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在现代中国的译介,重点阐释“国剧运动”与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之间的关系、余上沅对格雷戈里夫人等的戏剧译介、茅盾对叶芝和格雷戈里夫人戏剧的译介、郭沫若对辛格戏剧的译介以及格雷戈里夫人名剧《月亮升起》在现代中国的多次复译,以总体叙论为经,以个案分析为纬,试图呈现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在现代中国译介的基本图谱。以译介分析为基础,力图描摹译介活动对译者的影响轮廓,并进而综括这一译介对早期中国现代戏剧的总体影响。以文本细读为基石,以个人经历和历史语境为辅翼。勾勒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在现代中国译介的宏观和局部图景,厘清译介对早期中国现代戏剧发生、发展的影响线索。 作者简介 欧光安,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外文化研究专家王立新教授,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英美文明研究与翻译工作。2003年至今,获得中兵团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2010年来编写《英语短篇小说选读》《比较文学经典案例教程》等著作。自2003年以来一直为本科生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编写《英语名诗赏析》作为内部教材供学生学习参考。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译介文献综述 第二节 章节内容概述 第一章 “国剧运动”与余上沅对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的译介 第一节 “国剧运动”——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运动的直接影响 第二节 余上沅对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的译介 第二章 “样貌与神韵”:茅盾对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的译介 引论 第一节 茅盾对格雷戈里夫人戏剧的翻译 第二节 茅盾对叶芝及其作品的译介 第三节 茅盾对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的介绍——以《近代文学的反流——爱尔兰的新文学》为中心 第四节 茅盾译介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的原因及影响 第五节 叶芝戏剧在现代中国译介的其他情况 余论 第三章 “翻案”与“风韵说”:郭沫若对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的译介 引论 第一节 郭沫若与英爱文学 第二节 郭沫若对辛格戏剧的译介 第三节 译介对郭沫若戏剧创作的影响 余论 第四章 “翻译而非翻案”:田汉对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的译介 引论 第一节 田汉对近代爱尔兰戏剧的评介——以《爱尔兰近代剧概论》为中心 第二节 田汉对辛格戏剧的译介——以《骑马下海的人们》为中心 第三节 译介对田汉文艺思想及戏剧创作的影响 余论 第五章 格雷戈里夫人戏剧在现代中国的多次复译及其他 第一节 黄药眠对格雷戈里夫人戏剧的译介——以《月之初升》为中心 第二节 格雷戈里夫人戏剧《月亮升起》的多次复译——罗家伦译本 第三节 格雷戈里夫人戏剧《月亮升起》的多次复译——王学浩译本 第四节 格雷戈里夫人戏剧《月亮升起》的多次复译——李健吾译本 第五节 《月亮升起》的其他翻译、改译、改编情况 第六节 《月亮升起》现代中国诸多译介的原因与影响 第七节 奥凯西戏剧在现代中国的译介概况 第六章 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对早期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与中国现代“小剧场运动” 第二节 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与中国现代“新浪漫主义戏剧” 第三节 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与中国现代独幕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