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知如何带班怎么办/我该怎么办班主任工作疑难问题解决方略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班级建设是班主任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本书针对班主任在带班方面经常出现的10种疑难问题展开分析,既有优秀班主任精彩鲜活的实践妙招,又有教育专家高屋建瓴的理论引领。阅读本书,可以助力新班主任迅速走上工作正轨,也可以帮助有经验的班主任进一步提升带班水平。 作者简介 赵福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班主任》杂志社社长、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副主编,长期从事中小学班主任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的“全国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研究”“预防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研究”“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研究”等项目。 目录 1 起始年级不知从哪入手开展工作,怎么办? 预则立,入手之前先有备 初相逢,送上温馨“见面礼” 高起点,设规立矩工作顺 专家视点 如婴儿般诞生,如孩童般生长——起始年级班主任工作的价值自觉与路径选择 2 起始年级不知如何设计班级活动,怎么办? 明确方向:促进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 找准思路:贴合学生兴趣和心理需求 抓住重点:做好起始阶段活动设计 学会借力:用好学校各项活动平台 专家视点 科学设计班级活动 促进学生学校适应 3 班级文化建设不知从何入手,怎么办? 从班级显性文化建设入手 从班级隐性文化建设入手 专家视点 当代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4 中途接班不知从哪儿入手,怎么办? 了解学情,打好接班基础 创新活动,融洽师生关系 建章立制,建设有序班级 专家视点 班主任中途接班该如何入手 5 不知如何带毕业班,怎么办? 目标导航,做好统筹规划 心理关怀,消除焦虑情绪 多方指导,提升学习能力 活动凝心,激发毕业情愫 小贴士 六招带好毕业班 专家视点 以“毕业”开启学生与班主任生命成长的新空间——毕业年级班主任工作的价值自觉与路径选择 6 学生不关心班集体,怎么办? 让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成长 专家视点 班集体: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7 班级排座位发生矛盾,怎么办? 直面矛盾,引导学生解心结 争取家长,化阻力为助力 座位调整,下放权力给学生 编排座位,重在“立足育人” 小贴士 排座位的五条原则 专家视点 如何解决排座位时出现的矛盾 8 班级施行量化管理效果不佳,怎么办? 忌“功利化”,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旨归 自我管理,激发能动性 团队合作,提升集体意识 创新机制,增强实效性 群体差异,量化管理依班而定 个体差异,量化管理因人而定 专家视点 摒弃陈旧的管理模式,回归教育本质 9 班级奖励措施失效,怎么办? 奖要重“品”:注重物质奖励背后的精神价值 奖不离“赏”:爱与尊重是对学生好的奖赏 奖本为“励”: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才是根本 奖而有“章”:群策群力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 特别推荐 班级奖励的三个不等式 专家视点 奖励失效的审思与求解——强化原理的分析视角 10 新生入学不适应,怎么办? 正视不适应:非单因导致 以心理疏导带学生走出不适应 借力同伴,远离不适应 家校合力,消除不适应 入学教育,上好开学课 现身说法,用好“老生”资源 联合家长,开展养成教育 专家视点 多管齐下帮助学生完成学段过渡 序言 打牢班级的信任基础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几乎 是纯粹的实践工作。“实践 需要理论指导”是一种笼统 的说法。这种说法是正确 的,但对于每天忙碌在不 断出现问题、必须立即解 决问题的班级管理实践中 的班主任来说,尤其是对 于初入教职就担任班主任 的教师来说,正确却无用 。因为理论的“远水”并不能 解决当下的“干渴”。班里每 天都会遇到问题,遇到问 题时“我究竟该怎么办”,这 才是他们需要的。有些人 面向市场的嗅觉很敏锐, 所以书店里摆满了专门向 班主任提供如何解决问题 的各种妙招、窍门、秘籍 、战术、招法类的书籍。 这类书籍有一个特点,非 常像中医的“经方”,可帮助 不方便就医的病人自我判 断病症后自己抓药服用, 故而也可称其为“药方”类书 籍。然而,书到手后许多 教师又会暗自存疑:为什 么那么好的招法在我这里 不好用呢?是我水平低还 是这些招法有问题? 平心而论,这些招法( 药方)本身并无太多问题 。问题出在越是看起来“实 用”的招法,作为一种教育 经验,越是离不开其所产 生的实践情境的框架性加 持。就班主任工作经验来 说,情境对经验(技巧) 的加持程度与该经验(技 巧)“看起来”是否更加实用 成正比,与读者实际应用 的“有效”程度成反比。即是 说,当情境加持程度为满 格时,人们便无法否认其 百分之百的有效性,但其 更换情境的可借鉴性;当 情境加持程度减少为半格 时,其操作有效性会打折 扣,但其指导的广泛性则 会增强;当情境加持程度 消减为零时,其操作性便 也随之变为零,但其普遍 性指导价值却会增至,这 通常被称为“理论”。 班主任每日每时都会遇 到许多亟待解决的棘手问 题,“我该怎么办”因此也就 成为每位班主任每天都挥 之不去的问题。对这个问 题可从三方面来分析:一 是“我”,二是“该”,三是“ 办”。“我”是实践者,是他 人经验的借鉴应用者,有 着与经验提供者不同的实 践情境、个人经历和个性 风格。“该”同时存在两个方 向:首先是理想方向,指 依据教育理想,让学生得 到限度的发展;其次是恰 当方向,指适应目前工作 需要,把问题处理妥当。“ 办”是实操,指按岗位职责 要求,切实解决当下棘手 问题。三方面中,“我”关键 。离开了“我”,便无法评价 一个经验的推广应用是否 有效;离开了“我”,也无法 准确评价“该”的方向和“办” 的目标(问题的“棘手”程度 与“我”密切关联)。由于“ 我”是随着经历和经验的累 积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因 此,“该”的方向和“办”的目 标也都会随之不断发生变 化而绝不会停滞在一个水 平上。 以“我”为核心来看“该怎 么办”,至少包含三个层次 的意思。 第一层是求助,寻求方 法、技术的支持,所针对 的大都是具体问题的处理 。该层次的需求者多为以 初任班主任为主的年轻教 师。他们急切需要前辈们 就带有“常识性”的问题给予 “常规性”方法、技术层面的 操作建议。由于此类问题 每天都会遇到,数量太多 ,导致在正式场合反而不 好意思提问,他们需要的 是“药到病除”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药方”类书籍中的经 验技巧就成为他们的案头 。这类方法、技术在“常识 性”问题情境下,对于初任 班主任还是很有帮助的。 只是,越好用的方法、技 术,通常越具有很强的情 境局限性,脱离具体情境 的方法分享,同样具有应 用的局限性,出现“好的招 法在我这里不好用”的情况 就在所难免了。 第二层是追问,寻求的 是超越具体方法与技术的 原则、原理性的概括,所 针对的是经验的总结提炼 和改造应用问题。该层次 的需求者,多为具有一定 实践经验积累的班主任。 他们经历过很多教训,也 从教训中汲取了相当的经 验。他们希望能够对曾经 的教训和经验进行理性盘 点,希望获得超越具体方 法与技术的原则、原理性 认知。对案头“药方”类的经 验技巧,开始进行批判性 阅读,尝试剥离“药方”背后 的情境以及个性化背景的 框架性加持,进入了原则 、原理性思考层面。经过 批判性追问的“该怎么办”的 建议,通常就具备了较为 普遍的借鉴、参考和应用 价值。 第三层是反思,寻求的 是适应普遍情境的通用解 决思路,所针对的是班主 任工作的原理和理论问题 。该层次的需求者多为经 验、教训都非常丰富也非 常突出的班主任。丰富, 指数量足够多;突出,指 经验和教训都足够深刻。 正如一位优秀班主任所言 :每位优秀班主任都曾经“ 毁”过一个班。他们的思考 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则 层面的追问,触及对人性 、对教育价值、对世界观 的思考,也触及对多元、 多阶、多轮问题的思考。 他们进入的是现代教师成 长发展所应达到的实践反 思的高阶思维境界。他们 对青年教师提问的回答, 通常是以“思路”而非“技巧” 的方式展现,而且至少会 提供两种以上的解决思路 ,用方法、技术的表述方 式,大致相当于说:“不仅 可这么办,也可那么办, 甚至还可通过如此这般的 方式这样办。” 这种解决思 导语 《不知如何带班怎么办/我该怎么办班主任工作疑难问题解决方略》聚焦的10个问题: 1.起始年级不知从哪入手开展工作,怎么办? 2.起始年级不知如何设计班级活动,怎么办? 3.班级文化建设不知从何入手,怎么办? 4.中途接班不知从哪儿入手,怎么办? 5.不知如何带毕业班,怎么办? 6.学生不关心班集体,怎么办? 7.规范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出现矛盾,怎么办? 8.班级施行量化管理效果不佳,怎么办? 9.班级奖励措施失效,怎么办? 10.班里学生突发伤害事故,怎么办? 针对以上问题专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以便班主任能顺利展开工作! 精彩页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孩子们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学校寄宿。从学校角度讲,有很多管理要求需要提前告知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从家长角度讲,也有很多的担心和疑惑需要得到学校的答复。这个QQ群满足了家校双方沟通的需求。 通过QQ群,我一般先做三件事。第一,自我介绍。我首先把自己的照片和从教经历发在群里,让家长和孩子认识我,并知道我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从而赢得信任和支持。在我发完照片后,很多家长也会把自己孩子的照片发在群里,并说:“吴老师,您也认识一下我们家某某。”通过这样的互动,我认识了很多孩子,也从家长那里了解了一些孩子的特点,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二,告知开学报到的具体细节。虽然在第一次通电话时已经告知过了,但很多家长记不全,甚至可能忘记,所以我还会在QQ群里把开学报到的具体细节以文本的形式发给家长,特别是寄宿需要准备的一些物品,我会罗列清单,这样家长的准备工作就更加清楚、具体、有效。一位家长在群里说:“数我们班班主任工作细心,其他班级家长都得自己找学校要这些材料。”看得出来,家长们很开心,对我的工作非常认可。第三,提前告知管理要求。我会把学校寄宿管理制度发在群里,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一方面让家长了解我校规章制度,赢得家长支持;另一方面让孩子提前了解学校常规管理的具体要求,对全新的寄宿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除了我向家长和孩子传递信息外,很多家长也在QQ群里向我提各种问题,我总是有问必答,耐心回答每一位家长的提问,打消了家长的很多顾虑。此外,很多家长和孩子也在群里互相介绍自己,认识新同学和新朋友。 虽然开学前我与家长、孩子还未谋面,但我们已经通过电话、网络多次互动,彼此之间逐步熟悉,班主任、家长、学生都已经提前进入各自的角色,并对我们的见面充满期待。开学报到那天,我见到很多孩子都能一下叫出名字,因为我们早就“认识”了;我与家长的交流话题很多,因为我们已经沟通过好几次了;孩子之间、家长之间相处十分融洽,因为已经通过QQ群彼此认识了。我们班教室里总是比别的班级热闹,不像是新生报到的场景,更像是久别的朋友相聚在一起。这一切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庆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初相逢,送上温馨“见面礼”熊 给新生准备“见面大礼包’’ 起始年级,既是开始,也是转折,师生双方都充满期待地迎接全新的集体。特别是起始阶段,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尽快让班级走上正轨呢?我认为,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一系列措施消除师生间、生生间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是起始年级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准备“见面礼”,是我的“撒手锏”。 每接一届新班,我都会为学生准备一份“见面大礼包”。 发一颗棒棒糖,寄托美好寓意 一取其音“棒”,我跟学生说:“棒棒的你们来到了新的学校、新的集体,即将开启一段新的成长旅程,预祝你们棒棒的!”二取其意“甜”,糖:即甜,寓意甜蜜的开端、甜蜜的相处,我期待学生的初中生活甜甜的!我往往还会在毕业的时候,再送给学生们每人一颗棒棒糖,让学生甜蜜地开始.棒棒地结束。 P6-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