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靡整个欧洲的伟大作品。这本“宫廷行为指南”在出版后的三个世纪里,在意大利出现了62个版本;仅在16世纪,就以6种语言在2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版。
本书是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对《廷臣》接受史的研究,是一部书籍史、文化史力作。作者讨论了《廷臣》一书被写作、出版、阅读、传播、评价甚至模仿的历史,揭示了《廷臣》所倡导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对欧洲文学、艺术、风俗产生的重要影响。本书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书籍史、文艺复兴的传播史以及欧洲文化整合的理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廷臣的命运(一部文艺复兴时期经典著作的欧洲之旅)/社会文化史译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英)彼得·伯克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廷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靡整个欧洲的伟大作品。这本“宫廷行为指南”在出版后的三个世纪里,在意大利出现了62个版本;仅在16世纪,就以6种语言在2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版。 本书是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对《廷臣》接受史的研究,是一部书籍史、文化史力作。作者讨论了《廷臣》一书被写作、出版、阅读、传播、评价甚至模仿的历史,揭示了《廷臣》所倡导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对欧洲文学、艺术、风俗产生的重要影响。本书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书籍史、文艺复兴的传播史以及欧洲文化整合的理解。 作者简介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曾执教萨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尔学院研究员。伯克的研究专长为西方史学思想和欧洲文化史,致力于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沟通,探索文化史写作的新领地,是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著作宏富,包括《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法国史学革命》、《历史写作的新视野》、《20世纪的历史与历史学家》、《什么是文化史》、《文化史的风景》、《图像证史》、《意大利文艺复兴》等数十种,并被译成多重语言出版。 目录 插图目录 前言与致谢 第一章 传统与接受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廷臣》 第三章 《廷臣》在意大利 第四章 《廷臣》的译本 第五章 被模仿的《廷臣》 第六章 被批评的《廷臣》 第七章 复兴的《廷臣》 第八章 欧洲文化中的《廷臣》 附录一 1528-1850年间的《廷臣》版本 附录二 1700年前《廷臣》的读者名单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序言 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第 一次读到它以来,卡斯蒂寥 内的《廷臣》(Cortegiano 或Courtier)即成为我最钟 爱的著作之一。那时,我还 是一名主修意大利文艺复兴 课程的牛津大学的学生。我 阅读它,是怀着一种对历史 传统的崇拜之情,将其作为 代表文艺复兴运动的经典文 本来阅读的。这本对话之所 以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被 一再重印和不断翻译成其他 文字,其作为文艺复兴运动 代表文本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无疑是一个主要因素。在意 大利(自19世纪80年代开 始)和英语世界(自1900 年开始),它曾先后在人人 丛书(Everyman'sLibrary) 、双日出版社铁锚丛书 (Doubleday Anchor Book )和企鹅经典丛书 (Penguin Classic)中出现 。 在文艺复兴期间,人们 阅读该书的缘由则与其后有 很大不同。人们将之视为当 时行为活动的指南,而非过 去时代的价值观念的指南。 如果现代的读者试图就该书 中有关优雅行为或“全人”( “universal man”)的部分进 行注解的话,那么,16世纪 的读者则经常对其中有关笑 话或教人如何骑马的部分给 予关注。这两种阅读之间的 差异越来越显示出其诱人的 魅力。在这里,我试图去理 解,而不是消除上述对历史 传统的崇拜式阅读与实用主 义式阅读二者间的差异。但 《廷臣》长期以来被以众多 方式解读阐释的事实给我这 一努力带来了诸多困难。一 直以来,它被那些头脑简单 者批评为过于玩世不恭,而 又被那些愤世嫉俗者批评为 过于幼稚;被看作既理想主 义又实用主义,既严肃又轻 率。尽管近来人们对该文本 本身给予了非常认真的研究 ——事实上,它几乎为众多 的评论所淹没,但迄今为止 ,它的读者却一直未能得到 充分关注。因此,在本书中 ,他们将占据显著位置。 尽管本书的预设读者是 那些早已知道与喜欢《廷臣 》,并欲对其写作背景做进 一步了解者,但我仍希望那 些对其来说卡斯蒂寥内只不 过是一个人名的读者能够喜 欢上《廷臣》。因此,我将 会尽我所能,以使他们能够 理解它。由于该书有众多的 版本,所以在引文方面,我 只注明是引自哪一卷与哪一 章(按1884年版本标注的 章节。该版本现已成为权威 版本)而不具体到哪一页。 那些引自古希腊和拉丁经典 的内容也以同样方式作注。 除非另作说明,引文的英文 译文皆为我自译。除巴尔达 萨尔伯爵的名字(在这一时 期,它有诸多独特而有趣的 变体)外,引文部分的拼写 均采用了现代英语。此外, 本书中还收录了多幅卡斯蒂 寥内的肖像画。收录它们并 不仅是出于装饰的目的,而 是被作为一种视觉文字(a visual parallel)使用的。 本书试图探究散布于全 球相当大范围的读者对一单 本著作所做出的反应。因此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自然 得到了众多的帮助。对这些 帮助,如果不在此表示感谢 的话,那将是非常不礼貌的 。德里克·布鲁尔(Derek Brewer)以他中世纪文学 专家的尖锐眼光详审了第二 章;弗吉尼亚,考克斯 (Virginia Cox)对有关意 大利的章节给出了建设性的 批评意见。在建议、参考书 目、选刊、专著和其他帮助 方面,我要感谢吉姆·阿莫 朗(Jim Amelang)、凯瑟 琳·贝茨(Catherine Bates )、唐娜·博安南(Donna Bohanan)、玛利亚·露西 娅·帕拉莉斯-伯克(Maria L úcia Pallares-Burke)、理 查德·布什曼(Richard Bushman)、丹尼尔·费奥 伦蒂诺(Daniele Fiorentino )、特奥多罗·汉普 (Teodoro Hampe)、弗 理达·黑杰库普(Frieda Heijkoop)、曼弗里德·黑 兹(Manfred Hinz)、哈罗 德·伊里苏(Harald Ilspe) 、马克·雅克布斯(Marc Jacobs)、库特·约翰尼森 (Kurt Johannesson)、本 特·朱尔-詹森(Bent Juel- Jensen)、盖博·卡拉尼克 兹(Gabor Klaniczay)、已 去世的蒂博·卡拉尼克兹 (Tibor Klaniczay)、迪尔 文·诺克斯(Dilwyn Knox) 、托马斯·科隆(Thomas Krogh)、吉理·科洛佩赛克 (Jirí Kropácek)、J.M.拉 斯佩雷斯(J.M.Laspéras) 、伊丽莎白·利德海姆-格林 (Elizabeth Leedham- Green)、安东尼·马克扎克 (Antoni Maczak)、布里 安·马克昆尼斯(Brian McGuinness)、卡梅拉·诺 赛拉(Carmela Nocera)、 史蒂芬·奥戈尔(Stephen Orgel)、赫曼·鲁登堡 (Herman Roodenburg) 、艾琳纳·桑蒂亚戈(Elena Santiago)、戴维·R.史密 斯(David R.Smith)、约 翰·史蒂文斯(John Stevens)、哲尔菲·E.瑟尼 (Gyorgy E.Sz?nyi)、多拉 ·桑顿(Dora Thornton)、 达立波·韦塞理(Dalibor Vesely)、约翰·伍德豪斯 (John Woodhouse)和剑 桥大学五个学院——伊曼纽 尔学院、耶稣学院、国王学 院、圣·凯瑟琳学院和三一 学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我 衷心地感谢他们。 我还要感谢洛杉矶盖蒂 中心(Getty Center at Los Angeles)向我提供的在那 里写作本书的机会,尽管我 未能接受这个机会。我也非 常高兴能够同曾鼓励我进入 文艺复兴研究领域的约翰· 黑尔(JohnHale)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