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要率先实现突破。 本书阐述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理论,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实践中的行政制度体系构建、行政执法质效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政府职能转变、法治信仰树立等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且提出具体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助益。 全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逻辑清晰、通俗实用,适合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理论工作者等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李坤轩,男,山东菏泽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中共山东省委法律专家库专家、山东省政府法律专家库专家、山东省政府研究室特邀研究员,山东省法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学、地方法治建设基层治理等。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出版著作3部,在《人民论坛》《领导科学》《行政管理改革》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撰写的多篇咨政报告得到省委书记、分管副省长等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法治与法治政府 第一节 法治 一、法治的内涵 二、法治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法治政府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及特征 二、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践发展 第二章 以良法促善治:努力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第一节 行政立法的基本理论 一、行政立法的内涵及特征 二、行政立法权的产生与发展 三、行政立法的权限 四、行政立法的程序 第二节 提高行政立法的质量和效率 一、遵循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 二、完善行政立法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行政立法的能力建设 四、加快重要领域的立法进程 第三节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监督管理 一、依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 二、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提升行政执法的质效 第一节 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行政原则 二、合理行政原则 三、正当程序原则 四、信赖保护原则 第二节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一、综合行政执法概述 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实践检视 三、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现实路径 第四章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第一节 社会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社会矛盾纠纷主体多元化 二、社会矛盾纠纷类型多样化 三、利益诉求方式逐步网络化 四、群体性事件呈现为高频化 五、信访问题高位运行常态化 第二节 依法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 二、依法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第三节 推动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一、创新化解信访问题理念思路 二、压实化解信访问题主体责任 三、健全信访联动预警处置机制 四、抓好信访基层基础保障工作 第五章 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推动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第一节 依法规范行政决策 一、行政决策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规范行政决策的对策建议 第二节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一、政府信息的界定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形式 三、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改革 第一节 简政放权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简政放权改革的相关概念 二、简政放权改革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简政放权改革的发展历程 一、简政放权改革的提出背景 二、简政放权改革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简政放权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突出问题导向,推进简政放权协同化 二、依托科技力量,推进市场监管科学化 三、打造数字政府,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第四节 简政放权改革的绩效评价 一、简政放权改革与督查考核 二、简政放权改革与第三方评估 三、简政放权改革与营商环境评价 第七章 牢固树立法治信仰:筑牢法治政府建设的法治理念根基 第一节 提升国家公务员的法治素养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 二、培育国家公务员的法治意识 第二节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一、牢固树立法治思维 二、着力提高法治水平 第三节 营造全民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 一、注重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二、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 三、切实抓好社会公德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