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内容涉及临床各常见血液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贫血、出血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净化治疗以及血液病护理。 针对书中涉及各临床疾病均给予了详细叙述,包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预防以及预后等。本书内容丰富,结合临床,旨在为广大血液科临床医护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用途。 作者简介 丛支亮,1985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医学系,1985年至1987年在济南卫校教授病理,1987年至今在泰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工作,从事内科血液专业临床工作,长期从事血液专业临床授课,教学工作。擅长血液疾病诊断治疗,特别专长于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现担任山东医师学会血液分会委员,济南抗癌协会委员,济南医学会临床输血分会委员。已主编多部著作及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 第一节 贫血 第二节 头痛 第三节 血红蛋白尿 第四节 意识障碍 第五节 发热 第六节 淋巴结肿大 第七节 脾大 第二章 贫血 第一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二节 巨幼细胞性贫血 第三节 缺铁性贫血 第四节 慢性病贫血 第五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第六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第七节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第八节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第九节 血红蛋白病 第十节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第三章 出血性疾病 第一节 出血性疾病概述 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 第三节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第四节 单纯性紫癜 第五节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第六节 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七节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八节 血小板无力症 第九节 血友病 第十节 血管性血友病 第十一节 维生素K缺乏症 第十二节 严重肝病引起的凝血异常 第十三节 病理性抗凝物质所致出血 第十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十五节 血栓性疾病 第四章 白血病 第一节 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 第二节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第三节 慢性髓系白血病 第四节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第五章 淋巴瘤 第一节 霍奇金淋巴瘤 第二节 滤泡淋巴瘤 第三节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第四节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第五节 套细胞淋巴瘤 第六节 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 第六章 骨髓增生性疾病 第一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二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第三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第四节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第五节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六节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七节 骨髓增殖性肿瘤,不能分类 第七章 多发性骨髓瘤 第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二节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期与预后分层 第三节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药物分类与治疗机制 第四节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疗效标准 第五节 复发和难治性骨髓瘤的定义及治疗决策 第六节 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机制 第七节 复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特定治疗方案 第八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理 第三节 适应证 第四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用技术 第五节 合并症 第六节 疗效 第九章 风湿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二节 干燥综合征 第三节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 第四节 系统性硬化症 第五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第六节 类风湿关节炎 第七节 骨关节炎 第八节 痛风 第十章 血液净化治疗 第一节 血浆置换治疗 第二节 血浆吸附 第三节 血脂净化 第十一章 血液病护理 第一节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第二节 血液系统疾病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 第三节 血液系统疾病化疗护理和成分输血护理 第四节 巨幼细胞贫血的护理 第五节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 第六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 第七节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第八节 血友病的护理 第九节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护理 第十节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 第十一节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第十二节 白血病的护理 第十三节 浆细胞病的护理 第十四节 淋巴瘤的护理 第十五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护理 第十六节 成分输血及护理 第十七节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的护理 第十八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第十九节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 第二十节 骨髓穿刺技术及护理 第二十一节 腰椎穿刺技术及护理 第二十二节 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 第二十三节 妊娠合并血液病的护理 第二十四节 血液净化护理技术 第二十五节 血液透析抗凝护理技术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