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农村产权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二是农村产权与基层政治的关系;三是农村产权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从内容上来看,主要论述了农村产权及其结构变化的政治过程以及农村产权及其结构变化的政治结果。研究发现,产权与政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产权的变革对政治有着重大影响,塑造着政治过程,影响和决定着政治结果;同样政治影响、改变和决定着产权及其结构。作者提出了产权单元、产权的社会属性、包容协商型产权改革、产权改革的组合逻辑等观点。 作者简介 邓大才,男,1970年10月生,湖南省汉寿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被聘为青年长江学者。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政治学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与乡村治理。 目录 上篇 产权与国家治理 第一章 产权单位与治理单位的关联性研究——基于中国农村治理的逻辑 一 理论预设与分析维度 二 产权单位与治理单位关联性的历史类型 三 当代中国产权单位与治理单位的变迁与特点 四 产权单位与治理单位对称性理论建构 第二章 中国农村产权变迁与经验——来自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启示 一 概念界定与“两大问题” 二 农村产权变迁的中国实践 三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农村三权分置改革 四 国家治理与产权属性的关系模式 第三章 通向权利的阶梯:产权过程与国家治理——中西方比较视角下的中国经验 一 文献梳理和分析框架 二 产权过程:英国和俄罗斯道路 三 第三条路:传统中国的产权过程 四 产权过程与国家治理形态 中篇 产权与基层政治 第四章 如何让民主运转起来:农村产权改革中的参与和协商——以山东省和湖北省4村为研究对象 一 文献梳理和问题意识 二 改革中的村民参与和协商:案例分析 三 民主运转起来的因素:利益、冲突与问责 四 基本结论 第五章 公平还是平均:中国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基本逻辑——以村庄股权配置为研究对象 一 文献梳理与研究目标 二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股权配置:实证描述 三 股权配置的基本逻辑和决定因素 四 基本结论 第六章 产权发展与乡村治理:决定因素与模式——以粤、湘、鄂、鲁四村为考察对象 一 文献与假设 二 产权与治理关系:四个案例 三 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四 基本结论 下篇 产权与政治制度 第七章 产权与政治研究:进路与整合——建构产权政治学的新尝试 一 产权与阶级、革命研究进路 二 产权与法律、国家研究进路 三 产权与市民社会、民主研究进路 四 产权政治学:产权与政治研究的整合 第八章 土地政治:两种观点和两个视角——农村土地与政治的相关性研究 一 两种对立的观点 二 两种分析视角 三 小块土地与乡村治理的基础 第九章 产权的政治逻辑:产权怎样、如何影响政治——从产权政治的功能视角考察 一 产权的政治保护功能 二 产权的权力分配功能 三 产权的国家形塑功能 四 产权的政体定性功能 五 产权的制度创制功能 六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第十章 产权与利益: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经济基础 一 产权、利益与集体经济 二 产权、利益决定集体经济的历史演变 三 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产权与利益组合 第十一章 农地改革的逻辑、路径与模式——农村土地改革30年 一 为吃饭而“变法” 二 为效率而“修法” 三 为权利而“立法” 四 讨论与反思 五 结论 结语 附录 产权治理:破解农村基层困境的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