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浙江省精品课程“大学物理”的配套教材,也是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分上册、下册和习题集三册出版。本书为上册,内容包括力学篇和电磁学篇,其中力学篇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力学基础和相对论,电磁学篇系统地介绍静电场、稳恒磁场、变化的电场与变化的磁场。与本书配套的习题集,按教学单元划分,用于每周课堂或课后学生的检测和练习之用。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类各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的物理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学物理教程(上第2版)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物理 |
作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浙江省精品课程“大学物理”的配套教材,也是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分上册、下册和习题集三册出版。本书为上册,内容包括力学篇和电磁学篇,其中力学篇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力学基础和相对论,电磁学篇系统地介绍静电场、稳恒磁场、变化的电场与变化的磁场。与本书配套的习题集,按教学单元划分,用于每周课堂或课后学生的检测和练习之用。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类各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的物理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目录 绪论\t 第一篇 力学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1.1 运动学基本概念 1.1.1 数学基础 1.1.2 物理模型及其运动形式 1.1.3 参考系和坐标系 1.2 质点的运动方程 1.2.1 质点的位置矢量 1.2.2 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2.3 不同坐标系下运动方程、速度、加速度的表示 1.3 质点的圆周运动 1.4 相对运动和伽利略坐标变换 1.5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2章 质点动力学 2.1 牛顿运动定律 2.1.1 牛顿运动三大定律 2.1.2 常见力和基本力 2.1.3 非惯性参考系和惯性力 2.2 动量定理 2.2.1 冲量与动量定理 2.2.2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2.2.3 动量守恒定律 2.3 火箭飞行原理 2.3.1 变质量动量定律 2.3.2 三级火箭 2.3.3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2.3.4 嫦娥工程 2.4 功 动能定律 2.4.1 功 2.4.2 动能定理 2.5 势能 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 2.5.1 保守力的功及其势能 2.5.2 万有引力势能 2.5.3 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6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3章 刚体力学基础 3.1 刚体的运动 3.1.1 刚体的平动 3.1.2 刚体绕定轴的转动 3.1.3 刚体的一般运动 3.2 力矩 转动惯量 3.2.1 力矩 3.2.2 刚体的动能 3.2.3 刚体的转动惯量 3.3 刚体定轴转动动能定理、转动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3.3.1 力矩的功 3.3.2 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3.3.3 定轴转动定律 3.3.4 刚体的重力势能 3.3.5 刚体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3.4 刚体定轴转动角动量定理 角动量守恒定律 3.4.1 角动量 3.4.2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 3.4.3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3.4.4 角动量守恒的应用 3.5 陀螺的进动和卫星的自旋稳定 3.5.1 陀螺的进动性 3.5.2 卫星的自旋稳定 3.5.3 卫星的双自旋稳定 3.5.4 卫星的“三轴”稳定 3.6 滑板运动及其理论分析 3.6.1 滑板运动 3.6.2 活力板运动的理论分析 3.7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4章 相对论 4.1 经典时空观的认识 4.1.1 经典力学相对性原理 4.1.2 以太 4.1.3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4.1.4 洛伦兹解释和洛伦兹变换 4.1.5 庞加莱——相对论的先驱 4.2 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 4.2.1 爱因斯坦和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 4.2.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4.3 狭义相对论运动学 4.3.1 同时性的相对性 4.3.2 时间延缓效应——动钟变慢 4.3.3 长度收缩 4.4 狭义相对论动力学 4.4.1 相对论质量和动量 4.4.2 相对论能量 4.4.3 动量和能量的关系 4.5 广义相对论简介 4.5.1 黎曼和度规张量 4.5.2 广义相对论主要内容 4.5.3 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4.6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二篇 电磁学 第5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5.1 电荷 库仑定律 5.1.1 电荷 5.1.2 库仑定律 5.2 电场 电场强度 5.2.1 电场强度 5.2.2 场强叠加原理 5.2.3 场强计算 5.2.4 带电粒子在外电场中所受的作用 5.3 电通量 高斯定理 5.3.1 电场线 5.3.2 电通量 5.3.3 高斯定理 5.3.4 高斯定理应用举例 5.4 静电场环路定理 电势 5.4.1 静电场力的功 5.4.2 静电场环路定理 5.4.3 电势能 电势 5.4.4 电势叠加原理 5.4.5 电势的计算 5.5 等势面 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5.5.1 等势面 5.5.2 场强与电势关系 5.6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6章 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6.1 静电场中的导体 6.1.1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6.1.2 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6.1.3 导体表面曲率对电荷分布的影响 6.1.4 静电平衡的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 6.1.5 静电屏蔽 6.1.6 有导体存在时静电场的分析与计算 6.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6.2.1 电介质极化 6.2.2 极化强度 6.2.3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 6.2.4 矢量及其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6.3 电容 电容器 6.3.1 孤立导体的电容 6.3.2 电容器 6.3.3 电容器电容的计算 6.3.4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6.4 静电场的能量 6.4.1 电容器的能量 6.4.2 电场能量 6.5 压电体 铁电体 驻极体 6.6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7章 真空中的稳恒磁场 7.1 磁场 磁感应强度 磁场的高斯定理 7.1.1 电流 电流密度 7.1.2 磁感应强度 7.1.3 磁感应线 磁通量 磁场的高斯定理 7.2 毕奥-萨伐尔定律 7.2.1 毕奥-萨伐尔定律介绍 7.2.2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 7.3 安培环路定理 7.3.1 安培环路定理介绍 7.3 序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科技、人才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 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 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 教育人才培养要树立质量意识、抓好质量建设、全面提 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以及 相互作用的学科,其基本理论渗透和应用于现代科学技 术的各个领域,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专业的基 础,是现代高新技术产生的重要源泉。在追求真理、探 索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 及其思维方式。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 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名科学工作者和工 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基于此,编者团队根据近年来大学物理教学实际和 教学改革的经验和需要做出修订计划,在《大学物理教 程》第一版的基础上,将内容分解为基础内容和扩展内 容。基础内容延续第一版特色,以常规教学内容为主, 保持其知识体系和逻辑框架;依据教学实践确定核心教 学内容,特色是体系完整,适合普通工科大学学生的学 习需求。书中的仿宋体文字是扩展内容,可选择性阅读 ,具体包括比较难的经典内容、比较重要的现代物理新 知识、工程上的最新应用技术,是物理学中有趣的或重 要的应用。扩展内容可以利用大学物理知识进行分析, 具有可教性。此外,配套的习题集经过多届学生使用, 反响很好,仍旧继续沿用。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所作的修改,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增加了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如矢量、矢量 的运算;对微积分计算力学问题时的数学技巧做了总结 梳理;增加了一些物理概念及知识点,如非惯性系和惯 性力的概念、陀螺进动相关内容、麦克斯韦方程组简介 、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等。删除了第一版中“第六篇 非线性物理与激光技术”的相关内容。 (2)增加了能代表、展示体现我国大国工程和重 要科技进展的阅读文档,突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先进 性。 (3)遴选了我国物理学界的多位科学家,介绍他 们的生平事迹,突显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传承、奉献精神 ,使教材内容更生动、有温度,同时增强读者的文化自 信。 (4)每章章末的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增加了若 干例题,方便学习者总结、复习和提高使用。 (5)重新组织并调整了第一版部分内容的逻辑顺 次,修改了表达不到位、不准确的语句,完善了部分示 意图,修订了少量公式与示意图标记不符的地方,更新 拓展资料内容,使其条理更清晰、更适宜学习者阅读和 理解。 本套书共三册,包括大学物理教程上册、下册和大 学物理习题集。上册可供64学时使用,下册可供50~64 学时使用,习题集可供学生课后训练和自我测试使用。 本书由徐江荣、石小燕、赵超樱任主编。具体编写 修订分工如下:绪论由徐江荣编写;第1章至第4章由徐 江荣、石小燕、葛力编写;邓凌云参与了第1、2章部分 内容的修改与完善工作;第5章至第9章分别由李兴敏、 乔丽颜、吴跃丽、赵超樱、周昱编写。 2005 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被 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本套书是省精品课程建设内容之 一;2009 年本书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教材;2014年,本 套书入选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 划教材。在此感谢浙江省精品课程和浙江省重点建设教 材两个项目的资助。可喜的是,在本套书的建设过程中 ,大学物理课程组陆续获批七项省级课程和教学项目, 其中,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物理”3D 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2015年)、“物理学原理及工程 应用”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5年)、 大学物理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及实践 (2016年);省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大学物理混合 式教学中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2021年);省级课程 思政示范课:“大学物理2”(2022年);省级线上一 流本科课程:“大学物理1”(2020年);省级线上一 流本科课程:“大学物理2”(2022年)。有理由相信 ,这些教改课题可为本课程的教材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本课程的教材改革和编写任务重、难度大,同时由 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 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