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当你遭遇不公平的对待却投诉无果; 当你买到伪劣商品却退货不成; 当你的医生对你的病痛置之不理; 当你和伴侣因家务问题争论不休; 当你的领导布置了不属于你的工作给你; …… 你却保持沉默或无法说不!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与人产生沟通困境、发生矛盾冲突或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会选择逃避,但是这会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充满压力焦虑、委屈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蔑视和侵犯。其实我们有一种积极的选择——学会据理力争。 你如何自信、得体地表达自己的合理主张?你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你如何有理、有据、有节地为自己争取更多? 英国著名律师、牛津大学法学系讲师乔纳森·赫林,通过大量的案件和生活实践的总结,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据理力争的十大黄金法则: 黄金法则一:做好准备,确保你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辩论要点和事实论据。 黄金法则二:何时争辩,何时走开。 黄金法则三:你要说什么,你要如何说。你的肢体语言、遣词造句以及讲话的方式都会影响到别人理解你的观点。 黄金法则四:倾听,再倾听。仔细倾听别人说的话,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听懂他们的弦外之音。 黄金法则五:善于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对方是否存在一些先入为主的观点?怎样的辩论才具有说服力? 黄金法则六:小心中计。对对方试图分散你注意力的手段保持警惕,比如人身攻击、转移注意力等。注意隐藏的问题和伪造的选择。 黄金法则七:公共演讲中做到观点简明扼要,放慢语速。 黄金法则八:使用短小精悍的句子,能够切中要点、通俗易懂。 黄金法则九:要创造性地找到方法来化解辩论中的僵局。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吗? 黄金法则十:维系关系。争辩是为了双方最终达成的共识和双赢。 作者简介 乔纳森·赫林,牛津大学法学教授,关注于犯罪、家庭和医学法律领域。本书是他在医学法律领域的代表作。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据理力争的十大黄金法则 第1章 黄金法则一:为辩论做好准备 你想要什么 构建你的辩论 事实 展示你的辩论 总结 实践 第2章 黄金法则二:何时辩论,何时走开 展开辩论 避免争论 总结 实践 第3章 黄金法则三:你要说什么,你要如何说 传达方式 肢体语言 丰富表达 赋能于人 总结 实践 第4章 黄金法则四:倾听,再倾听 让对方开口说话 消除对方的忧虑 用佳论点说服对方 找出对方的偏见或预设 了解对方所尊重的人 找到双方的共同点 无法认同某些事实 总结 实践 第5章 黄金法则五:善于应对 质疑事实 质疑结论 质疑其他因素 总结 实践 第6章 黄金法则六:小心中计 人身攻击 谨慎归因 轻易否定 不正当推论 伪造的选择 概括性描述 相似案例 转移注意力 循环论证 隐藏事实 咬文嚼字 敌意联想 乞题魔术 滑坡谬误 要是……怎么办 “稻草男人” “双误”论 沉默的力量 停止运转 总结 实践 第7章 黄金法则七:公共演讲 在公开场合讲话 在会议上做陈述 总结 实践 第8章 黄金法则八:书面论证 电子邮件 博客 总结 实践 第9章 黄金法则九:化解僵局 惯性 折中 选择 目标 僵局 总结 实践 第10章 黄金法则十:维系关系 究竟辩论什么 你想得到什么结果 是否维系友谊 道歉的重要性 关系的重要性 输掉辩论 赢得辩论 总结 实践 第二部分 经常发生辩论的情境 第11章 如何与你所爱的人辩论 与伴侣辩论 和解 总结 实践 第12章 如何与孩子辩论 战术 威胁 奖励或诱哄 讲逻辑 动用父母 制造内疚感 遵循一定原则 不守规矩的孩子 青少年 总结 实践 第13章 如何在工作中辩论 尽可能避免争论 考虑时机和情境 把生意放在首位 等待辩论时机 鼓励展开讨论 让别人支持你 永远不要发脾气 解决问题 保持诚实 补救措施 总结 实践 第14章 如何投诉 尽可能避免争论 为投诉做好准备 礼貌地投诉 要讲道理 从补偿中获益 向谁投诉 基本法律权利 保留证据 向上级投诉 获得帮助 总结 实践 第15章 如何与专家打交道 尊敬专家 做好准备 简明而准确 人人是专家 一般与例外 不要害怕提问 确认专家意见 难打交道的专家 进一步投诉 总结 实践 第16章 在意识到自己错了时如何辩论 停止辩论 接受失败 结束辩论 报以歉意 总结 实践 第17章 对同一问题争论不休 避免争论 做出决议 求同存异 善用幽默 徒劳无功 是否值得 考虑离开 思考原因 避免失控 夫妻争辩的五件事 总结 实践 第18章 受气包 你真是个受气包吗 受气包都是小天使 如果你是个受气包该怎么办 学会走开 更广泛的问题 总结 实践 第19章 如何当好赢家 给台阶下 达成共识 让输家参与进来 不要对输家逞威风 避免一边倒的胜利 总结 实践 第20章 总结与回顾 序言 你是否讨厌据理力争, 不惜一切代价想要避免陷入 争论?或者你发现自己一直 无法赢得争辩?也许即使你 赢了,你也总是觉得适得其 反? 如果是这样,本书就是 为你量身定做的。本书教你 学会据理力争,之后你会发 现,自己能够以清晰而有效 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书也会帮你习得一些技巧 ,这样你就能有效地回应争 辩。 有些人很喜欢辩论,特 别是律师和小孩子。然而大 多数人都想回避争辩,有时 候回避争辩是件好事,但通 常这样做会让问题继续存在 ,并被掩盖起来。人们长期 压抑的怨恨会毒害一段关系 ,或是让工作场所充满紧张 气氛。 在本书中,我们会以一 种更为积极的眼光来理解辩 论。辩论并不需要大喊大叫 ,或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 人。尽管这些情况时有发生 ,但一场好的辩论不会让人 们冲彼此喊叫、争吵咒骂, 或是拳打脚踢。比谁的嗓门 更大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相 反,我们应该把据理力争看 作一门艺术或一种技能。 在工作和生活中,冷静 地、理性地辩论的能力是一 笔真正的财富。它能锻炼思 维、检验理论,帮你达成目 标。在很多情况下争辩都是 避免不了的,因此你需要学 习如何据理力争。辩论可以 是积极的。朋友之间一场好 的辩论会很有趣,而且充满 生机。通过辩论,事情得以 公开化,这样问题就能够得 到解决,而不会让人心生怨 愤。有时候为了保护我们的 合法权益,有必要展开一场 辩论——如果你从未与老板 对加薪的问题展开辩论,那 你可能永远无法得到加薪! 辩论应该用于更好地理 解他人,相互分享想法,找 到双赢的方式。对于争辩总 是有一些负面评价,这往往 是因为人们辩论的效果很差 。必须要停止这样的辩论了 ! 辩论(或者说讨论)不 应该是为了赢得胜利,而应 该是为了取得进步。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 辩论应该能使你更好地 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想 法。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明白 为什么有人信奉宗教,有人 支持猎杀狐狸,有人喜欢法 国电影……他们之所以不明 白这些事情,是因为他们没 有和与自己不同的人谈论过 这些事情。他们没有提出自 己的观点来让他人检验。令 人惊奇的是,人们对与自己 不同的人有如此多的偏见。 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前 几天我遇到了一个支持英国 保守党的人,但他人很好, 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只 有通过与和你观点不一致的 人沟通,你自己的观点才能 变得更清晰,你也能够更欣 赏别人的观点。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 一部分我称之为据理力争的 十大黄金法则。这些法则在 很多情境中都很有用:从与 老板辩论到与伴侣辩论,或 是和你的水管工辩论。即使 你的伴侣是水管工,这些法 则也同样能起作用!第二部 分将着眼于会引发辩论的一 些特定情境,将据理力争的 黄金法则付诸实践。 导语 当我们身处充满压力焦虑、委屈自己、紧张的人际关系之中,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蔑视和侵犯时,在“战或逃”之间,我们有一种更为积极和明智的选择——据理力争。 本书教你学会据理力争,之后你会发现,自己能够以清晰而有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本书也会帮你习得一些技巧,这样你就能有效地回应争辩。 精彩页 为辩论做好准备是成功的关键。有时争论会突如其来,虽然它并不总是如此。有时你能感觉到自己要迎来一场有挑战性的商务会议或谈判,在这种情况下,有所准备能为你赢得优势。你想要什么 在开始辩论之前,仔细想想你辩论的是什么,你想要的是什么。这可能听起来简单,却是至关重要的。你真正想从这次辩论中得到些什么?你只是希望对方理解你的观点,还是你想要追求实际的结果?如果你期望产生实际的结果,那你要问问自己,你想要的结果是否现实,能否实现。如果它不现实或无法实现,口头争吵就可能会损害你与对方的友好关系。 假设你想要加薪。你已经安排了一次会面,想和你的经理讨论此事。仔细想想这个目标是否现实。公司是否明显在裁员,所有预算都被大幅削减。如果是这样,你获得加薪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时你强烈要求也没有什么意义。然而,要想获得更高的薪水,你可以做些其他事情吗?你可以申请升职吗?你能参加更多培训吗?你可以为公司做出更多贡献吗?在进入会面房间之前,你要对各个选项思虑周全。最好在明确自己的最终目标之后,再进入辩论情境。 构建你的辩论 在准备辩论观点时,花点时间思考如何运用逻辑来展示你的观点。诚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逻辑”这个词。 逻辑是一门使人们满怀信心地走向错误的艺术。 ——约瑟夫·克鲁奇(Joseph Krutch) 人们常常一提到逻辑就感到厌烦。甚至有人怀疑逻辑是某种巧妙的把戏,用来迷惑那些没有受过逻辑“训练”的人。事实上,在逻辑中并没有什么魔力。专业的逻辑学家的确已经制定出非常复杂的规则,但是许多日常中的逻辑并不难理解。 逻辑学家习惯谈论“前提”和“结论”。前提是一个事实,人们以这个事实为基础进行逻辑推理,会产生特定的结论。例如:“我喜欢所有的动作片,所以我喜欢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的电影。”这里的前提是“我喜欢所有的动作片”,按逻辑得出的结论是“我喜欢詹姆斯·邦德的电影”。有时候得出一个结论需要好几个前提。在一场复杂的辩论中,一个初始前提可以经由逻辑推导而得出一系列结论。我们来看看这个教科书式的辩论片段: 世界上的罪恶都出于道德缺陷以及智力贫乏(前提)。人类至今尚未找到任何方法来补救道德缺陷……然而智力水平是很容易提高的,每位称职的教育工作者都掌握着一些相关方法。因此,在发现可以传授美德的方式之前,人们不得不通过提高智力水平而非道德水平来寻求进步(结论)。 ——伯特兰·罗素(Bettrand Russell) 一场好的辩论,不仅要说出观点,还要展示一系列理由。糟糕的辩论只会让人们来回自说自话。 错误举例 鲍勃:“男人不会洗碗,我们天生没有这根筋。” 玛丽:“你胡说。” 鲍勃:“我没有胡说,男女就是不同。” 玛丽:“这是性别歧视。男女没什么不同。” 许多辩论都和这很像。鲍勃和玛丽所做的只是互相复述各自的结论,这样做无法使辩论取得任何进展。他们一直在说自己的想法,而没有说出各自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如果他们中任何一方能问“现在你为什么这么说”或者“你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吗”,这场辩论就有可能取得一些进展,成为一场有价值的辩论,双方或许也会开始理解对方的思考方式。 如果你想要准备一场令人信服的辩论,你需要从对手认定为真的事实(前提)开始着手,一步步得出结论,这个结论一定要由前提经逻辑推理得出。你要特别注意两件事: 1.确保事实(前提)为真。 2.确保结论由事实推导而出。 事实 我们要多聊一聊与“事实”有关的内容。 使用事实 事实无疑是许多讨论和辩论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开始辩论之前,挖掘相关信息是很重要的。当你想要谈论欧洲货币联盟的积极作用时,如果只是读了几篇相关的博客文章,那么在与经济学教授的辩论中你会处于劣势;如果你不知道同事以及其他公司同等职位员工的薪酬水平,你的加薪提议就很难被采纳。一场辩论若是没有事实做基础,就像用冷水去堆雪人一样行不通。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