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苏轼是古代传统士大夫的杰出代表,也是历代读书人心中的楷模。苏轼不仅在诗文词画等方面成绩斐然,在书法上也享有盛誉。对于苏轼的书学思想,本书主要从九个方面进行阐释。本专著填补了苏轼书法理论阐释方面的一些空白,尤其是在苏轼书法理论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精神的理解上有独到之处,也为苏轼的当代解读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作者以一种人文关怀走进苏轼书法世界,从而增加了著作的诗意性和思辩性,终使本书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集成之作。 作者简介 蔡先金,历史学博士,古典文献学博士后。山东省社科研究基地简帛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山东省 “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带头人,山东省“古代文学”精品课程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或论点转载1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余部;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基金等课题10余项;专著《简帛文学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先后获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等奖项。 目录 序 自序 弁言 第一章 意:基本范畴 第二章 书写:文人体验 第三章 东方命题:技道两进 第四章 分野:“君子一小人”评骘系 第五章 大通:无意于佳 第六章 活参:一抹人文色彩 第七章 不隔:冲淡 第八章 略视:批评散片 第九章 新古典的丰碑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苏轼书法作品当下收藏一览表 书法的当代意义、学科属性及其教育的思考——《艺术品》访谈录 书家书法风格平议 书法文化散步 书法·线条·思 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于剑波书法》读后感 闲言书房联 体悟与感言——赵海丽《北朝墓志文献研究》序 漫话楹联 书法赏析片段 后记 序言 先金学棣是我首届书法 文献与书法史硕士研究生 ,入学至今已三十年矣。 顷告知拟将硕士学位论文 付梓刊行,请序,不禁感 慨良久,因赘数言于专。 先金学棣的论文题目是 《超以象外:苏轼书法理 论阐释》,体制宏大,几 与博士论文相埒。先金是 聪明人,读书多,知识面 宽,可资取者夥,故尔看 问题的角度与掘深,以及 尚论及条贯,皆有其独到 之处,而时或假西学为他 山之石,亦常有会心。限 于专业设置特色,论文须 以古典文献的研究为主, 尽量避免驰骋想象,侈言 义理,或以西学理论先行 ,以文献附用。如是,则 论文从提纲到成稿,皆有 删改,遂成今貌。其得益 处在于文献研究,为日后 的读博、进站做博士后, 大有助力;其损减者,未 能尽如初衷,一展西学积 功。至于得失,尚不曾与 之交流。 苏东坡乃千古奇才、一 代鸿儒。后人评其事事皆 第一流,毫发无遗恨,书 法不过其技末。虽然,若 无其人品学养、天资性情 的陶冶镕裁,岂能卓然大 家而彪炳青史。所以,书 法一技,非其人无以独得 ,非其学无以入道,非其 言无以明理,非其性无以 致真。其中观念祖述《诗 经·大序》,体验出于诗文 创作,是以论文、论书, 出乎一辙,新意妙理,契 合无间,山谷评其书“学问 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 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 终莫能及”,是矣。发,是 有诸中而形于外,笔迹流 美者,斯人也。由此观之 ,先金论文,早有涉猎, 今日再读,纵不能尽抉其 微,而大体已备,梓之以 资青年时代之学问记忆, 不亦宜乎? 先金就读之时,已是中 层干部,后至大学校长。 其工作十分忙碌,忙里偷 闲,以学术为事业,若能 专一问学,自当有更多之 成果面世。 是为序。 癸卯惊蛰于丰草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