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怎么做教学管理(给教学管理者的35个建议)/大夏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费岭峰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作者多年在学校管理中的体验与经验为主线,提炼出不少给一线中小学教学管理者的建议;同时,书中也有部分内容是作者基于现代学校管理理念而提出的,有着一定的理想色彩的管理思路。简而言之,保持理想,又能脚踏实地去做事,因此,这些管理类的文字,充分体现作者一直以来的处事风格:积极游走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本书是作者《怎么做课题研究》的姊妹版,是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实践者把做过的事情想明白写清楚的写作范本。 作者简介 费岭峰,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长三角地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教研员,全国小学数学录像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在教学第一线工作二十多年,又在教研岗位任职近十年。喜欢思考教育问题,喜欢“下水”做教学实践。在省内外做课堂教学展示近百次,专题讲座200余次。专业文章在《课程·教材·教法》《上海教育科研》《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等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200多篇。 目录 自序 我的教学管理故事 第一章 管理思想涵养 建议1:学校期盼有思想的教学管理者 建议2:努力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学管理者 建议3:重视实践活动对涵养管理思想的意义 建议4:学校教学管理者应树立全局思维 建议5:学校教学管理者应培养团队思维 建议6:学校教学管理者应具备整合思维 建议7:学校教学管理者应善用亮点思维 第二章 常规管理策略 建议8:用发展的眼光看教学常规 建议9:教学常规管理应由“督”走向“导” 建议10:备课管理应从重“形式”走向求“实效” 建议11:常规听课应实现功能的拓展 建议12:作业管理应明晰功能与重心 建议13:课程建设应成为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 建议14:发挥“工具单”在常规管理中的作用 “常规管理”示例 评·研·引·用:学校课堂教学评比模式创新 第三章 研修活动组织 建议15:充分认识校本研修的意义及面临的困境 建议16:实践“以师为本”的校本研修活动 建议17:借系统思维凸显校本研修的“研修”特质 建议18:校本研修主题确定需作好可行性论证 建议19:利用“导研”技术提高教师研修参与度 建议20:开展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 建议21:应重视教师参与研修后的行动跟进 “校本研修”示例 依托导研工具,提升教研质量 第四章 校本科研管理 建议22:学校教科室主任需明确职能定位与角色担当 建议23:学校应做好教育科研顶层设计 建议24:于关键节点处抓实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建议25:扎实以“三研”为重点的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建议26:将成果展示推广做成常态交流研讨活动 建议27:学校应努力建设好校本科研“资源库” 建议28:让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行动 “科研管理”示例 学校“以校为本”科研顶层设计与实施 第五章 骨干团队建设 建议29:学校需建设优秀的专业骨干团队 建议30:以“品牌建构”的理念建设学科教研组 建议31:发挥“捆绑式”评价在教研组建设中的作用 建议32:培育促进专业发展的“教师自组织” 建议33:学校可建设一支教师专业发展指导队伍 建议34:建设“师徒成长共同体”促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建议35:相信教师能成为学校的主人 “团队建设”示例 顶层设计+精准施策:“入格”教师成长密码 参考文献 后记 让教学管理的体验物化留存 序言 我的教学管理故事 一 在任校长助理之前,我 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如 果要说之前做过的与教学管 理相关的工作,那就是学校 教导处的教务员,这个任命 是1998年7月间的事情。而 这一年的8月上旬,区教育 局一纸调任书,把我从工作 了十年的学校调往了另一个 乘公交车需要转车,骑电动 车需要半小时路程的乡镇任 职任教。从此,我也便开启 了为期五年的“早6晚6”一天 12小时的日常工作模式。 每天早上6点必须起床, 如果碰到哪一周值班,那这 一周每天都得在6点之前起 床。吃过简单的早餐后,骑 着那辆新买的电动车上路, 一般在7点10分左右到单位 。到了办公室,得重新想想 一天的事。虽然可能已经在 一周前就排定了这一周每天 的工作任务,但每天早上还 得捋捋:今天有没有下校视 导的任务?我的课在第几节 ?某个年级的研讨活动排在 第几节?区里申报的课题材 料什么时候必须交?我要不 要再提醒下几个申报的老师 ?学生昨天的作业是否有大 问题?要不要今天在上新课 前再强调下?……事无巨细 ,看到摆在办公桌上随手记 录的事务单后,心里才感觉 踏实。 因为有比较细致的计划 与安排,每天的工作倒也有 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害怕的 是哪一天突然来了个临时的 任务,需要我去参加。那么 这一天的工作就有可能被无 情地打乱。所以,我特别感 谢那位曾跟我说“你只管按 你的工作计划来,有什么临 时的事情,由我来应对就行 了”的校长。这期间,当碰 到工作上有冲突时,我经常 能够按原计划进行,工作也 基本能够在计划时间内顺利 完成。因此,我特别感谢那 位校长。也因为有过这样的 体验,当我调到区教研室工 作后,如果涉及下校的事务 ,一般至少提前一个星期与 学校相关人员联系好,确认 好时间,为其将相关工作纳 入学校周工作计划留足时间 ,从而做到尽量不影响学校 的原有工作安排。 那些在乡镇中心小学教 学与管理的日子,还是相当 充实的。学校每周一次固定 的行政例会,安排在周五的 居多,偶尔会换到周一上午 。因为中心小学下辖十来所 小学,需要每周安排一到两 次的下校工作视导,一般安 排在周二到周四的几天里, 特殊情况会有调整。每每碰 到下校工作视导的日子,我 的数学课就需要调换。所以 ,对我来说能够正常按课表 上课的时间,按当时每周6 节数学课来算,最多能够保 证3节按课表上已经算是不 错了。反正我把两节课调换 集中在一天时间里上的情况 远远比每天上一节的时候要 多,好在班中的学生也已经 习惯了。正因为此,我的教 学进度总是大大慢于一般的 老师,最夸张的一次是比镇 里同一年级进度最快的老师 慢了一个多月。 二 在乡镇学校工作的日子 里,每每遇到外出参加会议 或研讨活动,我感觉还是比 较幸福的。特别是在那些让 人总想赖在床上不想起来的 冬日,更是如此。因为去城 里的话,一是不必这么早就 起床;二是不用骑那电驴迎 风流泪;三是因为很多会议 或活动只是作为参与者,只 要带着眼睛和耳朵,愿意听 就听点,累了不想听也可开 个小差,走个神什么的。可 以让我安静一天,不必奔波 于活动场地与教室之间,也 不必为学生的作业状况而烦 恼,更不必为那些催交的材 料烦心了。 如果是参加会议,一般 只要大致领会会议的精神即 可,至于回去如何操作落实 ,很多是实践层面的事情, 会上往往不会那么具体的, 也不可能具体。如果是研讨 活动,虽然很多时候会有讨 论交流的时间,你当然可以 主动出击,说说收获,谈谈 问题,表达一些建议或想法 ,但相比较来说,花费的精 力和心力比你自己组织策划 活动那可是不知要少多少了 。有时你甚至可以做个纯粹 的参与者、旁观者,以聆听 为主,思考为主,松弛下紧 张的神经也未尝不可。那个 时候,对于一名乡镇学校的 教师兼学校管理者来说,这 样的会议或活动,更像是一 种比较好的休闲模式。“忙 里偷闲”,也许说的就是这 种感觉了。 当然,如果你是一位承 担着语文或数学学科教学任 务的教师兼学校管理者的话 ,你对出来“偷闲”了一天之 后回到学校里忙碌会“加倍 奉还”的滋味肯定是心有余 悸的。你开完会的第二天, 你的办公桌上一般会有昨天 学生的家庭作业等待你的批 阅,这一天顺利的话,你可 以上两节数学课(或语文课 ,有时候语文学科的课时量 比数学还要多两三节)。我 是说“顺利的话”,因为如果 这一天还有需要你去组织策 划研讨之类的活动的话,这 节缺上的课,可能得往明天 再推一下。如果“顺利的话” ,你明天倒可以连着上两节 课了。但明天可能又会有明 天的工作安排。于是,你的 焦虑已经不在于完成这节补 的课的任务,而在于需要想 想如何将两节课的内容合并 成一节课,又能让班中40多 位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个 过程倒也确实可以提升自己 的教材整合力与教学设计力 。 …… 还有带着中层管理团队 ,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 。一般学校的教研活动每学 期都只是确定的几次活动。 我们在“研究 导语 本书以作者多年在学校管理中的体验与经验为主线(比如书稿中的第二、三、四章,还有第五章的前面4节),提炼出不少给一线中小学教学管理者的建议;同时,书中也有部分内容是作者基于现代学校管理理念而提出的,有着一定的理想色彩的管理思路(比如第一章和第五章中的后面3节)。简而言之,保持理想,又能脚踏实地去做事,因此,这些管理类的文字,充分体现作者一直以来的处事风格:积极游走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本书是作者《怎么做课题研究》的姊妹版,是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实践者把做过的事情想明白写清楚的写作范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