它们喜欢坏死或腐烂木头的描述是正确的。正如马丁·李斯特描述的那样,“秀丽圆口蜗牛”有着螺旋形的壳,它们喜欢隐藏在石头和树根底下。马丁·李斯特也是第一个能够区分很多常见的蜗牛种类的人,比如法国大蜗牛(可食用)和散大蜗牛(常见的花园蜗牛)。在林奈试图创建他的双命名法体系并对软体动物进行分类时,他在《自然系统》(1758)一书中引用了马丁·李斯特关于各种各样蜗牛所处的地理位置的记录。 当然,马丁·李斯特在《动物史》中关于软体动物化石的描述也是值得关注的。罗伯特·普洛特[1]在他的《牛津郡自然史》中描述了贝壳化石,而马丁·李斯特从中借鉴了20幅版画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在那个时期,对分类学感兴趣的博物学家为了获得标本而用各种方法获取标本的行为是很常见的。马丁·李斯特在自己作品中借鉴其他图书里图片的行为也并不罕见,但他的作品的目标是“第一次尝试对贝类化石进行全面描述”,罗伯特·普洛特的作品目标截然不同。 马丁·李斯特在《动物史》中是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