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编号:2020-2-220)。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正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本书旨在论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的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本书内容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其热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技术、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等诸多方面。本书系统地对新能源汽车从局部到整体、从关键部件选型到整车性能提升中涉及的核心技术进行具体介绍,力求做到文字准确、精练,实例具体、实用,插图清晰、正确,内容系统、先进,以便读者能够通过本书学习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相关的关键技术。 本书对部分重点内容设有微课讲解视频,通过书中二维码关联这些微课视频,便于读者理解和拓展相关知识。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汽车类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与特点 1.1.1 纯电动汽车 1.1.2 混合动力汽车 1.1.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1.4 氢动力汽车 1.1.5 燃气汽车 1.1.6 其他新能源汽车 1.2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1.2.1 能源问题 1.2.2 环境问题 1.2.3 汽车新能源 1.3 世界范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计划 1.3.1 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1.3.2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1.3.3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 第2章 电动机及驱动系统 2.1 电动机概述 2.1.1 电动机的分类 2.1.2 电动机的额定指标 2.1.3 电动汽车对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2.2 直流电动机 2.2.1 直流电动机的分类 2.2.2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与特点 2.2.3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2.4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 2.2.5 直流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2.2.6 直流电动机的控制 2.3 无刷直流电动机 2.3.1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分类 2.3.2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与特点 2.3.3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3.4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3.5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 2.4 异步电动机 2.4.1 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特点 2.4.2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4.3 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2.4.4 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2.5 永磁同步电动机 2.5.1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与特点 2.5.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 2.5.3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5.4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 2.6 开关磁阻电动机 2.6.1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结构与特点 2.6.2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 2.6.3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6.4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基本控制方式 2.6.5 基于DSP的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 思考题 第3章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3.1 动力电池概述 3.1.2 动力电池的组成与结构 3.1.1 电池的分类 3.1.3 电池的性能参数 3.1.4 动力电池的工作要求 3.2 铅酸电池 3.2.1 铅酸电池的特点与分类 3.2.2 铅酸电池的工作原理 3.2.3 铅酸电池的结构与组成 3.2.4 铅酸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3.2.5 铅酸电池的SOC估计 3.2.6 铅酸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 3.3 锂离子电池 3.3.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3.3.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分类 3.3.3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3.3.4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 3.3.5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 3.3.6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3.3.7 锂离子电池的隔膜 3.3.8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与充电方法 3.3.9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3.4 燃料电池 3.4.1 燃料电池的特点与分类 3.4.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3.4.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组成与结构 3.4.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系统 3.4.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 3.5 其他电池 3.5.1 镍氢电池和钠硫电池 3.5.2 太阳能电池 3.5.3 超级电容器 3.5.4 超高速飞轮 3.5.5 空气电池 3.6 电池热管理 3.6.1 电池热管理研究进展 3.6.2 电池产热原理及模型 3.6.3 风冷式电池散热 3.6.4 液冷式电池散热 3.6.5 基于相变材料的电池热管理 3.6.6 基于热管的电池散热 3.6.7 其他散热方式 3.6.8 低温环境电池的加热 思考题 第4章 新能源汽车整车能量管理 4.1 电动汽车能源管理系统介绍 4.1.1 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 4.1.2 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4.1.3 电池管理系统的充电管理 4.1.4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4.2 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4.2.1 制动能量回馈的基本原理 4.2.2 制动能量回馈的控制策略 4.2.3 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和类型 4.2.4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思考题 第5章 纯电动汽车 5.1 纯电动汽车概述 5.1.1 纯电动汽车的组成与原理 5.1.2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构型 5.1.3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5.1.4 纯电动汽车主要技术指标 5.2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参数设计 5.2.1 电动机参数设计 5.2.2 传动系统传动比设计 5.2.3 电池组参数设计 5.2.4 设计实例 5.2.5 实例性能仿真 5.3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5.3.1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指标 5.3.2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 5.3.3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实例仿真 5.3.4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仿真 思考题 第6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 6.1 增程式电动汽车概述 6.1.1 增程式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 6.1.2 增程式电动汽车特点 6.1.3 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实现 6.2 增程式电动汽车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