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总是喜欢一个人玩,不合群。” “我的孩子被人抢了玩具,不会反击只会哭。” “我的孩子在家里很活跃,一到外面就发蔫。” “我的孩子胆小,外面有一点动静就害怕。” …… 在各种有关育儿的社交平台上,经常会见到家长们提出这类问题来。这类问题有一个普遍的共性,那就是这些孩子大都温和友善、感受力丰富、谨慎敏感的孩子。他们担心孩子孤僻、软弱、没有主见、受人欺负,长此以往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家长们焦虑不安,忧心仲仲。这种焦虑情绪传导到育儿当中,则更进一步强化敏感孩子的不安,导致恶性循环。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或者你也感受到这种焦虑,那么我向你推荐两本绘本:《淡蓝色的小瓶》和《握住妈妈的手》。这两本书能帮助你理解孩子敏感的性格,学会如何与个性敏感的孩子共处。 这两本书的作者和田琴美是日本知名的绘本作家,她同时还是一名幼儿教育研究家。据她自述,和田小时候是个敏感、柔弱、不善表达、置身于陌生群体中就会感到紧张害怕的孩子,曾经一度患过过食症。因此在自己的创作和幼儿教育中,她对性格敏感的孩子特别关注,创作了大量表达孩子心声、促进亲子理解与共情的绘本。《淡蓝色的小瓶》和《握住妈妈的手》可是说这类作品中的代表作。 《淡蓝色的小瓶》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男孩子小阳是个性格敏感、温和柔弱、不愿得罪朋友的乖孩子。他因害怕失去*要好的朋友,而不敢拒绝朋友的任何要求;他因顾虑妈妈工作太忙,或者也因为害怕再次被妈妈拒绝,连“妈妈,我不愿一个人待着,到我身边来吧”的要求都不敢提。小阳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要求、愿望甚至脾气都统统装进心底里的那个淡蓝色的瓶子里。为了化解内心的寂寞,小阳便吃东西,把家里能吃的东西一个个塞进嘴里,只有吃东西的时候,他才“什么都不想”,他才感到无所顾忌。但是,淡蓝色的小瓶空间有限,小阳的心情装不进去就会溢出来,“溢出来的心情就会变成一颗颗泪珠,流下来。” 这真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小阳温和善良、纤细敏感,他渴望得到朋友和妈妈的理解与呵护,他希望“我做我自己就行。我要按照我的心情,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由于他与生俱来的性格,要做到这些是很难的。 美国注明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博士伊莱恩?阿伦指出,每十个孩子中大约有两个是高敏感孩子(Highly Sensitive Child)。高敏感孩子有四个特质:1,思虑较重;2,对外部环境的刺激,反应激烈;3,共感力强,感情反应迅速;4,观察力敏锐,能感知外部细微的刺激。《淡蓝色小瓶》中的主人公小阳就是一个高敏感孩子。他本不愿意把心爱的游戏机借给小朋友,但是他感受到了小朋友的“一瞥”,到了嘴边的“不”字又咽下去了。他本想跟妈妈说说自己的心事,但是听到妈妈匆忙的语气,更害怕遭到妈妈明确的拒绝(这个打击太大了),因此电话拨了个开头就放下了。他把所有的心事独自承受,压在心底,开解的途径就是吃东西,不停地吃,通过吃来排解自己的寂寞。但是,我们知道,过食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病症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