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旨在于从公司控制这一全新的视角把握公司治理理论,进而揭示中国公司治理的本土性,并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司治理路径。 本书认为:公司是由控制关系主宰的企业形态,所谓公司治理问题源自公司控制发展演化所导致的公司关系失衡。由于公司控制状态不仅取决于公司类型,更受制于经济格局、经济体制以及市场环境,因此公司治理具有国别差异。在当下的中国,公有制基础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及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国有企业的全面公司制改革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都使得对中国公司治理的研究必须在法定公司类型基础上区分国有公司和民营公司以进行。与此同时,基于中国公司治理问题的特殊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应该成为中国公司治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公司法层面,公司治理范畴不局限于公司机构制度改革,还应当被拓展到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 作者简介 徐晓松,1957年10月出生,籍贯江西,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等荣誉称号,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公开发表及出版《公司治理:结构抑或问题》《管制与法律的互动》《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产权问题》《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生存环境及其对法律调整的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难点及法律对策》《公司法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论中国公司资本监管与公司治理》《国有企业治理法律问题研究》《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等代表性论著。 目录 内容提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书主题与论证结构 四、研究方法 五、预期创新 第一章 公司法的结构与公司控制 一、对公司本质理论的反思 二、公司法人拟制与股东有限责任 三、公司人格拟制与公司控制的产生 四、公司控制的发展演变及其对公司关系的影响 五、公司控制的发展演变对公司法改革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司控制视阈下中国公司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问题的提出:对中国公司治理的反思 二、紧张化的公司关系:公司治理对象的定义 三、公司关系紧张化的根源:公司控制的失衡 四、公司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公司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公司的不同控制状态与相应的公司治理问题 一、国家股份控制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二、家族股份控制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三、创始人经营者控制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有公司中国家股东与董事会关系模式的选择 一、不同类型公司股东(会)与董事会关系的比较 二、现代股份公司股东会与董事会关系的两种基本模式 三、国家控股股东与董事会关系的模式:以国有独资公司为样本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股份控制下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 一、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的公司治理价值 二、权、义、责统一: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法律关系分析 三、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构建的思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家类别股制度:多元化的国家股权控制体系构建 一、国家股权制度及其在国企公司治理中的价值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公司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现行国家股权控制制度的挑战 四、类别股份基础上的多层次国家股权控制体系构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民营公司治理法律路径的思考与探寻 一、司法介入:民营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的基本路径 二、家族公司治理法律路径的思考 三、创始人经营者控制下的民营公司治理路径探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资本信用:中国公司治理的特殊问题 一、资本制度的公司治理价值探寻 二、系统(整体)性层面公司资本制度结构的再分析 三、制度改革方向:从“单兵突进”到“制度协同”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公司治理中的政府管制与公司自由 一、政府管制(监管):经济学与法学研究的一个交叉地带 二、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与政府管制(监管) 三、“自治型”抑或“管制型”:预先定位的误区 四、中国公司治理制度中政府管制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