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欧·亨利被公认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直到今天,故事结局的精彩转折依然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他的故事展现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悲悯、独特的幽默和不到后一秒猜不到的结局。 他以现实主义的笔法,写尽世态人情,触及普通人的日常状态,并提炼出贫苦生活中的幽默、机智的一面,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做出难能可贵的牺牲,感人至深。 它们描绘了欧·亨利那广阔的世界,从他挚爱的纽约街道,到美国国界以南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 本书精选了欧·亨利26篇短篇小说代表作,如《麦琪的礼物》《后一片藤叶》《警察和赞美诗》等。 作者简介 王晋华,1950年4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美国锡拉丘斯大学访问研究。现为中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与翻译,译著《傲慢与偏见》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等。 他携青年才俊韩正,参照哈佛大学图书馆原版希利尔著作,翻阅审读千万字材料,历时三年翻译出《希利尔讲世界地理》《希利尔讲世界史》《希利尔讲艺术史》三本经典图书,可谓呕心沥血,不负众望。这必将是一套能给所有小朋友们带来大量知识的经典读物。 目录 麦琪的礼物 警察与赞美诗 财神与爱神 爱的奉献 最后一片藤叶 带家具出租的房子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二十年之后 汽车等待的时候 菜单上的春天 华而不实 一千美元 感恩节里的两位绅士 重新做人 公主与美洲狮 艺术良心 女巫的面包 比门塔薄饼 心与手 艾基·舍恩斯坦的爱情灵药 人外有人 双料骗子 结婚手册 提线木偶 婚姻的精密科学 幽默家的自白 序言 欧·亨利(O’Henry, 1862-1910年)是美国现代 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也是艺 术成就能与莫泊桑、契诃夫 媲美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之一。他的一生中创作出了 一大批非常优秀、内容与风 格都非常独特的作品,可谓 短篇小说精品中的精品。因 此,百十年来他的作品一直 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广泛喜 爱,使他的名字和作品经久 不衰,流传广泛。 欧·亨利优秀的短篇小说 都是现实主义的,现实生活 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创作源泉,他把自己描写纽 约市生活的集子取名为《四 百万》,就是因为他认为构 成纽约社会生活基础的是纽 约的“四百万”市民,而不是 “四百个”富翁。所以他笔下 的主人公大多是市井中的人 们,例如店员、办事员、医 生、穷画家、公司里的经理 或是小职员、农牧场的场主 和牧人、打零工者,还有无 业游民等。当然欧·亨利还 有一些揭露和批判当时美国 上层社会的作品,把美国的 上层社会写成一个资本家、 强盗和骗子三位一体的豺狼 世界。比如《人外有人》写 强盗、骗子和金融家三人聚 在一起,强盗抢来的钱被骗 子骗走,而骗子把骗来的钱 投资到金融家的企业里,结 果金融家买空卖空,骗子的 钱还是落进金融家的腰包。 金融家没有亲自出马去骗, 却是手法更高明的骗子和强 盗。不过,我们大家都知道 ,欧·亨利的那些最优秀、 最为感人、最能给读者留下 深刻印象的作品,还是他描 写小人物的短篇,这些作品 被人们传诵不已,已经成为 人类文化精神生活中的瑰宝 ,为世人所珍爱。 欧·亨利曾将法国的莫泊 桑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因 此在这两位作家之间有一些 共同点:他们写作的风格都 十分简洁,对生活中的细节 的观察都十分敏锐,描写的 都是各行各业中的穷苦人。 不同的是,欧·亨利具有更 丰富更深厚的人性的底蕴, 对生活抱着更为积极、乐观 、幽默的态度,尽管有时也 难免会有无奈和悲哀。所以 在他的作品中,每每有非常 生动的细节描写,正是通过 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把他幽 默的才能和丰富的情感惟妙 惟肖地传达了出来,使他的 作品既具有幽默感,又有很 浓的人情味。另外,作为一 位文学大师,欧·亨利非常 善于讲故事,情节安排得环 环相扣,引人入胜。而故事 的结尾又往往出乎人的意料 ,有的给人以振聋发聩之感 ,有的又叫人伏案深思。 欧·亨利丰富的情感和对 世事的认识,是通过他对各 种各样的主题的探索和人物 的刻画表达出来的。《麦琪 的礼物》和《爱的奉献》通 过对两对年轻夫妇事事为对 方着想、为对方牺牲自己的 描写,歌颂了那种纯洁的、 毫无杂念的崇高爱情,故事 写得既温馨又感人,成为世 人传诵的佳作。《带家具出 租的房子》描写的则是悲剧 性的爱情,爱人爱得强烈, 爱得产生出幻觉,爱得可以 为对方去殉情,这篇小说写 得亦真亦幻,有着浓浓的诡 谲和浪漫色彩,是从浪漫和 幻觉的描写中见出真情,同 时也给爱情蒙上了一层悲凉 、凄婉的色调。《菜单上的 春天》也是写爱情,不过在 这篇里作者更为强调的是情 缘的偶合性,或者是巧遇, 毋宁说是奇遇。《汽车等待 的时候》描写的是当时社会 上那种庸俗、浅薄的漂亮女 子,她们生活的环境和世俗 的眼光局限了她们自己,自 认为比别人聪明,结果却是 错过了喜结良缘的大好时机 ,作者对她们既有同情,又 有针砭和讽刺。《华而不实 》写的是这样一位世俗的美 男子:他跟那位漂亮、贤惠 、知书达理、很有教养的富 家女子的偶遇,本来他可以 得到那位女子的芳心,结果 却被自己口若悬河、哗众取 宠的不实言辞给搅黄了。 《最后的一片藤叶》是 描写人世间存在的真情,一 个看似已经无用的、穷愁潦 倒的老艺人在故事的结尾、 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突然变 得无比高大伟岸,因为他给 世界留下了真爱,为挽救那 位患病的年轻女子的生命, 他用尽了自己的最后一点儿 力气和才能。《心与手》也 是写的这一主题,为了给犯 人在偶然相遇的曾经的恋人 面前留下一点儿尊严和体面 ,警官在那位恋人面前把自 己说成是犯人,而犯人却暂 时成了警官,表达了人们之 间相互体谅和包容的情感。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 难免会有感到窘迫和无奈的 时候,《感恩节里的两位绅 士》和《警察与赞美诗》就 生动、诙谐地写出了西方社 会中的小人物的这种无奈, 在这里有流浪汉的窘迫、尴 尬,也有绅士的无奈。 译者认为最能体现出作 者的幽默才能和对人性的深 刻洞察力的是《提线木偶》 。《提线木偶》中最为精彩 的部分是医生和就要死去的 病人之间的那场对话,两个 恶人之间幽默、诙谐的对白 既揭示出了人性中贪婪、残 酷、粗暴的一面,使我们深 受启迪,又让我们在阅读中 间享受到了一种真正的艺术 会带给我们的愉悦之情。其 实,欧·亨利的许多好的短 篇都具有这种双重的功能, 这也正是其小说的魅力所在 。 可以说欧·亨利的短篇小 说是我从教学岗位完全退下 来后翻译的第一部作品,希 望大家在喜欢欧·亨利短篇 小说的同时,也能喜欢这个 译本。许多 导语 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欧·亨利一生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大部分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这些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微笑”的风格被昔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作品往往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出人意料的结局,故事奇特又耐人寻味,情节动人而笔触细腻,语言丰富又朴实含蓄,这些特点使他的许多作品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精彩页 麦琪的礼物 一共一块八毛七分钱。全在这里了。其中的六毛还都是一分的硬币。这些硬币都是每次在买杂货、买菜和买肉的时候从卖主那里一分两分地硬抠下来的。她自己也知道,这样锱铢必较,就是人家嘴上不说,也免不了背地里笑话,以至于有时候想起来,她自己脸上都在暗暗地发烧。德拉把这些钱数了三遍。数来数去还是一块八毛七。而明天就是圣诞节了。 很显然,除了扑在那张又小又破的沙发上号啕恸哭一场之外,还能怎么办呢?德拉也就这么做了。这不免会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去了绝大部分的时间。 在这家主妇的号哭声渐渐地变成了啜泣声的当儿,让我们不妨来看看她的家。这是一个带家具的每周需付八块钱租金的公寓房。它尽管没有破烂到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地步,可是实际上已经跟贫民窟相去不远了。 在楼下的门廊里,装着一个再也不会有信投递进去的信箱,和一个再也不能按响的门铃。此外,在门铃的旁边还有一个牌匾,上面写着她丈夫的名字:詹姆斯·迪林汉·杨先生。 “迪林汉”这几个字在其房主人周薪为三十美元的时候,也曾迎着风儿神气地飘扬过。现在,周薪缩减为二十美元,“迪林汉”这几个字也看似变得模糊起来,好像它们正在认真地考虑,是否应该缩减为谦逊而又低调的字母D。不过,每当詹姆斯·迪林汉·杨回到家里,走到楼上来的时候,詹姆斯·迪林汉·杨夫人(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德拉)总是亲切地称他为“吉姆”,同时会给他一个热烈的拥抱。这一切自然都非常美好。 德拉哭完了之后,往脸上扑了点儿粉。她站在窗前,呆呆地望着外面,看着一只灰色的猫在灰蒙蒙的院落中的篱笆上行走。明天就是圣诞节了,而她仅有一块八毛七分钱来给吉姆买一件礼物。几个月来,她拼力攒着每一分钱,可结果只攒下了这么一点儿。周薪二十美元,也只能做到这么多了。花费和开销比她预想的要大得多。事情总是这样的。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给吉姆买一件礼物。她的心爱的吉姆。她一直想着要给他买一件能配得上他的东西。一件美好、珍奇、贵重的礼物,一件差不多值得她的吉姆去拥有的礼物。 在屋子的窗户之间有一面壁镜。诸位也许见过周租金八美元公寓里的那种壁镜。一个非常消瘦、灵巧的人,从一连串纵的细碎条状的映像里,可以迅速地对自己的容貌得到一个大致不差的映像。德拉凭借着她苗条的身材,很好地掌握了这门技艺。 德拉突然从窗户那里急转过身子,站到了镜子面前。她的眸子里闪烁着光芒,可是她的脸颊却在二十秒钟之内失去了血色。她迅速地解开了她的头发,让它披落下来。 且说,詹姆斯·迪林汉·杨家里拥有两件值得他们非常引以自豪的东西。一样是吉姆三代祖传的金表,另一样是德拉的头发。如果示巴女王①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有一天会把她的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好叫那位女王的珠宝和礼物相形见绌。如果所罗门王②当了看门人,把他的财宝都堆在地下室里,吉姆在每次经过时准会掏出他的金表看看,好让所罗门王嫉妒得把胡子也翘起来。 这当儿,德拉丰美的头发披散在身上,像一条棕色的瀑布亮闪闪地起着涟漪。头发一直抵达她的膝盖下面,像是她身上的一件靓衣。随之,她又神经质地赶快把头发缠了起来。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任一两滴眼泪洒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 德拉穿上了她的那件棕色的旧外套,戴上了她的棕色的旧帽子。她跑出屋子,冲下楼梯,来到了街上,衣裙在她快速的移动中飘摆,眼睛里尚有晶莹的泪光在闪烁。 德拉在一家挂着“莎弗朗妮夫人——专营各式头发制品”牌子的店铺前停下来。她跑上一节楼梯,气喘吁吁地让自己定下神来。店中的老板娘,身高体胖,皮肤白得有点儿扎眼,一副冷冰冰的模样,可与莎弗朗妮①的称号不大相符。 “你要头发吗?”德拉问。 “我收购头发,”这位夫人说,“把你的帽子摘掉,让我们来看看你头发的成色。” 棕色的长发如瀑布般倾泻下来。 “二十块钱。”夫人一边很在行地摸着德拉的头发,一边说。 “好的,快点儿把钱付给我。”德拉说。 噢,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仿佛插上了玫瑰色的翅膀,飞掠而过。请读者不要介意我这个蹩脚的比喻。总之,德拉跑遍了所有的商店,为吉姆挑选礼物。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