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拜占庭帝国史(精)/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陈志强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该书是国内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研究拜占庭帝国史的专著,全书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法,按王朝成立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君士坦丁时代、查士丁尼时代、伊拉克略时代、毁坏圣象时代、马其顿王朝的统治,以及帝国衰落与十字军运动、尼西亚流亡政府、拜占庭末代王朝与灭亡等,从而较为全面阐释了拜占庭帝国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作者简介 陈志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1994年在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哲学院获得历史与考古学博士学位。2006-2011年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拜占廷历史与文化、世界中古史、欧洲史、基督教史研究。担任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天津历史学会理事长,第六届、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荣获希腊“最高文学艺术奖”金质勋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考古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拜占庭学研究》《拜占庭帝国史》《巴尔干古代史》《拜占庭帝国通史》《特殊的拜占庭文化》《君士坦丁堡陷落记》等。 目录 绪论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文献资料 第一章 君士坦丁时代 第一节 艰难的过渡时期 一、晚期罗马帝国的危机 二、“蛮族入侵” 三、东西罗马帝国的差异 第二节 君士坦丁王朝的统治 一、君士坦丁王朝的建立 二、君士坦丁的争霸战争 三、统一战争 四、基督教政策 五、“新罗马”的建成 六、内政改革 七、蛮族问题 第三节 塞奥多西王朝 一、内政 二、立法活动 三、王朝外交与哥特人问题 第四节 利奥王朝 第五节 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章 查士丁尼时代 第一节 查士丁尼一世 一、查士丁尼其人 二、《罗马民法大全》 三、强化皇权 四、经济改革 五、宗教政策 第二节 查士丁尼时代的对外战争 一、重建君士坦丁堡 二、波斯战争 三、汪达尔战争 四、东哥特战争 五、拜占庭帝国的危机 第三节 查士丁尼时代的文化成就 第三章 伊拉克略时代 第一节 伊拉克略王朝的统治 一、伊拉克略王朝 二、军区制改革 三、农兵和小农经济的发展 四、波斯战争 第二节 阿拉伯战争 一、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人的扩张 二、拜占庭人的抗战 第四章 毁坏圣像运动时代 第一节 伊苏里亚王朝的统治 一、伊苏里亚王朝 二、抵抗阿拉伯人入侵 三、对外扩张 第二节 毁坏圣像运动 一、复杂的背景 二、曲折的过程 三、深远的影响 第三节 立法活动及《农业法》反映的农村社会 一、立法活动 二、8、9世纪的农村 第四节 阿莫利王朝 一、无王朝时期 二、阿莫利王朝的统治 第五章 马其顿王朝的统治 第一节 马其顿王朝的兴起 第二节 保加利亚战争 一、马其顿王朝以前的保加利亚人 二、第四次保加利亚战争 三、瓦西里二世的内政改革 四、保加利亚王国的灭亡 第三节 对外扩张 第四节 “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 第六章 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和十字军运动 第一节 拜占庭帝国的衰败 一、衰败的根源 二、科穆宁一杜卡斯王朝 三、十字军狂潮的泛起 四、安苴鲁斯王朝的内讧 第二节 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 一、第四次十字军东侵的阴谋 二、西欧骑士洗劫君士坦丁堡 三、西欧骑士对拜占庭帝国的分赃 四、拉丁帝国的统治 第七章 尼西亚流亡政府 第一节 拉斯卡利斯王朝 一、在流亡中崛起的政府 二、改革和重建军区 三、文化救亡运动 第二节 推翻拉丁帝国的斗争 第八章 拜占庭末代王朝统治及灭亡 第一节 帕列奥列格王朝的统治 一、帕列奥列格王朝 二、末代王朝的窘迫 三、皇族内战 四、“二等小国” 五、王朝内战的后果 第二节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准备 二、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第九章 拜占庭社会生活 第一节 皇族和贵族 一、首都君士坦丁堡 二、皇帝及其家族 三、贵族和官吏 第二节 农业和农民 一、农村生活 二、农业 三、拜占庭封建化问题 四、农民 第三节 教会和教士 一、正统神学和异端 二、教会与国家 三、修道生活 四、教士 第四节 军队和军人 一、军队的组成 二、军事改革与技术发展 三、水上武装力量 四、军事家 第五节 商人和工匠 一、城市生活 二、活跃的国际贸易 三、繁荣的国内工商业 第六节 知识分子 一、知识分子的培养 二、学者 三、通俗文化中人 附录一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二 拜占庭帝国皇帝年表 附录三 拜占庭帝国重要历史地图 附录四 拜占庭帝国疆域变化图 人名地名索引 序言 拜占庭帝国是中古欧洲 历史最长久的专制君主制国 家,在其延续千余年的历史 中,对中世纪欧洲的政治、 经济、文化和宗教发挥了重 要作用。其都城君士坦丁堡 曾是中古欧洲和地中海世界 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学术 文化中心。拜占庭帝国对当 时周边各民族产生的强大影 响至今犹存。此外,拜占庭 文化在中古欧洲特殊的历史 环境中成为古代文化的保护 地,这使拜占庭人不自觉地 成为文艺复兴时代古典文明 的传播者,拜占庭文化也成 为古希腊罗马时代到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代的桥梁,对近 现代西方文明的意义相当重 要。因此,拜占庭帝国在世 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国际学术界 ,特别是欧美学术界充分认 识到拜占庭学研究的重要性 ,他们摆脱了前辈人“玩赏” 拜占庭古物和文献的影响, 把拜占庭研究当作一门严肃 的科学,以近现代学术标准 予以重新整理,使拜占庭学 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显学” 。目前,在世界各主要国家 均设有高水平的拜占庭学研 究中心,出版专门的拜占庭 学学术刊物,设立拜占庭学 博士和硕士学位,为不同层 次的学生开设系统课程。国 际拜占庭学研究会几乎每年 均举行大型国际研讨会和定 期年会,是国际拜占庭学发 展的直接组织者。拜占庭学 研究的强国一直在欧洲,美 国的拜占庭学自二战后迅速 崛起,目前拥有数十名一流 学者、数百名拜占庭学家和 世界上最好的专业图书馆, 以及大大小小的拜占庭学研 究中心。在雄厚的经济力量 和先进的科技力量支持下, 美国建立起拜占庭学大型资 料数据库,已成为国际拜占 庭学的“大哥大”。 我国学术界在这个领域 的研究由于深受苏联拜占庭 学界的影响,列夫臣柯的一 部《拜占庭简史》在我国使 用了近40年。在我国高校历 史教学中使用的各种教材中 ,尚无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完 整叙述,至今还基本沿用已 经被放弃了的苏俄学者的观 点。但是这种状况近年来已 得到了改变。20世纪80年 代中期以来,在国家教育部 和有关高等院校的支持下, 我国部分历史工作者开始致 力于拜占庭学研究和教学, 先后为本科、硕士和博士生 开设拜占庭历史文化课程, 指导拜占庭学硕士和博士研 究生从事该学科的研究。他 们充分发挥了多年留学获得 的语言和资料优势,出版了 有关拜占庭历史文化的著作 ,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对 拜占庭学中的重大问题,初 步形成了独自的看法。在我 国相关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建 立的中国东欧拜占庭研究会 ,在20世纪末成为国际拜占 庭学研究学术组织的正式成 员。应该说,我国拜占庭学 研究刚刚取得初步进展,为 该学科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本书以王朝为序写作的 原因,旨在便于读者学习和 阅读。在拜占庭帝国历史发 展中,王朝的兴衰起着标志 性作用。皇帝在,王朝便得 以延续;王朝在,则帝国气 数不绝。当君士坦丁十一世 战死沙场,帕列奥列格王朝 后继无人时,拜占庭帝国即 最终灭亡,拜占庭的历史也 因此结束。每个社会成员因 所处的环境不同,其承担的 责任不同,对所在社会发挥 的作用也不同。拜占庭历代 的君主和普通的臣民可能在 智力与能力方面没有太大的 差别,但是他们对帝国的兴 衰所发挥的作用差异极大。 杰出的领导者“一言以兴邦” ,能在困境中找到摆脱危机 的途径,使社会繁荣,国家 强盛,而平庸的君主则可能 使强国衰败,百姓遭殃。拜 占庭帝国强盛时期的皇帝都 有值得一书的过人之处,而 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医 生、教师和学者也无不被后 世千古传颂。拜占庭帝国与 古代世界许多帝国一样,是 以农为本的社会,在这个社 会里,无数的普通民众构成 了支撑整个帝国大厦的基础 ,他们的生活方式同样是本 书关注的内容。 作者衷心希望,本书能 够给读者带来更多有关拜占 庭帝国的知识,引起读者对 拜占庭历史兴衰的更大的兴 趣和更深的思考,进而使更 多的人关心、支持或致力于 我国拜占庭学的研究。 导语 本书以王朝为序写作的原因,旨在便于读者学习和阅读。在拜占庭帝国历史发展中,王朝的兴衰起着标志性作用。皇帝在,王朝便得以延续;王朝在,则帝国气数不绝。 本书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有关拜占庭帝国的知识,引起读者对拜占庭历史兴衰的更大的兴趣和更深的思考,进而使更多的人关心、支持或致力于我国拜占庭学的研究。 精彩页 第一章 君士坦丁时代 第一节 艰难的过渡时期 一、晚期罗马帝国的危机 “3世纪危机”是晚期罗马帝国遭到的最沉重的打击。这次影响深刻的危机是一场不可自救、无法逆转的危机,使罗马社会经济全面崩溃。古典时代繁荣的商品经济彻底瓦解,城市破败,商业凋敝,农村赤贫化,土地荒芜,人口锐减。同时,整个罗马帝国政治剧烈动荡,帝国将军自立为帝,军阀混战,内乱不断,武装割据。社会各阶层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精神颓废、道德沦丧,宗教迷信盛行。虽然这次危机在帝国东、西部的表现形式和危害的程度有一定区别,但是,危机对整个帝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当帝国西部地区在内部危机和外部日耳曼诸民族入侵的双重打击下迅速衰亡的时候,帝国东部地区也在危机中苦苦挣扎,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拜占庭国家即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 按照罗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us,284-305年在位)施行的“四帝共治制”,所谓罗马帝国东部包括伊利里亚省和今非洲苏尔特湾以东直到两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其实际控制区包括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地区,即今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前南斯拉夫部分地区,以及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地区。这一地区和罗马帝国西部一样经历了普遍的社会危机,特别是在过去对罗马帝国经济生活有着重要意义的非洲从这一时期开始迅速衰落,其直接原因是残酷的政治斗争和血腥的内战。当时的希腊历史作家记载: 那些初登帝位就进行战争和多次屠杀的人残害了许多官员,并给另外一大群人带来了不可恢复的灾难,因此,外省许多城市都荒无人烟,大片土地任其荒废,许多人都死掉了。 作为古代文明生活中心的城市经济瓦解得最为迅速。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贵金属货币逐渐消失,在盛产谷物的埃及,小麦的价格在数十年间上涨了数倍,以致一个成年手工工匠的收入不足以养活四口之家。商业贸易中猖狂的投机倒把活动和金融市场上活跃的黑市交易完全摧毁了城市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国际贸易关系几乎完全中断。经常不断的战争和军队的抢劫不仅使城市而且也使农村经济陷于破产。一封反映三四世纪埃及农村生活的书信要求军队将领:“制止士兵的暴行。不许其中任何一个人偷一只鸡或捉一只羊。不许任何人拿走葡萄或谷子,也不许任何人勒索橄榄油、盐和木材。……不要仗着挤外省人的眼泪过日子。”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汤普逊正确指出的,“罗马非洲省的衰落开始于第三世纪中期”,其显著特征是人口迅速减少,灌溉系统毁坏,大片耕地荒芜。 在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地区也发生着类似的经济困难,内战对当地城乡经济生活的破坏相当严重。古代东地中海世界最昌盛的雅典此时已经迅速衰落成为人口不多的小渔村。“在希腊有许多城市完全消灭;别的城市也人烟稀少。至于爱琴海上的岛屿大部变成一片荒凉的山岩。阿加狄亚几乎回到了自然状态。”罗马帝国时代非常富庶的小亚细亚地区成为兵匪洗劫的对象,当地的皇家佃户集体向皇帝申诉他们遭受的不幸: 小人等深受那些职在护民者之欺压榨取……举凡官吏、士兵、城市权贵(长官)与陛下所派之办事人员,……均来到小人等之村庄,驱使小人等割舍正业,强征小人等之耕牛,勒索非分财物,故此小人等所受之冤屈与渔夺实在极为痛苦。 经济危机和长期内战导致帝国广大领土内各个民族和社会各个阶层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反对帝国政府的人民运动此起彼伏,不堪军队勒索和国家苛捐杂税盘剥的下层民众聚集山林、结草为寇,当时的文献普遍流露出对社会治安形势日趋恶化所表现的极大恐惧。国家的税收官员和公粮押运员经常被愤怒的民众打得遍体鳞伤。320年的一份诉讼状就清楚地表明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激烈对抗。该诉讼状的原告是大地主、市议政会的议员,他们控告其田庄上的农民,在收获季节“拿出村民们常有的那种蛮横态度”,阻止土地主人收获谷物。显然,农民们出于自身的利益,对长期剥削他们的豪强恶霸进行公开的斗争。 P53-5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