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马观花(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平原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单说“走马观花”,似乎还不够;再配上一句“信马由缰”,感觉上更完美些。

作者之游历山川名胜,有兴致,但无计划——可古今,可中外,可雅俗。如此“观花”,希企的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国内及世界各地的游记,正如作者所述“我之游历山川名胜,有兴致,但无计划——可古今,可中外,可雅俗。如此‘观花’,希企的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偶尔舞文弄墨,说实话,已属第二义。”

目录

自序

江南读书记

小引

芜湖

南京

苏州

上海

杭州

广州

东游偶记

今夜料睹月华明

书卷多情似故人

春花秋月杜鹃夏

神田书肆街

新年音乐会

东京之“行”

南游书简

小引

火车·驴车·胭脂河

铁塔·矾楼·相国寺

会馆·城墙·小野花

文学史·小吃·乡下人

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

雨中龙门·自助餐·白马寺

商战·黄河·《吉本自传》

厚被子·水风井·岳麓书院

养猪专业户·共同研究·森林节

天子山·罚款·茶壶

猛洞河·落水·王村

一线天·求签·黄龙洞

浓雾·“无产者”·尾挂车厢

台湾行

风雨故人

“书香社会”

胡适公园

南港学术

小城果然故事多

无法回避的“一九六八”

巴黎散记

立国的根基

消逝了的豪宴

忧郁的巴黎

“恐怖”的余华

情色与文章

神异的山水

试读章节

中山大学是我的母校,图书馆藏书真不少。这次来主要查阅《大陆报》、《女报》和《小说七日报》上几篇文章。据管理员称,《小说七日报》是编完(《全国中文联合期刊目录》后才购得的,故未编入,也算中大的“珍本”。可惜找了半天没找着,不知是否误记。

中山图书馆正在搬迂,新馆坐落在中山大学旧址大钟楼(现为鲁迅纪念馆)旁边,相当宽敞,也很漂亮,院中四面墙上关于书籍发展的一组线刻尤为可观。到“港台书籍阅览室”看看,这是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中大图书馆和暨大图书馆的优势,港台出版的重要的学术著作基本上都能找到。当然,不少是“出口转内销”。前几年,内地很少出版国外学术著作的译本,广州的读书人好多靠港台译本来了解海外学术动向。港台译本不精,但数量多速度快,对于渴望了解世界而又无法获得原著或无法阅读原著的读书人来说,还是挺令人羡慕的。我有铃木大拙《禅学随笔》等书的中译本,是香港的友人送的,居然不止一次被人借去整本复印。这两年,国内翻译西方学术著作的势头很猛,成果斐然。在这种情况下,有出版社还不断盗印颇多谬误的港台译本,可就不大好理解了。在出版社是赚了点钱,在读者则是“谬种流传,误人不浅”。

收藏解放前出版书刊的中山图书馆南馆(特藏部)还没搬迁,不过杂志已经不出借了。几年前我在中大念书时,为做硕士论文,经常带上面包和茶杯,在这里一泡就是一天。如今也算旧地重游,只是图书馆管理员换了几位年轻的,都不认识。其中有中大毕业的,大概是看在老校友面上,相当热情,书也取得快。

这里像北京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一样,中午不借书,但读者可留在阅览室看书,不用遛大街。可我中午还是跑出来了,有时逛自由市场,有时逛书店。逛市场并不想买什么,只是听人家讨价还价,觉得亲切好玩;逛书店真想买点什么,可又没见什么特别想买的好书。最后在古籍书店旁边见到一块“华南图书贸易有限公司”的小牌子,顺着不到一米宽的楼梯上楼,在一片电锯声、电焊声和嘈杂的人声中,售货虽正介绍这批书是参加香港中国书展后送回来的,一律六折出售。挑了一套我一直想买而又买不到的精装本《唐戏弄》,上、下册一千五百页,才花了五块多钱。读书人的心理真是怪,你白送他十块钱他不稀罕,可要是买书便宜了三五块钱,就高兴得不得了。我也未能免俗。

在中山图书馆读到好几种值得一记的奇书。同样讲妇女解放,《女狱花》显得稳妥多了,大概跟怍者自身是女人不无关系。《女狱花》共十二回,西湖女士王妙如著,一九。四年由其夫罗景仁自费印刷出版。罗氏在《跋》中介绍夫人如何抱病著小说,自称“不能如我佛释迦亲人地狱普救众生,只得以秃笔残墨为棒喝之具”,“非但一我妙如之现影,实千百万我妙如之现影”。书中两女英雄意趣不同,结局也迥异。沙雪梅自幼从父学少林拳术,一黑虎偷心拳打去,胡作非为的丈夫当即丧命。出狱后决心组织一女界革命党,将男贼尽行杀死,让那些求降的男人服侍女人。最后,沙英雄因大事不成而率众自焚。许平权不同意沙的主张,留学归来,办女学堂,讲平权道理,且怕后人误以为女革命党不悦男人,故与支持女学堂的小说家黄宗祥结婚。大概那时候讲妇女解放的,大有要天下男子为两千年“夫权”赎罪的趋向,自然颇多偏激之辞。这才诱使王妙如女士在小说中设置两种类型的女革命党,表述她的妇女解放理想。

碧荷馆主人编的《新纪元》,一九。九年由小说林社出版,共二十回,二百二十页。小说述未来中国如何富国强兵,打败各国列强,订和约十二款。各国君主都签字了,唯有英、俄两国君主不服,“说是签了这字,世界上的白种人就要做黄种人的奴隶”。小说第一回有一段话,表白了作家对这种预言式的理想小说的向往。作者认为,中国过去小说题材,不是取之于过去,就是取之于现在,“从来没有把日后的事,仔细推求出来,作为小说材料的”。只有西洋小说进来后,才有专就未来的世界着想的理想小说这样“别开生面的笔墨”。喜欢扮演预言家角色的,“新小说”家中不乏其人。此书的特点是从科学角度入手。

P31-34

序言

春天来了,百无聊赖的农夫一时兴起,在荒郊野外抛洒下若干花籽。未曾想到,有“贵人”慕名前来参观。于是,一纸令下,为求悦目赏心,将满山遍野正疯长着的闲花野草,“剪裁”成错落有致的花园。这可苦煞了农夫——改也不是,不改也不是。挣扎了一番,最后决定:丑媳妇总归要见公婆,干脆素面朝天。

这个寓言,指向本书的编纂策略——当初随意挥洒,如今非要整理成前后呼应井然有序的“著述”,实在没这个本。事。承认这只是旅途中或旅行后的东涂西抹,确证作者曾兴致勃勃地东游西逛过,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虽未刻意经营,二十年间,除本书外,我另有《阅读目本》(辽宁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大英博物馆日记》(山东画报出版社,二○○三)以及《日本印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六)三书。其中的《日本印象》,乃是截取《阅读日本》前两辑,配上若干精美图像,属于“删繁就简”,加上“更新换代”。此外,在诸多愉快的旅行中,我还撰有不少草稿、日记、书札等,只是无暇整理成文。此类旅行文字,有无称心的笔墨尚在其次,关键是需要“从容把玩”的心境。

读书之余,喜欢游览,管他东方西方、国内国外,只要是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我都能访则访。至于是否撰写游记,端看“机缘”——有一见如故、浮想联翩的;也有厮混甚久、毫无感觉的。在《<阅读日本>后记》中,我曾提到:“在一个恰当的时空,碰到一个契合你心境及趣味的阅读对象,而且你有足够的时间及知识准备来仔细品尝,这样的机遇并不常有。”作为学院中人,面对“与国际接轨”的考评压力,撰写并发表游记,不但不加分,还可能给人不务正业的印象。好在本人不在意,二十年间,居然断断续续,时写时辍,留下了若干旅行文字。

明知是上不了台面的小文章,仍敝帚自珍,因其真实地记录了当初的欣喜、惊愕与感慨。选择《走马观花》作为书名,看中的正是这成语的歧义。没错,对于东西方任何一座都市或乡镇,像我这样的旅行者,其观察必定是“浮光掠影”,与专门家之“鞭辟入里”,不可同日而语(本书多处在此意义上使用“走马观花”一词)。可单是这么界说,过于谦虚,不够真诚。其实,“走马观花”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喜气洋洋——典出唐人孟郊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因缘际会,有了旅途中的小憩,于是,顺手采撷点花草,给自己保留记忆,给朋友提供娱乐。不用说,这些都是“表面文章”。但在讥笑其“浮浅”的同时,清体味文章背后的“得意”——在我看来,对于旅行者来说,这种“喜气洋洋”的心情格外值得珍惜。

单说“走马观花”,似乎还不够;再配上一句“信马由缰”,感觉上更完美些。我之游历山川名胜,有兴致,但无计划——可古今,可中外,可雅俗。如此“观花”,希企的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偶尔舞文弄墨,说实话,已属第二义。

二○○七年六月五日于京西圃明园花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