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必读书目(第3版刀尔登作品集)(精)
分类
作者 刀尔登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中,作者对近50种古籍进行了深中肯綮的评点,其中既有《论语》《老子》《墨子》等先秦经典,又有《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通俗读物,还有茶经、酒诫、骗书等普通读者不大想到去读的书。作者观察犀利深刻,文笔精练晓畅,且不乏诙谐幽默,在评介古典著作的同时,对今人如何误解、盲信、歪曲、利用传统文化进行了有趣又严肃的思考。
作者简介
刀尔登,本命邱小刚,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已出版《玻璃屋顶》《中国好人》《不必读书目》《七日谈》《旧山河》等作品。
目录
题记
不读《山海经》
不读游记
不读《左传》
不读公羊
不读《老子》
不读《论语》
不读《孟子》
不读《墨子》
不读《庄子》
不读《孙子》
不读图书
不读《周易》
不读《太玄》
不读《命书》
不读《尧曰》
不读《论衡》
不读《贞观政要》
不读李白
不读李贺
不读王维
不读韩愈
不读四六
不读文薮
不读桐城
不读袁枚
不读文言
不读世说
不读《二十四诗品》
不读《古文观止》
不读西游
不读三国
不读水浒
不读红楼
不读《儒林外史》
不读《考工记》
不读《尔雅》
不读《内经》
不读茶经
不读马经
不读酒诫
不读酒经
不读骗书
不读樵歌
不读情书
不读《笑林》
不读《三字经》
不读目录
不读书目
不读方志
序言
“传统”一词的今义(旧
义是传承皇统),在汉语中
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是借
自日语的同形词,彼人用它
来翻译英语的tradition,我
们袭用之,但在汉语中,特
别是在百年来的激烈辩论中
,“传统”含义的范围,早已
超过tradition的原义,在其
最广义上,几乎等同于“历
史”或“旧有的”“古老的”,
有时或竞等同于“有碍进步
的”,有时则又等同于“有利
可图的”。
我们都见过“传统小吃”
这样的招牌,听着像是把大
词罩在微物之上,然而,此
处的用法,其实更符合
tradition的原义,既有主动
的传递,又有主动的获得之
义。艾略特曾替文学中的传
统辩护,说传统(tradition
)不是天然地降临于我们身
上的,而是一种需要学习,
且需要辛苦学习的东西,“
小吃”不也是这样吗?我们
见过某些“传统”的小吃或大
吃,招牌虽老,后人若以为
靠此招牌便足可愚弄天下人
,终将关门大吉。
艾略特谈传统的第一句
话便是:在英文写作中,人
们很少提及传统。这和我们
这里的情形又很不同。如果
在哪一天中,我们没有说到
或听到“传统”这个词,那一
定是个闰日中的闰日。一般
来说,“传统”一词在两种时
代出现得最密,一种是革命
的时代,一种是反革命的时
代。假如一个时代同时具有
这两种进程呢?那就不消说
了。
后人终将鄙视我们为原
始人。但有一方面,我打赌
他们会羡慕我们。我们可以
奢侈地搜罗、存放能找到的
一切古老书稿,不论是手写
本还是印刷品,甚至片纸以
为宝;后人呢,面对山积的
故纸(当然多数将是电子化
的,称为数据),怕只得硬
下心肠,一删了之。当然他
们会保留下一小部分,但鸣
呼,“传统”中的接受之义,
终将压过传递之义。
我曾有个熟人,因自己
的画不售,怒而发愿道,将
来有了钱,买尽天下名画,
一把火烧之。可谓替后人担
忧,大有远见卓识。烧画的
事罕见,烧书的事屡见。我
听今天的人或有浩叹的,说
当年烧了那么多书,多可惜
,不然现在多值钱啊。当今
的风气,是以“传统”为天然
的“附加值”,不要说三坟五
典,百宋千元,便是天球河
图,金人玉佛,以及祖传丸
散,秘制膏丹,反正都是宝
贝,谁要说个不字,怒目相
视如坏他的生意,轻则扣帽
,重则举报。不过我发现,
某些年间的“打倒旧传统”如
烧书者,与某些年间的“最
爱传统文化”如卖书者,其
实是一类人,或者说,都是
某种“传统”中人,彼时如彼
,此时如此,因地制宜,精
神上都是一样的且不变的。
导语
本书中,作者对诸多古籍进行了评介,包括其历史渊源与时代局限,并借古说今,对今人如何误解、盲信、歪曲、利用传统文化进行了犀利严肃的解读。内容丰富,识见敏锐,角度独特,值得反复品味。
除了观点深刻,刀尔登的文章还不乏诙谐幽默,加之与今人今事相结合,读来常常让人会心一笑。
刀尔登的文字精炼灵动,学者缪哲曾这样赞誉:“他(刀尔登)的名词有确义,动词能使转,小品词的淡妆,更弥增其颜色;至若句式,则如顽童甩的鞭子,波折而流转。”
精彩页
这本小书,收入的是这两年间发表在《瞭望东方周刊》的专栏文字。
“不必读”这样的题目,不能不承认,有一点危言耸听。起初拟题,心里的想法,是要以批评为主的,然而很快意识到,对古典著作或古典的观念,没有办法持单一的褒贬,那毕竟是我们一半的精神背景,我们在其间活动、判断、理解事物、想象未来,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出发点是改变不了的。对旧观念中的某一部分,我在这些年里,一有机会必加诋讦,但细细想来,真正不满的,是今人对这些观念的态度,而非那观念本身,因为那是古人在许多年前的思想,格于形势,他们还能怎么想呢?今人的不智,是不能记在前人账上的。
传统是个用得越来越混乱的词。有时不得不使用,我难免会想,传统到底是从过去传递下来的东西呢,还是我们从过去接受下来的东西呢?这是有点不一样的,后者强调我们对古老经验的处理,怀疑有没有“传统实体”这样一种存在。平时,我们听到两种声音,一种在说,我们失去了(一大部分)传统,另一种声音说,传统正在大放光芒;我们还听到两种声音,一种在讨伐旧的观念,一种要拯救往日的遗存。这些观点,可以都是对的,要在于新旧这类概念之上,另有一番判断。同我年龄差不多的人,在这些年里,都看到自己曾批评过的古老人伦,当权力摆脱它时,如何有可怕的面目,我们甚至有点怀念它的节制了。这和二十年前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不必读书目”本来想拣着常见的、最为阅读的古书发议论,但在今天,这样的书实在少,只好把注意力放在常见的观念上,而涉及了几种普通读者不大想到去读的书。写着写着,初衷似乎有点想不起来了,说来说去,自己也觉支离,况且年来国事纷攘,实难定心,虽还在一篇篇写下,已是勉强得很了。此番结集,文章中粗疏的地方,信口开河的地方,没有心思去一处处改正,只好请读者原谅了。
不读《山海经》
《山海经》是本什么书?地理、历史、方术、小说……都沾点边,又都不尽然。它典型的条目是这样的:
北海之内,有蛇山者,蛇水出焉,东入于海。有五采之鸟,飞蔽一乡,名曰翳鸟。
或:
又北四百里,日乾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动其阴有铁而无水。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鸣自詨。
《山海经》全书,便是这样一条条地组成,记些绝域之国、殊类之人、千奇百怪的事情。它涉及的地理范围,近的在如今的中原一带,远的或至边陲,而更有一大部分,已难以考订。大致的体例,是说某处有某山或某水,出某物,夹杂些神话或占卜的内容。
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是汉代刘歆整理成书的。实际的成篇,当是在一个漫长的时期,各时代的抄录者,都添入自己的见闻和见解,所以它里边有周人的知识,也有战国甚至秦汉人才有的观念。这本书能流传到汉代,便近乎奇迹,因为它背后的某种传统,早已踪迹难寻。
《山海经》要配着图才好看。有印刷术之前,图画不像文字那样容易传抄,所以各时代的山海图,通常只是时人画的。古人以为它恢怪难言,也不怎么严肃地看待它,现代学术拿它当宝贝,因为它里边有非常古老的东西。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