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不是科学著作,而是对一个专注于科学工作的学者得以成长的人文环境的叙述。特别是作者对亲人、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的生平及生活往事加以回忆记叙并加上一些注释,成为一册,名之为“幽思难忘”。借以虔诚表达作者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并用来鞭策自己,不许懈怠。本书前五篇是纪念已作古的亲人,后八篇是缅怀已作古的领导、老师和同学挚友。其中有八篇的主体部分及三篇的部分内容,曾在报刊中发表过,并被多种报刊大量转载(例如“和泪而书的敬怀篇”就有从黑龙江到广东的不少报刊转载,在德育和做学问等的教育上起了示范作用)。本书中除新写的几篇外,对其余各篇都做了大幅的事例补充(因原文过于简略),内容充实,更富情感。 本书可供对科技史、科学家群体、大气科学等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和泪而书的敬怀篇 ——怀念我的双亲 纪念我的岳父母 给四姐的信(节录) ——怀念我的四姐曾庆芳 远方通信 ——怀念我的兄长曾庆丰 为了轻装的写记 ——纪念我的发妻卢佩生同志 缅怀世界杰出科学家和中华忠厚长者卢嘉锡院长 缅怀我国“两弹一星”元勋和大气物理学动力学大师 ——赵九章先生 沉痛哀悼恩师谢义炳院士 叶笃正先生的生平与学术思想介绍 ——缅怀恩师叶笃正院士 纪念故乡诸革命老前辈 忆故乡母校的师友们 悼罗运铢同志 为周晓平文选出版而写 ——悼念我的同学和挚友周晓平同志 序言 2004年8月,《中国气象 报》的记者冉瑞奎拟采访我 ,事先送来了采访提纲,共 十三个问题。当时我因口腔 不适,不便开口说话,就对 这些问题逐一加以简洁的笔 答,送回给该记者。对其第 十一个问题的回答如下: “很多人和事都对我有很 深或重要的影响,如毛主席 及其《论持久战》,太史公 司马迁及其《史记》,残疾 人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我的父亲(曾明耀公)和我 的前领导、中国科学院前院 长卢嘉锡公等。我有幸有好 的双亲和家庭亲人,读书时 代有众多好的老师和同学, 在工作中有众多好的领导、 同志、同事、朋友、学生, 所有这些保证了我总算还做 出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人生往事虽只如过眼烟 云,但要检点起来,总不能 说没有遗憾的时候或事物, 对于我来说,不能及时报答 双亲,未能登上学术上的珠 峰之顶,就是一些。前者已 矣,不可挽回了;后者仍可 追,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尚可略为弥补。当然,‘语 不惊人也便休’,自有后来 人,尚堪自慰。”(见《攀 上珠峰踏北边》吴国良等编 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2005年) 是的,我确实很幸运, 有这样好的双亲和家庭亲人 ,有众多好的老师和同学, 有众多好的领导、同志、同 事、同学、朋友和学生。我 对他们怀着深厚的真情。对 他们的大恩大德、支持和帮 助,我感激不尽。在工作的 间隙,每每会情不自禁想起 他们,我内心又无限遗憾地 觉得没有及时做出应有的成 绩足以报答国家、报答他们 的厚望,怅然久之,更鞭策 我奋进,直到而今。 适值这二三年来,同志 们帮助我分类整理堆积如山 的资料时,收集到我对这许 多好人的一些写记和纪念文 章。我对旧物凝思,旧事历 历在目,心潮涌动,久久不 能平静。特别是他们中的许 多人今已作古,报答已无及 了。于是特将这些俱已作古 的亲人、领导、老师、同学 和朋友的资料编辑起来,加 上一些注释和新写的几篇, 成为一册,名之为《幽思难 忘》,借以再次虔诚表达我 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并用来 鞭策自己,不许懈怠。 本书前五篇是纪念已故 的亲人,后八篇是缅怀已逝 的领导、老师和同学挚友。 但有些篇没有附照片,因我 从来不注意收集,一时也找 不到合适的,很遗憾。 吴琳、张莉、靳江波、 曾晓东等同志对本书有关材 料做了精心收集,张莉同志 又做了进一步整理和录入;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档案室王丽华同志提供了本 书所收入的绝大部分照片( 否则将会全部是空白);刘 莉同志对本书进行审核和编 排加工;科学出版社韩鹏编 审做了精心的编辑,使之得 以出版。谨此一并表示衷心 的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