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逻辑女孩(论辩篇我们是如何变得更聪明的)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
作者 | 李万中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讲述逻辑学的软科普小书。16岁的陆媛媛要参加学校的辩论赛,她与二师兄陈谋、大师姐李呦呦三人在播客节目“逍遥学派的散步时间”中展开了7次对话。这个节目的目标是让普通听众学到一些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拥有更强的推理能力和论辩能力。就这样过了大约两个月,在师姐和师兄的帮助下,陆媛媛的思辨水平在同龄人中已属翘楚——两个月前她拿到辩题时,只能看着别人滔滔不绝,自己却哑口无言;如今她在辩论中技惊四座,赢得同学们的喝彩。你想知道,她在这两个月里究竟学到了什么吗? 作者简介 李万中,网名Andy Lee,“认真想”公众号主笔,擅长批判性思维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讲授,著有《思维的利剑》。他是知乎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优秀答主,也是教育无边界字幕组的优秀翻译,组织了多门MOOC课程的字幕翻译工作。丛书主编简介阳志平现任安人心智董事长,“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著有《人生模式》等书;主编《育儿高手》《认知尺度》《追时间的人》等书。 目录 第一章 逻辑推理:16,22,28 第二章 问题与答案:你想知道什么? 第三章 语言与思想:这是什么意思? 第四章 真理与论证:事实究竟如何? 第五章 价值与偏爱:哪个更加重要? 第六章 策略与行动:我们该怎么做? 第七章 错误与误导:如何避免逻辑谬误? 第八章 辩论与探究:超人的存在对于社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第九章 反思与成长:我们是如何变得更聪明的?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序言 给逻辑学一点“颜色” 今天是三月十五号。北 京时间凌晨,世界发生了一 件大事:OpenAI公司开发 的GPT-4正式发布。GPT-4 是什么呢?它是一个大型的 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接受图 像和文本输入,输出文本。 在很多专业与学术领域的流 行考试中,GPT-4都表现出 与人类相近的水准。例如, 在美国律师资格考试、GRE 考试中,GPT-4都取得了高 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 今天GPT-4这类引人注目的 成果与一位女性有关。她就 是玛格丽特·马斯特曼 (Margaret Masterman, 1910-1986)。维特根斯坦 于1933-1934年在剑桥大学 讲授《逻辑哲学论》时,她 正是课堂上听讲的六位学生 之一。 她的职业生涯早期在逻 辑学、语言学与机器翻译领 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她创 办的英国剑桥大学语言研究 中心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成为计算语言学重镇。而今 天GPT-4这类成果,都是建 立在计算语言学基础之上的 。 马斯特曼领先时代的思 想在今天几乎无人知晓。我 相信即使是人工智能、计算 语言学领域的从业者,也许 都是第一次听说她的名字。 而与她同时代的罗素、维特 根斯坦却声名显赫,流传至 今。 其实,不仅仅是马斯特 曼,那些被历史遗留的女性 逻辑学家不在少数。 克里斯蒂娜·拉德-富兰克 林(Christine Ladd- Franklin,1847-1930),是 世界上第一位荣获数学和逻 辑学博士学位的女性,更是 世界上第一位在《数学年鉴 》(Annals of Mathematics ,当时名为Analyst)上发 表论文的女性。比她小25岁 的罗素称她为“著名逻辑学 家”。教学相长,她的逻辑 学研究亦影响了自己老师查 尔斯·皮尔士(Charles Peirce,1839-1914)的逻 辑学思想。然而,今天,有 谁听说过她的名字?更不用 说铭记她在逻辑学领域做的 贡献了。 比拉德-富兰克林小一岁 的康斯坦斯·琼斯 (Constance Jones,1848 -1922)也是一位被历史遗 忘的逻辑学家。她的重要著 作《新思维法则及其逻辑意 义》于1911年出版,在这 本书中,她更清晰地区分了 内涵与外延,从而提出了“ 每个肯定命题都断言,每个 否定命题都否认同一事物的 统一体中不同属性的结合” 这一思想。 这样的名单,我们还可 以无限地列下去——苏珊· 斯特宾(Susan Stebbing, 1885-1943)享有广泛声誉 的《现代逻辑导论》;露丝 ·巴肯,马库斯(Ruth Barcan Marcus,1921- 2012)在模态逻辑学领域 的贡献;苏珊·哈克(Susan Haack,1945-)推动了逻 辑哲学、认识论、科学哲学 等领域的发展等。 你看,历史与文化就像 一个充满偏见的传话筒,将 这些取得杰出成就的女性逻 辑学家的声音人为缩小了。 慢慢地,你就像社会上大多 数人的认识一样:逻辑学? 这不是那些极品宅男才喜欢 的玩意吗?我一个女生,为 什么要去学习逻辑学? 其实,用严复的话来说 ,逻辑学是一切法之法,一 切学之学。逻辑学,就像我 们天天在使用的语言,离不 开。显然,一个更懂得说话 的人,也就更容易活得自如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一 个更懂逻辑学的人,也更容 易明辨是非、与人相处。 传统的逻辑学著作,就 像一个颜色单调的世界,只 能看到男性喜欢的颜色,以 灰色、青色、蓝色为主。而 今天的逻辑学世界,不应这 样。它应该充满更多活泼可 爱的女孩子也喜欢的颜色, 比如粉色、绿色、桃红色等 。 幸好,以善于思辨著称 的逻辑学家们,也发现了逻 辑学过于男性这一问题。从 2017年开始举办第一届“逻 辑学中的女性”国际研讨会 ,而2023年,第七届研讨 会即将在意大利罗马举办。 同样,逻辑学界强调女性主 义或性别意识的论文逐步增 加。而《逻辑女孩》一书正 是这种趋势的体现,书中的 李呦呦聪明博学,拥有很强 的推理能力和论辩能力,让 读者看到女性的多面性。作 者李万中在国内率先通过对 话、故事这样新鲜的形式, 来传播逻辑学知识。我相信 将帮助更多的人推开逻辑学 的大门。 越来越多的女孩子正像 马斯特曼、拉德-富兰克林 、康斯坦斯·琼斯、苏珊·斯 特宾、马库斯、哈克一样, 开始爱上逻辑学。 无论女孩还是男孩,我 相信,当越来越多的人谈吐 做事,富有逻辑,那么这个 世界将会变得更为美好。现 在,让我们一起享受来自逻 辑学的乐趣吧。 阳志平 安人心智董事长 “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 者 2023年春于北京东直门 导语 传统的逻辑学著作,就像一个颜色单调的世界,只能看到男性喜欢的颜色,以灰色、青色、蓝色为主。而今天的逻辑学世界,不应这样。它应该充满更多活泼可爱的女孩子也喜欢的颜色,比如粉色、绿色、桃红色等。 本书中的李呦呦聪明博学,拥有很强的推理能力和论辩能力,让读者看到女性的多面性。作者李万中在国内率先通过对话、故事这样新鲜的形式,来传播逻辑学知识。 后记 读者朋友,你好。我是 李万中。在本书的末尾,我 想和你聊一聊这个故事之外 的故事。 在我16岁时,并没有遇 到一位28岁博学多才的大姐 姐,也没有遇到一位22岁的 哥哥。那时的我和大多数高 中生一样,并不确定自己的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当时我 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逻辑学、 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等知 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现在,我已经29岁了。 全职从事批判性思维的教育 工作,也已经有六七年了。 我已经确定这就是我热爱的 事业——通过写作、翻译、 组织读书会、开发并讲授课 程,帮助越来越多的人养成 终身学习的习惯,提升大家 的逻辑思考能力。 本书就是我的工作成果 之一。我写的其他书更像教 材,而这本书则受到结城浩 的《数学女孩》和殷海光的 《逻辑新引》的启发,选择 了对话体的形式。 我喜欢对话,喜欢与学 生、老师、朋友甚至陌生网 友们对话。因为对话让几个 独立的灵魂,借助语言的桥 梁,触碰到彼此的思想和情 感。正是对话,让我们不再 孤单,也不再狭隘。我相信 ,李呦呦、陈谋、陆媛媛也 因为对话而成长了许多。 李呦呦、陈谋、陆媛媛 三人的故事并未就此完结。 从时间上看,这只是某一年 的9月到11月之间的故事, 陆媛媛的高一上学期还没有 结束,陈谋还没有找到自己 心仪的工作,李呦呦的事业 也才刚刚起步。 也许,你和他们有着相 似的烦恼。希望他们之间的 对话也能帮到你,让你成为 一个更好学,更聪明,更擅 长做出明智的选择和行动的 人。 书评(媒体评论) 2022年11月30日美国 OpenAI公司发布了全新聊 天机器人ChatGPT。 ChatGPT凸显了发展学习者 “论证”和“说服”能力在教育 中的重要性。未来,信息的 获取、传递和转译的任务可 以在很大程度上由人工智能 (AI)来完成;一个人的能 力将更多地体现为论证和说 服,体现为基于论证之上的 决策。这本书将有助于阅读 者提高自己的论证和说服能 力。 ——谢小庆 博土,研究 员,中国教育学会统计测量 分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 国心理学会测验专业委员会 理事 拿到这本书,我几乎是 一口气读完,觉得它是一本 有理有趣有用有爱又有心的 书。它有以下特点:有灵动 的形式,自由对话;有专业 的逻辑,理性审辨;有生动 的故事,深入浅出;有生活 的情境,学以致用;有难得 的简明,提纲挈领;有热忱 的初心,帮助大众;有创新 的探索,热爱精进。期待作 者与出版社继续推出系列化 的佳作! ——李牧川 华中科技大 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博 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一个时刻在评估自 己判断决策质量的风险投资 人,我读过世面上绝大部分 批判性思维的经典书,受益 之丰难以尽言。但唯一遗憾 的,尽管这些书深刻,但不 那么有趣,不那么“入门”, 让早早就该学习批判性思维 的每个普通人心存畏惧,难 以跨进充满乐趣挑战的思维 之门。谢谢万中,在书里塑 造了一个我理想中的女主角 李呦呦,她博学、智慧、充 满爱、坦然面对人生的痛苦 ,坚定地走在自己热爱的生 命轨迹上。可以说,她是大 家进入思辨世界最好的引领 女神。 ——谢犁 长安私人资本 创始合伙人 精彩页 9月16日,星期五,傍晚 放学后,陆媛媛吃着冰激凌,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一边看手里的辩论社入社申请书,一边回想下午学校社团招新的情景,嘴角微微翘起。 当时,一位学长拦下了正在东张西望的陆媛媛,滔滔不绝地向她讲起辩论社的各项活动,热情地邀请她加入。此时,陆媛媛已经记不清学长具体说了什么,只记得学长十分帅气,在向她解释什么是逻辑的时候无比耐心。 口袋里的振动打断了她的回忆,她拿起手机一看,是妈妈,“妈,什么事啊?我快到家啦。” 妈妈:“团子,呦呦回来了,你去买点水果,我们一起去看看她。”陆媛媛赶紧关掉免提,把手机拿到耳边:“呦呦姐回国了?之前不是说她要明年才回来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还有,不要叫我‘团子’,万一被同学听到怎么办?好不容易上了高中,总算可以摆脱这个绰号了。” 陆媛媛小时候长得圆滚滚的,名字又和“圆圆”同音,小伙伴们就给她取了个“胖团子”的绰号。不过,上初中后,她长高了不少,也变苗条了。同学们就把“胖”字省略,只叫她“团子”了。媛媛的爸妈觉得“团子”这个昵称很可爱,也就这么叫她了。如今16岁的媛媛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虽然和“团子”这个绰号不搭,但大家都不习惯改口。 陆媛媛的妈妈听着女儿小心翼翼的声音,笑着说:“我家的小团子啊,这才开学两个星期,是不是看上哪个男生了?平常都不介意我们叫你团子的。” 陆媛媛像是被戳中了心事,心虚地说:“哪有啊。不跟你说了,我要挂了。” 妈妈说:“好啦。记得买水果,然后别去隔壁,先回家。我有话要跟你说。” 隔壁家的姐姐叫李呦呦,比媛媛大12岁,在媛媛小的时候还照顾过她。李呦呦的名字来自《诗经》里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于是媛媛一直叫她“小鹿姐姐”。李呦呦从小就是学霸,中学时成绩在市里数一数二,本科在国内最好的大学读书,拿到了心理学和哲学双学位,研究生阶段去了国外,读逻辑学。这次回来,大概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准备回国工作了吧,陆媛媛猜想。 可是,听妈妈在电话里的语气,陆媛媛觉得妈妈要跟自己说的不是什么好事情。她三两口吃完冰激凌,赶紧折回超市买了草莓和香蕉,小跑回了家。 妈妈让媛媛先把水果放下,慢慢跟她说:“呦呦这个孩子,真是可怜。她妈在电话里跟我说,呦呦和她刚结婚的丈夫在国外出了车祸。丈夫当场就没了。呦呦倒是侥幸活了下来,身体没什么大碍。你待会儿去陪陪她。” 陆媛媛听了妈妈的话,立马答应下来,但又不知道待会见了小鹿姐姐该说些什么。她问妈妈:“之前不是说,小鹿姐姐准备留在国外工作吗?怎么回国了?” 妈妈说:“你还小,没经历过类似的事,难以体会别人的苦。她和丈夫感情那么好,现在丈夫没了,留在国外,睹物思情,对身体不好。回国换个环境也好。” 陆媛媛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她说:“那我们等会儿就去看她吧。” 在陆媛媛心中,李呦呦一直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人长得漂亮,心地善良,样样都比自己优秀。不过,陆媛媛从不嫉妒李呦呦,在李呦呦面前,也从不感到自卑。这是因为爸妈从没有拿自己和李呦呦对比。而且,李呦呦对陆媛媛特别好,几乎是有求必应。小时候,陆媛媛胆子小,看了恐怖片后,晚上怕黑、怕鬼、怕怪物,怕得睡不着时,都是小鹿姐姐陪着她。两人睡在一个被窝里,媛媛要抱着呦呦的胳膊,才能慢慢睡着。 妈妈让媛媛先换身衣服,洗把脸再过去。她心里想,媛媛一直无忧无虑,“没心没肺”,肯定不知道怎么安慰别人。不过,媛媛和呦呦这两个孩子,感情一直很好,让两人见一见,说说话也好。 陆媛媛和妈妈提着两袋水果,来到隔壁。李呦呦的爸妈都去外地出差了,家里只有李呦呦,不过这会儿陈谋也在。 陈谋这个人其貌不扬、性格内向,朋友很少。他住在陆媛媛家楼上,比媛媛大6岁。小时候,陆媛媛的爸妈常常出差,在李呦呦学业繁忙的时候,陈谋也会帮忙照顾媛媛。今年大学毕业后,陈谋就一直在找工作。几个月下来,投了无数简历,参加了好多次笔试和面试,硬是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陆媛媛一直管陈谋叫“小牛哥哥”,估计是因为“谋”字读起来像“哞哞”的牛叫声。 陆媛媛说:“小牛哥哥,你也在这里啊。找到工作没?” 陈谋在大二的时候被诊断出抑郁症,虽然一直在吃药,但病情却不断反复,没能彻底好起来。他能毕业已经是有点勉强了,好在父母也不给他什么压力。最近,他一直宅在家里,不是上网打游戏,就是泡在各个网络论坛上,整日挑起各种“论战”。虽然现实生活中朋友不多,但在网络上,他可是小有名气的游戏高手呢。 陈谋说:“还没呢。团子你好久没见小鹿姐姐了,怎么不和人家打个招呼?” 李呦呦走到陆媛媛跟前,揉着她的头发,笑着说;“一年多没见,团子你好像又长高了一点。有一米五了吗?” 听了李呦呦的话,陈谋也笑了起来。陆媛媛鼓起腮帮子,嘟着嘴说:“你们就知道笑话我。我一年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