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饱含深情的亲子教育书,该书真实记录了作者陪伴孩子成长的点滴片段,处处凝聚了一位父亲的真情实感。
这是一本潜心原创的家庭教育力作,该书以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视角,结合多年亲子生活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并根据数千名父母的家庭教育提问,历经数年创作而成!书中众多鲜活的家庭教育案例和切实的家庭教育方法,值得借鉴与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父母的成长(一个爸爸的亲子感悟) |
分类 | |
作者 | 张尚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饱含深情的亲子教育书,该书真实记录了作者陪伴孩子成长的点滴片段,处处凝聚了一位父亲的真情实感。 这是一本潜心原创的家庭教育力作,该书以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视角,结合多年亲子生活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并根据数千名父母的家庭教育提问,历经数年创作而成!书中众多鲜活的家庭教育案例和切实的家庭教育方法,值得借鉴与参考。 作者简介 张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管理与领导力培训师,东华大学MBA发展导师,多年世界五百强工作经验。作为企业培训师,近十年来为众多知名企业与高校提供上千场企业管理与领导力课程。授课之余,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致力于亲子领域的研究与分享,积极为学校和相关机构提供亲子讲座和心理咨询,多年来,为众多有亲子关系困扰的学员提供家庭教育辅导。 目录 第1章 觉察——如何看待孩子的成长 01 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 02 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 03 归属感与母婴共同体 04 如果孩子问你,我从哪儿来 05 孩子满嘴“屎尿屁”怎么办 06 像对待成人一样去尊重你的孩子 07 保护孩子的“自私”和独立 08 偏离方向的两种“爱” 09 从接孩子放学想到的 10 正确看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第2章 情绪——稳定的状态是亲子关系的核心 01 看懂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 02 学会处理孩子的情绪 03 情绪本身不是问题 04 培养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 05 学会表达情绪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06 情商的培养比智商更重要 07 当我们谈论养孩子时我们谈些什么 08 别让期待成为孩子前进的包袱 09 不吼不叫完成作业的秘密 10 有一种爱叫你以为那是爱 第3章 沟通——爸爸妈妈会好好和你说话 01 有时,语言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刃 02 亲子沟通的几个策略 03 不当表扬的表现和后果 04 学会肯定,但慎用表扬 05 你喜欢跟孩子讲道理吗 06 说教让人失望,体验带来效果 07 不要在评价中给孩子贴标签 08 批评有必要,但你是否理解何为批评 09 观点一致性与行为一致性 10 让孩子太听话也许是个错 第4章 陪伴——我知道你离不开我们 01 再成功的事业,也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02 陪伴重要,但陪伴的质量更重要 03 教导孩子的态度与方法 04 隔代教育的冲突与化解 05 “熊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个“熊家长” 06 父母要为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07 延迟满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08 父母千万不要代替孩子成长 09 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10 面对青春期孩子,家长如何修炼 第5章 成长——父母成长是亲子关系改善的前提 01 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02 父爱和母爱的不同养分 03 夫妻关系问题对孩子的影响 04 其实是孩子在照顾你的情绪 05 要让自己配得上孩子的优秀 06 别让孩子活在自卑的阴影里 07 没有完美的父母,何求完美的孩子 08 面对孩子,你关注什么就得到什么 09 爱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10 父母的成长是亲子关系改善的前提 第6章 问题——那是爸爸妈妈为你做得还不够 01 经常制造麻烦的孩子更需要关爱 02 多动,手脚不停的孩子 03 喜欢攻击别人的孩子 04 孩子尿床背后的秘密 05 有“拖延症”的孩子 06 爱“撒谎”的孩子 07 经常“生病”的孩子 08 对特定物体有恐惧的孩子 09 有厌学情绪的孩子 10 孩子可能会用“症状获益”来保护自己 后记 序言 与张尚老师结缘,是邀 请他为企业讲授员工幸福 能力及管理者幸福领导力 系列课程,其中智慧父母 、亲子关系等主题深受企 业员工喜爱,以至张老师 常常为企业点名邀请,他 的课程也成为企业广泛引 用的“幸福课”。 今天,欣喜地看到张尚 老师倾心撰写的《父母的 成长》书稿,以觉察—— 读懂孩子为开篇,以情绪 、沟通、陪伴、关系—— 四大主题为核心,以典型“ 痛点”的应对方法为结尾, 把父母成长的课题贯穿始 终,用生动可感的语言, 发人深省的笔触,将心理 学专业嵌入到父母成长的 典型场景,是一本面向生 活世界的、有趣有料的父 母成长智慧读本。 当张老师邀请我为本书 撰写推荐序时,是略有犹 豫的——毕竟儿童教育领 域不是我的专业,也没有 相关领域的培训和咨询经 历。愿意接受邀请的理由 是,作为父亲的我深知做 父母是一份需要持续学习 的职业,更为重要的是, 随着企业越来越关注员工 的生活幸福指数,在实践 中,家庭照护和亲子教育 已经成为提升生活品质及 建设幸福型企业的重要主 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而“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 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 重要画面。儿童养育照护 成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 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主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 要》将儿童健康发展作为 一项重要内容并上升为国 家战略。 从提升员工生活品质的 角度,家庭生活质量成为 重要内容,创建家庭友好 型工作环境被积极倡导, 智慧父母、亲子教育、子 女助学、家庭日活动等成 为企业组织大力提倡并着 力推进的品牌服务项目。 根据工作一家庭增益理论 ,员工工作中获得的收入 报酬、工作技能和职业情 感会对家庭活动产生积极 影响,而在家庭中获得的 积极情绪、情感支持和良 好关系可以帮助员工增强 工作动力,而且这种增益 除了家庭和企业,还可以 扩展到社会层面。 家庭生活质量会直接影 响到员工的工作质量与职 业活力,亲子关系是生活 品质重要的构成,父母的 成长无疑是重要的关切。 作为企业组织,期待培育 幸福且敬业的员工,而帮 助员工成为智慧父母,就 是一项需要纳入日程的关 爱主题,愿张尚老师的《 父母的成长》,能成为更 多的企业组织提升员工生 活品质的“幸福好物”。 郭金山博士 上海经和幸福企业研究 院首席顾问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 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23年2月23日 导语 本书从一个父亲的视角,以第一人称的原创写法,通俗易懂且深度系统地讲述了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点,内容引人入胜,方法简单实用。本书从“觉察:如何看待孩子的成长”“情绪:稳定的状态是亲子关系的核心”“沟通:爸爸妈妈会好好和你说话”“陪伴:我知道你离不开我们”“成长:父母成长是亲子关系改善的前提”“问题:那是爸爸妈妈为你做得还不够”等六部分,全面阐述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自我成长的不同场景和不同视角,并提供了相应的心理学理论与具体解决方案,可谓是一本精简版的家庭教育小百科全书。 后记 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 我在2018年写下来的,那 一年儿子上幼儿园大班。 由于中间电脑出了一次问 题,丢失了一部分文件, 同时也因为经常出差讲课 ,时间紧张,就没有继续 写下去。 2022年上半年,上海新 冠疫情较为严重,我们居 家封控两个月。封控期间 ,我白天出去做社区志愿 者,晚上就抽空把这部分 内容补充出来,顺便也完 善了一些素材,结集成册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在此非常感谢我的太太 ,因为她的鼓励和支持, 让我得以有充分的时间和 动力完成这本书。同时在 书稿完成之后,她帮我逐 字审稿,提出了很多宝贵 的观点和意见。 感谢我的儿子,因为他 ,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丰 富多彩;因为他,让我对 亲子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因为他,给这本书提 供了很多鲜活的案例和素 材也因为有了他,我才可 能有写这本书的想法。 也要感谢我的一位好朋 友、好兄长,同时也是我 的老师——邵一鸣先生, 他开启了我学习心理学的 大门,从认识到现在,这 十多年,我们一直是亦师 亦友的关系,他在潜移默 化中带给我很多影响。 还要感谢上海经和幸福 企业研究院首席顾问、中 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心理专 家郭金山博士为本书撰写 序言。感谢北京华韵大成 创始人陈龙海先生以及民 主与建设出版社编辑老师 们所给予的大力支持!此 外,也要感谢我的朋友张 一丹老师,她是一位兴趣 广泛的企业培训师,讲课 之余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 趣,本书的插图就是一丹 老师友情提供的。 在此,也一并感谢我亲 爱的家人、朋友、老师、 学员……谢谢你们一直以来 的支持和陪伴,感念至深 。 我的助理曾经跟我建议 ,作为一名研究企业管理 和领导力提升的企业培训 师,出版亲子书籍会不会 影响我的专业定位?我跟 她说“我是一名企业培训师 ,但我也是一位父亲。我 非常重视我喜爱的培训事 业,同时我认为,承担好 父亲的角色也至关重要。 而且我在讲课过程中,发 现有亲子方面困惑的职场 精英和企业管理者也并不 在少数,以书为媒,也算 是我们的另一种交流方式 吧。” 亲子是永远的话题,也 需要父母持续修炼。 不久前,一位朋友问我 ,我到现在才意识到陪伴 孩子的重要性,是不是太 晚了?我想说,真正的晚 ,是从来都没有开始过。 现在有觉察,现在去学习 ,现在去行动。没有晚与 不晚,只有做与不做。 真诚地期待看完这本书 的你,能给孩子带来一些 新的影响和变化。 在做父母的这条路上, 我们共勉! 书评(媒体评论)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 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 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 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 进修自己。 ——前苏联知名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 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 不明儿童的心理而要施以 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 效可言的。 ——中国知名儿童教育 家 陈鹤琴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 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 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 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 法。 ——美国知名家庭教育 作家 珍妮·艾里姆 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 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 和支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 的求知欲。 ——日本知名儿童早期 教育家 木村久一 精彩页 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模式中会有很多值得成人学习的地方。 孩子会主动交朋友,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一起牵着手跑来跑去,就是为了单纯的交流和快乐,而这个能力,很多历经沧桑、在世俗中摸爬滚打的成年人已经丧失殆尽。 孩子不会掩饰情绪,前一秒泪珠还挂在眼睑下,后一秒就可以毫不掩饰地破涕为笑,多么真实的喜怒哀乐。而我们“行走江湖”已久,早在面庞上罩了一层又一层的面具。 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看到一个新鲜的东西会不停地追问和探究,直到自己完全满意,我们却对很多新生事物失去了好奇,对未知的探索能力已经逐渐丧失。 我们一直追逐,不停赶路,却忽略了很多更本质的东西,健康、友谊、自我、真实……这些宝贵的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其实孩子已经在不经意问给了我们很多提醒,只是我们选择视而不见。 冯唐曾经提出“油腻中年男人”的说法,一度引发了很多人的反思和讨论,蝴多三四十岁的男人尴尬地看着保温杯里的枸杞感慨不已。很多人进入中年之后,慢慢开始对新鲜的东西失去了兴趣。不少男性朋友里,更愿意在无意义的饭局中、酒吧里、牌桌上去消耗自己的时间,或是躲在房间。里打游戏,躺在床上刷手机。一边摸摸自己日渐凸起的大肚腩,一边慨叹逝去的青春,把“油腻中年男”演绎得活灵活现。 要知道,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保持年轻的状态,最重要的就是他还愿意主动去尝试和体验,对不断涌现的新鲜的东西充满好奇和兴趣,还可以冲着一个方向努力奔跑。而这种状态,表现得最真实、最酣畅淋漓的不就是孩子吗?有一次,我们带着儿子去公园玩,刚巧碰到了他的一个同学,那个孩子的爸爸带着两个孩子放风筝,我看着那位爸爸牵着风筝跑来跑去,两个孩子跟在屁股后面嗷嗷地叫着跑着,开心得不得了,没多久那个风筝“啪”地一头栽到地上,他们笑哈哈捡起来继续跑。那个爸爸虽然脸上有沧桑,头发不浓密”年龄也四十上下了,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年轻、很阳光,一点儿都不感到“油腻”。在我看来,一个中年男人要想不“油腻”,也许只要能在闲暇时用心陪伴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了。陪他(她)在地板上爬,在草地上跑,在游乐场上蹿下跳;陪他(她)看蚂蚁搬家,看春蚕吐丝,看朝阳升起;陪他(她)徜徉在书海里,奔跑在球场上,陪他(她)思考一个又一个为什么……让自己阅尽干帆,依然带着一颗孩童的心,不也是一种生命的蜕变吗? 冯尘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是的,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单是为了孩子,更会让我们的生命获得一次升华。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