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为什么有的孩子一开口,就知道“稳了”? 小到课堂发言、视频录制,大到升学面试、演讲比赛等,生活中处处有演讲。 会演讲的孩子,往往一开口便脱颖而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会演讲的孩子,其逻辑和表达能力通常更强。总之,不管他未来从事什么行业,好好表达,都是极其重要的能力。 其实,让孩子从“小社恐”变成“小小演说家”并非遥不可及,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技巧! 本书总结了孩子在演讲学习过程中最常遇到的17个关键问题,一问一招,从心理素质到仪表台风,从基础发声到语流控制,从有稿演讲到即兴表达,从演讲稿选材到行文,系统、全面构建了一套更适合少儿演讲的学习方法论,帮助孩子掌握敢说、会说、善说的演讲技巧,建立自信心,实现演讲及表达能力的快速提升。 作者简介 廖涯(涯叔),童言TALK创始人,儿童剧出品人、制作人,梅溪湖大剧院青苗少儿戏剧团艺术总监,演讲与表达导师,青少年语言艺术教育名师,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专业委员。曾任长沙市青少年语言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长沙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戏剧及朗诵评审、湖南大剧院儿童艺术团团长、“曹灿杯”长沙展示区专家评审组艺术总监等职,具有少儿演讲、儿童剧制作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并在多个全国性少儿演讲比赛中担任评委。 目录 第1章 上台演讲,你害怕吗 第1课 如何克服演讲前的紧张——台下热个身,紧张变不见 第2课 如何培养演讲中的好仪态——练肢体语言,显舒展仪态 第3课 如何与听众“对上眼”——眼神有交流,演讲不无聊 第2章 你真的会说话吗 第4课 如何练就“伶牙俐齿”——灵活口腔操,一起“磨嘴皮” 第5课 如何让声音更动听——发声练得好,“言值”才更高 第6课 如何让你的演讲有抑有扬——语调拿捏好,轻重也重要 第7课 如何让你的演讲有顿有挫——巧妙留停顿,演讲有节奏 第3章 小小演说家是如何练成的 第8课 如何做到脱稿演讲不忘词——“三记”方法好,娓娓道来妙 第9课 如何做到即兴演讲也精彩——现场不露怯,自信侃侃谈 第10课 如何培养信念感——真诚最重要,无招胜有招 第4章 演讲稿怎么写 第11课 如何确定演讲稿的主题和标题——精准击“靶心”,塑造传播力 第12课 如何用故事思维写好演讲稿——挖掘身边事,巧用“故事力” 第13课 如何一开头就抓住听众的心——黄金30秒,“收视率”大招 第14课 如何搭建演讲稿的主体部分——借助结构力,轻松有逻辑 第15课 如何写出完美的演讲稿结尾——演讲有“豹尾”,回味意无穷 第16课 如何给你的演讲稿加点“盐”——语言多样化,秒变演说家 第17课 如何让大家迅速爱上你的演讲——尽量“说人话”,轻松“零距离” 序言 大家好,我是涯叔。 不知不觉,我从事少儿 演讲与表达的教育工作已经 10年了。 如果一定要把这10年的 经验总结成一句话,那会是 怎样一句话呢? 我可能会说:“要做好演 讲与表达,最重要的不是掌 握知识和技巧,而是站上‘ 讲台’。” 是的,很多老师和家长 都觉得演讲与表达是一门非 常专业、高深的学问。其实 不然,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中 ,演讲与表达早已无处不在 ,“讲台”也早就不只是高出 地面的那个平台。一次发言 ,一场面试,一次直播,一 条视频……处处都有演讲, 处处都有表达。可以这么说 ,在数字化的时代里,“讲 台”无处不在。 然而,大多数孩子在“听 说读写”方面的发展并不均 衡,“读写”和“听说”明显失 衡。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各类有关“小主持”“小演 员”“少儿口才”的教育品牌 和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层 出不穷。语言艺术教育既有 艺术教育、美学教育的特性 ,也能增强孩子的社会实践 技能,因而被越来越多的人 关注和重视。很多有心的学 者和教师也编写了一些针对 少儿语言能力训练的书籍。 但是,有几个问题一直没有 得到妥善解决。 首先,口才学习的范围 非常广泛,界定起来并不容 易。当下一些涉及口才学习 的书籍更多停留在“艺术”的 层面,以有稿表达为主,训 练素材也大多集中在朗诵、 主持词、曲艺、台词这样的 领域,专注于少儿口语表达 的比较少,特别是适合少儿 复述、即兴演讲的素材非常 匮乏。而本书让语言艺术的 学习回归口语表达的范畴, 更重视“讲”和“说”,而不是 “演”和“诵”。 其次,在针对少儿口才 的教学中,什么样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素材是他们能够接 受的,是适应他们年龄和学 习特点的,书籍采用怎样的 编写体例最方便他们阅读和 练习,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问题。本书编委会由高校教 师、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 教师构成,其成员都有丰富 的一线教学经验,因此,本 书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实 用”。语言表达是实用性非 常强的一种能力,加上少儿 的学习特点又非常鲜明,光 靠枯燥的理论是没有办法实 现相关课程的落地性和实操 性的。为了达到“实用”的目 标,在编写和行文风格上, 我们力求贴近少儿的视角, 用轻松有趣的方式表述专业 问题,让每一课都有很强的 “可读性”。 最后,从专业支撑来说 ,编委会的成员有着不同的 学科背景,实现了播音主持 、戏剧表演、导演、中文、 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 融合,让本书突破了传统的 播音主持专业的局限,进入 口语表达的广阔领域。值得 一提的是,编写本书时,适 逢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 案和课程标准》印发,我们 深人研习了语文学科和艺术 学科中的相关内容,将“口 语交际”和“戏剧教育”的部 分核心方法也融入了本书。 我们相信,这样的要试一定 能让少儿口才学习扎根于更 为坚实的土壤。 两年前,在一次少儿口 才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 的口才教育者进行了很多深 度探讨,在某些问题上达成 了一些共识。 有老师说:“如果你问 100个让孩子做口才学习的 家长,以后是不是希望孩子 走播音主持或者演员的专业 道路,其中90多个都会说不 是。” 还有老师说:“我希望的 不是让每个孩子都学习朗诵 、主持这些专业的内容,而 是降低学习门槛,不追求专 业与艺术,让更多孩子通过 口才学习成为有信心、善思 考、会表达的中国少年。” 大家还探讨了一些非常 核心且本质的问题: 对孩子而言,“说”的核 心能力到底有哪些? 好的少儿口语表达应该 是什么样的? 孩子们为什么要学习“口 才”? 学习“口才”到底是在学 什么?怎样去界定范畴,更 精准地找到学习方向呢? …… 针对这些问题,很多老 师也提出了精彩的见解。 有的引用了张颂老师的“ 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 共鸣”。 有的说出了金句:“使人 知、令人信、动人情、促人 行。” 我则从哲学和心理学的 角度,提出口才具有知、情 、意3个层级的价值。好口 才,就是4个字—好好说话 ,这个标准的核心指标应当 有3个: 1.信息有没有表达清楚 (知); 2.情感有没有表达到位 (情); 3.状态有没有表达尽兴 (意)。 虽然大家的表述各不相 同,但是都指向一个共同的 关键点:好口才,就是“表 达”,一定是以“达”为目的 ,而不只是有“表”的技巧。 通俗点说,重要的不是你说 了什么,而是你的听众接收 到了什么。不管是演讲还是 朗诵,或者配音、辩论等, 形式上千变万化,场景上各 不相同,但底层的逻辑,就 是知、情、意3个层级的“表 ”和“达”。 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和 训练效果,本书总结了少儿 在演讲中会遇到的17个关键 问题,提炼出17课,将其分 为4章,从心理素质到仪表 台风,从基础发声到语流控 制,从有稿演讲到即兴表达 ,从选材到行文,系统地构 建了一套少儿演讲学习的方 法论。 总而言之,不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