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毕加索的抽象画为何被公认是伟大的艺术? 达尔文为何在进行利弊分析,得出婚姻“严重浪费时间”的结论后仍然决定结婚? 巴菲特和索罗斯、丘吉尔和罗斯福、普朗克和凯恩斯……刺猬型人和狐狸型人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历史? 著名的数学谜题费马大定理中蕴藏着何种哲思?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凯在本书中对商业、管理、政治、经济、科学、艺术、体育、生活等众多领域中的各类现象进行分析,证明了一个既矛盾又深刻的真相:解决复杂问题、实现复杂目标,最好的方式是间接。 有时人们苦苦追求自己的目标,反而求而不得,调转方向后,却很快到达了目的地。这听起来好像很矛盾,但事实的确如此——通往幸福、财富和成功的道路并非一条直线。与理性、直接的方法相比,间接、迂回的策略能够更有效地帮助我们避开陷阱,解决问题。约翰·凯提供了一套在复杂世界中辨明方向、高效实现目标的方法,帮助大家善用间接思考的艺术,利用现有条件走向成功。 这本书从方方面面为我们阐述了间接思考的艺术:航海、登山、森林管理、生育子女、追求幸福、增长利润、获得财富…… 你可以通过大量案例与故事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以惊人的方式运转的:索罗斯的投资决策与他的背痛、贝克汉姆与微分方程、经济学家与熊…… 这本书充满阅读趣味,振奋人心又发人深思。 作者简介 约翰·凯(John Kay),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客座教授、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教师,被《经济学人》杂志称为“英国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担任了数家上市公司的主管,也是一位专栏作家,定期为《金融时报》撰稿。他还在英国政府部门任职,负责产权市场的审核工作,并在2012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专著颇丰,包括《市场的真相》《金融投资指南》等。 目录 本书图表导览 前言 第1章 间接的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最佳方式 第一部分 迂回的世界 第2章 幸福的悖论:为什么最幸福的人并未竭力追求幸福 第3章 利润的悖论:为什么业绩最好的公司并非最以利润为导向的公司 第4章 交易的艺术:为什么最富有的人不是物质至上的人 第5章 高层目标、中间目标和具体行动:手段如何帮助我们发现目的 第6章 间接思考无处不在 第二部分 为什么很多问题通常无法直接解决? 第7章 渐进调试:为什么间接的方法会通向成功? 第8章 多元主义:为什么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 第9章 相互作用:事情的结果取决于我们为什么做它 第10章 复杂性:这个世界不存在所谓的直接 第11章 不完整性:我们对问题的本质知之甚少 第12章 抽象性:模型是对现实不完美的描述 第三部分 迂回的应对之道 第13章 历史是摇曳之灯:为什么人们经常根据结果评判过程? 第14章 斯托克代尔悖论:为什么选择总是比想象的少? 第15章 刺猬和狐狸:好的决策者会承认自己所知有限 第16章 盲眼钟表匠:进化比你更聪明 第17章 贝克汉姆的射门:意会胜于言传 第18章 无法设计的制度:为什么无法达到全知却可以实现复杂的成果? 第19章 “那好,我就自相矛盾吧”:为什么因时制宜比前后一致更重要? 第20章 墙头草式的决策依据:虚假的理性带来理性的缺失 结论 第21章 间接思考的艺术 致谢 参考文献 注释 序言 有十多年的时间,我经 营着自己创办的经济咨询公 司,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 向大型企业客户销售模型。 突然有一天,我不禁问自己 :如果这些模型有用,为什 么我们不建立相似的模型来 改善自己的决策呢?这时候 我才意识到,客户其实也没 有利用模型来进行决策,只 是要用这些模型对内对外证 实已有决策的合理性。 这种做法我现在称为“富 兰克林开局法”,这个说法 取自博学多才的本杰明·富 兰克林。他说过:“要成为 理性的人是再方便不过的事 情,因为只要是想做的事情 ,都能找到理由。”1富兰克 林关于事后之见理性化的观 点很重要,不仅因为他的智 慧广为人知,还因为第10章 会谈论到的,他被视作“科 学决策”的奠基人。 当然,我们私下认为客 户很愚蠢,所以才没有用我 们的模型。但是我们自己也 没有用,却没有觉得自己愚 蠢。有几次电子表格分析确 实帮我们解决了一些和企业 融资相关的问题,但仅此而 已。和很多经济学家一样, 那时候我们认为如果模型无 法描述世界,那么问题在于 世界而非模型。不过,也不 只是经济学家会有这种错误 的想法。政治家、投资者、 银行家、企业家总是认为, 虽然他们没有用理性决策的 标准模式来解决问题,但他 们坚持认为应该这么做。因 此,对他人、对自己,他们 都要伪装出一个合理的决策 过程。 我最终逃离了自己质疑 的行业,至今已有多年。在 此期间,我亲眼见证了富兰 克林开局法在政治和商业领 域、在伊拉克和华尔街被误 用而带来的灾难。那些想要 为一切事情找理由的人,找 到了理由,也犯下了错误。 这些政策和预测上的失 败得到了关注,也让很多经 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开始研 究,那些没有选择经济学家 眼中的理性模型的人实际上 在做什么。畅销书《怪诞行 为学》(Predictably Irrational)就是一例。这本 书的书名犯了我和我的同事 当年在私底下贬低客户时所 犯的同样的错误。如果人们 的非理性可以预测,也许他 们就不是非理性的:问题可 能不在于这个世界,而在于 我们对理性的理解。也许我 们要换一种视角思考如何决 策,如何解决问题,也许我 们需要认识到迂回的普遍性 和必然性。 迂回(obliquity)的说法 最早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苏 格兰药理学家詹姆斯·布莱 克爵士提出。本书第3章会 讨论他对ICI(英国帝国化 学工业集团)的贡献。为了 核实那段历史,我采访了布 莱克爵士,问他为何离开 ICI,入职了另一家英国制 药公司史克必成(后来与葛 兰素威康合并成为葛兰素史 克)。在史克必成,他有了 另一项重大制药发现——善 胃得,它不仅为公司带来了 新的市场,后来还成为世界 上最畅销的处方药之一。 布莱克也许创造了英国 二战后商业领域最大的股东 价值,但是,他的动机来自 化学研究而不是企业利润。 他告诉我,离开ICI是因为 他的兴趣在于推动研究,而 不是营销新药。“我和(ICI 的)同事说过,如果追求利 润,有更多比药物研究简单 的途径。我错得有多离谱! ”他接着说,“我把这个称作 迂回原则,目标通常是在无 意中达成的。” 本书英文版出版的两天 前,布莱克先生与世长辞。 我想把这本书献给这位聪慧 而谦逊的英国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