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1965年,在修建连接中亚历史古城撒马尔罕和塔吉克斯坦公路的过程中,被世人称为“阿夫拉西阿卜壁画”的遗迹重见天日,尽管它被部分损毁,但仍是粟特传统绘画中极富意趣的杰作。 意大利学者康马泰博士以历史学者的洞鉴和图像学者的敏锐,通过重点解读阿夫拉西阿卜遗址1号房址“大使厅”的壁画环带,多层次、多角度讲述了粟特地区的历史,勾勒出一幅中亚文化多样性的全景画卷。 作者简介 康马泰,生于威尼斯,意大利拿波里大学东方学博士。现任加州伯克利大学“阿扎佩杰出教授”,历任纽约大学古代学院副教授,大英博物馆钱币部研究员,威尼斯大学东方系讲师、助教等。考古学家,壁画学家,汉学家。 在国际丝路考古领域,参加过意大利考古队在布哈拉绿洲的七处壁画遗址发掘、意大利-伊朗联合考古队在塔克-伊-布斯坦摩崖遗址发掘、意大利考古队在高加索山区的拜占庭遗址发掘。在波斯和拜占庭学领域的论文有:《粟特移民聚落在联珠纹样沿丝路传播中的角色》《拜占庭与粟特艺术的互动》《帝王猎鹿:塔克-伊-布斯坦摩崖新发现》等。 目录 致中国读者 缩略语 插图引言 第一部分 历史 第一章 历史地理概述 1.1 土地 1.2 人民 第二章 粟特历史 2.1 古代粟特 2.2 巴克特里亚统治时期 2.3 突厥人来了 2.4 大唐帝国 2.5 阿拉伯人的入侵 2.6 伊斯兰化 第二部分 解读 第三章 壁画 3.1 阿夫拉西阿卜壁画的发现 3.2 阿夫拉西阿卜“大使厅” 3.2.1 壁画场景描述 3.2.2 西壁 3.2.3 南壁 3.2.4 北壁 3.2.4.1 狩猎场景 3.2.4.2 水上场景 3.2.5 东壁 结论 第三部分 文献辑录 第四章 文献的重要性 4.1 汉文文献 4.2 伊斯兰文献 4.3 中古伊朗语言文献 4.4 拜占庭文献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序言 这本关于撒马尔罕中世 纪故都——阿夫拉西阿卜引 人入胜而又神秘莫测的壁画 的书,在意大利文原版出版 十二年和英文译本出版五年 后,将以中文译本在中国面 世,我感到由衷的高兴。自 这部著作初版至今,相关领 域考古学家和艺术史学家们 在中亚遗址发掘以及博物馆 收藏方面的不懈努力,不断 丰富着我们对粟特艺术的认 知。中国学者在与位于今乌 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 粟特人母国有关的入华粟特 人研究领域取得了非常重要 的成果。2016~2021年, 我有机会受聘于中国的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和陕西师范 大学),并在中国和世界其 他国家(美国、英国、意大 利、以色列、伊朗、巴西、 印度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机 构讲学交流。在中国讲学期 间,我遇到多位杰出的中国 学者,我想提到的有:葛承 雍、沙武田、荣新江、李肖 、赵丰、李锦绣、张元林、 张良仁、杨巨平、李翎、张 庆捷、毕波、仝涛、陈粟裕 、张建宇、冯培红等。这些 师友在中外交流史和丝绸之 路研究领域均卓有建树,与 他们交流和讨论使我深得启 发。 2020年突如其来的全球 新冠疫情让我的学术交流活 动也转为更多地依赖互联网 线上方式,这出乎意料地让 我接触到更多的受众。在我 所做的每一场演讲中,我都 与学界同人及爱好者讨论粟 特文化和艺术的诸多方面, 也收到大家提出的一些非常 有趣的问题。我要感谢他们 对我的研究的关注和兴趣。 在本书即将与中国读者见面 之时,我由衷感谢整个出版 工作的统筹者——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董风云先生,他 将这本书列入该社甲骨文书 系丰富精彩的出版书目,并 为本书付梓做了详尽周至的 安排。我对责任编辑李洋女 士不辞辛苦付出的一切深表 谢意。我也真诚感谢引荐我 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 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 院冯立君老师。我在陕西师 范大学工作期间,得以与李 思飞博士合作,她在意大利 文版和英文版基础上精心翻 译了这本书。最后,特别感 谢李思飞博士和她的家人给 予我的支持。 康马泰 2021年4月23日于威尼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