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我对别处充满憧憬。”卡尔维诺在罗马、都灵、巴黎与圣雷莫之间游历,留下轻盈奇妙的幻想和温暖明亮的记忆。《生活在树上:卡尔维诺传》是一份知识分子的传记,两位昔日挚友在日记、信件、私人回忆、同时代文章中追忆卡尔维诺的写作与人生轨迹,纪念那段不可磨灭的岁月。如今,卡尔维诺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作品依旧是认识我们所处的日益复杂的现实的精妙工具。 依据蒙达多利出版社2022年百年诞辰纪念版本译介。书中部分图片来自家庭珍藏,由埃丝特?卡尔维诺首度公开,其余大部分来自卡尔维诺档案馆,现存于罗马国立中央图书馆。 目录 前言 古巴与圣雷莫 都灵 阅读城市 作家的工作 茂丘西奥 参考书目 照片出处 导语 《生活在树上:卡尔维诺传》是一份知识分子的传记,一本作家作品框架指南,追忆卡尔维诺的写作与人生轨迹,纪念不可磨灭的岁月记忆:卡尔维诺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作品依旧是我们认识我们所处的日益复杂的现实的精妙工具。 依据蒙达多利出版社2022年樶新百年诞辰纪念版本译介,书中大部分影像资料来自卡尔维诺档案馆,现存于罗马国立中央图书馆。 《生活在树上:卡尔维诺传》收录编选者卢卡·巴拉内利、埃内斯托·费里罗的前言导读,后附全书参考书目、照片出处,方便比照阅读。 后记 前言 我们想借卡尔维诺本人所著,已出版的或未出版的 作品,或依据与他相关的信件、访谈、各种证明或其他 文件(主要是零散的或鲜为人知的文件),为读者献上 一份知识分子的传记,以此作为纪念。卡尔维诺与我们 在埃伊纳乌迪出版社共同度过的那些不可磨灭的岁月的 记忆,以及与他的珍贵友谊,一直指引着我们。 书中部分配图来自卡尔维诺家庭珍藏,之前从未发 布过,由埃丝特?卡尔维诺首次公开,谨对此表示特别 感谢。没有她慷慨及时的帮助,本书将会黯然失色。 我们的工作不追求纤悉必具,因为在卡尔维诺研究 领域,前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也有很多工作正在进行 ;幸运的是,无论在意大利还是在国外,这个“工地建 设”一直如火如荼;我们只希望本书能够使读者进一步 认识了解这位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这是一本指南, 通过卡尔维诺作品的严谨且极为现代的认知框架,介绍 其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及作品的主题。卡尔维诺已离我们 而去,但他的作品依旧是我们认识我们所处的日益复杂 的现实的精妙工具。 卢卡?巴拉内利,埃内斯托?费里罗 1995年,2003年 1995年,伊塔洛?卡尔维诺逝世十周年之际,《生 活在树上:卡尔维诺传》首次于“子午线”系列丛书中 面世,随后于2003年在“奥斯卡”丛书中再版。在卡尔 维诺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生活在树上:卡尔维诺传》 以全新的形式以及更丰富的资料重新出版,以飨读者。 其中大部分影像资料来自卡尔维诺档案馆,现存于罗马 国立中央图书馆。 书评(媒体评论) 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和卡尔维诺三人同样为我 们做着樶美的梦,三人之中,卡尔维诺樶温暖明亮 。 ——约翰·厄普代克 卡尔维诺的想象像宇宙微妙的均衡,摆放在伏 尔泰和莱布尼兹之间。 ——翁贝托·艾柯 卡尔维诺教会我独创性与历史本身同等重要。 ——帕慕克 当世界末日来临,我想不出有比卡尔维诺更好 的作家来陪伴。 ——拉什迪 有一段时间我似乎是理解了,后来一想什么也 没有理解,因为他的头脑实在太复杂了。卡尔维诺 的书值得反复阅读。 ——莫言 我不能强求大家喜欢他的每一本书,但是我觉 得必须喜欢他的主意:小说艺术有无限种可能性… …我还没有探索无限,比卡尔维诺差得远。 ——王小波 批评家们乐于把卡尔维诺与纳博科夫和博尔赫 斯相提并论,实际上,卡尔维诺的影响力要更大, 也更持久些。……卡尔维诺的故去,意味着纯文学 的终结。至少对于西方文学来说是如此。 ——陈晓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