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弗里德里希·尼采是19世纪最具争议性和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以极富颠覆性的方式揭示了宗教、道德、政治、哲学中的基本困境,并提出新的建设方案。尼采的重要思想如上帝已死、酒神精神、超人、谱系学、永恒轮回等,对当代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启发了萨特、福柯、德勒兹、德里达等著名哲学家。 在《如何阅读尼采》中,基思·安塞尔-皮尔逊介绍了尼采独特的写作风格,选取尼采著作中十段关键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在公正对待尼采观点的复杂性之外,同时以独特的方式整理呈现给读者,引导、激发其进行更具挑战性的思考。 作者简介 汪丽,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文化。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存在之恐怖 第二章 人性的,太人性的 第三章 尼采的愉悦感 第四章 论真理与知识 第五章 论记忆与遗忘 第六章 生活是女人,或曰,是至美 第七章 至重 第八章 超人 第九章 虚无主义与虚无意志 第十章 瞧,这个人 附录 注释 尼采生平年表 进阶阅读建议 索引 导语 “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现代哲学的“炸弹”划时代的思想巨人尼采,十堂课读懂大师思想,让哲学不再令人生畏。 英国格兰塔出版社王牌书系。 自1900年去世以来,尼采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围绕着他作品的争议也始终不绝。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还要继续阅读尼采?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尼采的著作是我们在哲学史上能够发现的最为精美绝伦的作品,并且他至今仍然是一种鼓舞人心的典型,拥有真正独立的哲学精神。他的作品一直在启发我们,让我们以富有挑战且常常是令人振奋的方式来思考。第二个原因则是,尼采仍然是现代最伟大的哲学教育家之一。他以极富启发性的方式揭示了当代哲学推理中的一些基本困境甚或是一些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