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区域概况及其固碳速率和潜力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建立了林分碳密度-林龄异速生长模型,构建了基于CBM-CFS3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碳储量估算模型,估算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植被和土壤碳密度、碳汇增量、固碳速率和潜力,分析了不同工程措施固碳效益,探讨了不同管理措施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提出了提升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固碳效应的管理对策与措施。 本书可为生态学、森林和灌草生态系统碳循环等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提供关于生态工程固碳速率与固碳潜力的评估及认证方法、固碳效应的管理对策与措施等方面的参考资料,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和发展我国的碳汇林业、碳汇农业和碳汇草业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 目录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丛书序三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域概况 1.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概况 1.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及完成情况 第2章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固碳速率和潜力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固碳速率和潜力的研究内容 2.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植被和土壤调查方法 2.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碳密度估算 2.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固碳速率估算 2.5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碳汇增量估算 2.6 京津风沙源工程固碳潜力估算 第3章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碳汇增量 3.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植被碳密度 3.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土壤碳密度 3.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系统碳密度 3.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碳汇增量 第4章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固碳速率与潜力 4.1 林分碳储量-林龄异速生长模型 4.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固碳速率与潜力 第5章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碳汇效应 5.1 不同植被类型碳汇效应 5.2 不同区域碳汇效应 5.3 不同治理措施碳汇效应 第6章 基于碳收支模型估算河北北部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 6.1 研究内容 6.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6.3 模型参数调整 6.4 森林植被碳储量、固碳速率与固碳潜力的计算 第7章 提升京津风沙源工程固碳效应的管理对策与措施 参考文献 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