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佛法概论/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释印顺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释印顺著的《佛法概论》虽名为“概论”,但与一般所流通的概述、通论类著作不同的是,它并非仅将一些常识性的概念作系统的编排,予以通俗的介绍,甚或在各类相关的著作中寻章择句,作些剪贴功夫而已。作者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全面、系统介绍佛教基本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不少观点发人所未发,极其精辟,富有启发性。
作者简介
释印顺,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学问精深享誉佛教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赴台湾,创建了多所著名佛学院。
印顺法师博通三藏,造诣精深,一生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计八百万言,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等,其学术水准备受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一书的创见而特别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在介绍和弘扬印度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
目录
自序
绪言
第一章 法与法创觉者与奉行者
第一节 法
第二节 佛法的创觉者——佛
第三节 佛法的奉行者——僧
第二章 教法
第一节 能诠的教法
第二节 教典略说
第三章 有情——人类为本的佛法
第一节 佛法从有情说起
第二节 莫辜负此人身
第四章 有情与有情的身心
第一节 有情的分析
第二节 有情与身心的关系
第五章 有情的延续与新生
第一节 有情的延续
第二节 有情的出生
第六章 有情流转生死的根本
第一节 生死根本的抉择
第二节 情爱的活动形态
第七章 关于有情流转的业力
第一节 行业的发见与价值
第二节 业及依业而有的轮回
第八章 佛法的心理观
第一节 心意识
第二节 心与心所
第九章 我们的世间
第一节 世间的一般情况
第二节 人类世界的过去与未来
第十章 我论因说因
第一节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
第二节 因缘的类别
第十一章 缘起法
第一节 缘起的定义与内容
第二节 缘起的流转与还灭
第十二章 三大理性的统一
第一节 三法印
第二节 三法印与一法印
第十三章 中道泛论
第一节 人类的德行
第二节 正觉的德行
第十四章 德行的心素与实施原则
第一节 德行的心理要素
第二节 德行的实施原则
第十五章 佛法的信徒
第一节 信徒必备的条件
第二节 佛徒不同的类形
第十六章 在家众的德行
第一节 一般的世间行
第二节 特胜的信众行
第十七章 出家众的德行
第一节 出家众与僧伽生活
第二节 解脱的正行
第十八章 戒定慧的考察
第一节 戒
第二节 定
第三节 慧
第十九章 菩萨众的德行
第一节 菩萨行通说
第二节 从利他行中去成佛
第二十章 正觉与解脱
第一节 声闻的解脱
第二节 佛陀的正觉
序言
三十三年秋,我在北碚
汉藏教理院讲“阿含讲要”,
十三讲而止。讲稿陆续发表
于《海潮音》,由于文字通
俗,得到读者不少的同情,
但这还是没有完成的残稿。
今春讲学厦岛,才将原稿的
十三讲,除去第一讲“阿含
经的判摄”,把其余的修正
补充而重编为九章,即今第
三章到十二章。其中第七章
,是采用旧作“行为的价值
与生命”而改写的。前面又
补写绪言与初二章,略论佛
法的根本——三宝。又写了
十三章到二十章——八章,
说明学佛者浅深不等的行证

关于佛法,我从圣龙树
的《中观论》得一深确的信
解:佛法的如实相无所谓大
小,大乘与小乘,只能从行
愿中去分别。缘起中道,是
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见,所以
《阿含经》是三乘共依的圣
典。当然,《阿含经》义是
不能照着偏执者——否认大
乘的小乘者、离开小乘的大
乘者的见地来解说的。从佛
法一味、大小异解的观点去
观察,对于菩萨行的慈悲、
利他的积极性等,也有所理
会,深深地觉得:初期佛法
的时代适应性,是不能充分
表达释尊的真谛的。大乘的
应运而盛行,虽带来新的方
便适应,“更以异方便,助
显第一义”;但大乘的真精
神,是能“正直舍方便,但
说无上道”的,确有它独到
的长处!佛法的流行人间,
不能没有方便适应,但不能
刻舟求剑而停滞于古代的。
原来,释尊时代的印度宗教
,旧有沙门与婆罗门二大类
。应机设教,古代的声闻法
,主要是适应于苦行、厌世
的沙门根性;菩萨法,主要
是适应于乐行、事神的婆罗
门根性。这在古代的印度,
确乎是大方便,但在时异境
迁的今日,今日的中国,多
少无上妙方便,已失却方便
大用,反而变为佛法的障碍
物了!所以弘通佛法,不应
为旧有的方便所拘蔽,应使
佛法从新的适应中开展,这
才能使佛光普照这现代的黑
暗人间。我从这样的立场来
讲《阿含经》,不是看作小
乘的,也不是看作原始的。
着重于旧有的抉发,希望能
刺透两边,让佛法在这人生
正道中,逐渐能取得新的方
便适应而发扬起来!为了避
免一般的——以《阿含经》
为小乘的误解,所以改题为
《佛法概论》。
佛法,是理智的德行的
宗教,是以身心的笃行为主
,而达到深奥与究竟的。从
来都称为佛法,近代才有称
为佛学的。佛法流行于人间
,可能作为有条理、有系统
的说明,使它学术化;但佛
法的本质,决非抽象的概念
而已,决不以说明为目的。
佛法的“正解”,也决非离开
“信”“戒”而可以成就的。“
法”为佛法的根本问题,信
解行证,不外乎学佛者倾向
于法、体现于法的实践。所
以本论虽是说明的,可说是
佛法而学的,但仍旧称为《
佛法概论》,保持这佛法的
根本立场。
我愿意读者,本着这样
的见地去读它!
旧稿积压了四、五年,
由于厦岛讲学因缘,才续写
完成,得以印行流通。这一
切,都得到学友妙钦法师的
助力,特附此谢!
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一
日,校毕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