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孩子有个好性格,比什么都重要。拥有健康、良好性格的孩子,能够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他的人生也会是成功、快乐和幸福的。 性格决定了孩子以后的发展,好性格让孩子受用终生。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塑造的,家长应该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性格。本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父母更好地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孩子剖析自己的性格,从而找出并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优化、打造性格,使之成为成功的资本。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无论是刚毅还是柔弱,无论是叛逆还是顺从,每个孩子孩都可以从本书里找到自己掌握命运的钥匙。 目录 第一章 性格对了,孩子一辈子就对了 好性格,孩子受益一生的正能量 自信,孩子成功的“第一资本” 勇敢坚决,助孩子叩响成功的大门 积极乐观的孩子人见人爱 宽容豁达,让孩子的舞台更宽广 天真活泼的孩子惹人爱 礼貌待人是孩子的通行证 顽强和执着是搏击风雨的盾牌 第二章 好性格父母造:做孩子的性格塑造师 健康性格,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给孩子高质量的爱,好性格是教出来的 好性格父母造,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成长中的孩子也有九型人格吗 确定孩子性格,发现性格优势 性格各有优势,家长不必强求 按天性生长,更容易长成大树 第三章 教出自信乐观,让孩子遇见最棒的自己 让快乐陪伴孩子左右 接受鼓励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内容 不要挖掘温柔的“陷阱” 自卑和自信仅一步之遥 努力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自信多一分,成功多十分 心是乐观的,世界就是美好的 保持乐观,人生会变得更顺利 正面管教,养出小小“乐天派” 第四章 善良和爱是好性格的根,成长道路上的灯 父母是孩子爱心的直接播种者 善良的心,就是黄金 善良是源于内心的一股山泉 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 让自己有一颗仁爱心 感恩使人间充满真情 给孩子一颗包容的心 第五章 藏起一半爱,独立自主的孩子路更长 “甩手”父母教会孩子独立自强 给孩子更多的信任与理解 勇于表达,就成功了一半 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更独立 把孩子当强者看,他就是强者 切忌“一帮到底”,孩子的路让他自己走 社交不是“独角戏”,教孩子做个“社交达人” 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第六章 成长是一种责任,敢担当的孩子才有未来 勇于承担是“长大”的标志 责任心成就孩子的一生 对小事负责才能担当大任 责任胜于能力,让孩子扛起责任的大旗 责任感教育:别让孩子赢得了输不起 帮孩子丢掉依赖,请适当“袖手旁观” 学会道歉,别做责任感的逃兵 第七章 爱不能全是甜的:让孩子在挫折中学会坚强 抗挫折能力: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力量 挫折是大自然的计划 学会把挫折燃烧成动力 挫折是强者的起点 坚韧是一种精神 坚定信念,坚忍不拔 认定了就风雨兼程 学会从失去中获得,不要放弃人生的希望 第八章 霸道孩子没人爱,学会分享才能快乐成长 独占不意味着拥有,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 孩子不善解人意怎么办 点燃孩子乐于助人的热情 帮孩子拔除嫉妒的毒瘤 让孩子明白1+1>2的道理 学会自己经营“朋友圈” 以友爱的精神对待所有事物 序言 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 良好性格。良好的性格是孩 子一生巨大的内驱力,在艰 难坎坷、困难重重的人生旅 途中,只有那些性格坚强、 乐观、自信、一往无前、勇 于创造和耐得住寂寞的人, 才有希望到达成功的彼岸。 良好的性格也是孩子人生幸 福的重要保障。面对顺境、 逆境、成功、失败、挫折和 打击……只有优良的性格才 能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宽容、感恩、乐观的心态 面对人生的一切,坦然接受 人生的赐予。 好性格,不仅能让一个 人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独特 的人格魅力,从而赢得他人 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能够从 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 式和处世态度,最终提高自 我生活品质,甚至成就一番 伟业。如果一个人的性格是 健康的,他的人生也会是成 功、快乐和幸福的;如果一 个人的性格是病态的,那么 他的人生也会是失败、痛苦 和忧伤的。如果孩子想让自 己摆脱平庸,创造辉煌,步 入杰出者的行列,就必须努 力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注 重培养良好性格和品质。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 性难移。”人的本性是比较 难改变的,但并不是不能改 变。人的性格的形成,有先 天遗传因素,但更多的是后 天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性 格特征中都有好的因素,也 有不良的特征,要善于正确 地自我评估,好的使之进一 步巩固,不足的努力改造, 取长补短。久而久之,就能 使不良性格特征得到克服和 消除,良好的性格特征得到 培养和发展。 很多年轻父母并不缺乏 教育孩子的理论知识,但是 体现在实践中,效果往往难 以令人满意,原因就在于理 论和实践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本书不仅介绍科学的观念 ,也讲解经典的案例,通过 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融合和促 进,帮助父母更好地提升实 际操作能力。引导孩子剖析 自己的性格,从而找出并克 服自己的性格缺陷,优化、 打造性格,使之成为成功的 资本。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 ,无论是刚毅还是柔弱,无 论是叛逆还是顺从,每个孩 子孩都可以从本书里找到自 己掌握命运的钥匙。 只要孩子能认识自己的 性格特质,发现自己的性格 潜力,就能为自己的人生导 航,成为自己命运的舵手, 拥有美好人生。 导语 本书是父母不可不知的枕边教科书,性格决定命运好性格成就孩子一生。 良好的性格是孩子一生巨大的“内驱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拥有善良、自信、独立、坚强、自律等良好性格的孩子,能以很好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人和事,能通过自己的表现赢得别人的欢迎,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在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支撑之下,孩子能够拥有更多的成长资源,这会让他们更好、更快、更健康地成长。 精彩页 好性格,孩子受益一生的正能量 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美丽善良的果子。善良的情感及其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必须在童年时悉心培养,否则就不会有效果。 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爱心,它可以说是人性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而爱心的产生,则基于个体社会情感的需要,它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一种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习惯性心理倾向。 孩子可以被看作是一面镜子,给他们爱,他们会报之以爱;无所给予,他们便无所回报,无条件的爱得到无条件的爱的回报,有条件的爱得到有条件的爱的回报。 因此,不管你怎样把净化和丰富精神世界的活动引入家庭生活,记住,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内心没有爱,就不可能给别人爱。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要让内心世界充满爱,这样你才有多余的爱给别人,才能培养引发你们的孩子来自内心的爱。 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无附加条件地服务于他人,就是不要任何回报的服务和爱的给予。学会把孩子看作是与你脱离的、独立的人去爱他们,你的职责是把他们变成与你一样的人,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古今中外,爱心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和社会的灵魂。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讲“王道”,他们都是以爱为核心的。费尔巴哈说:“新哲学建立在爱的真理上,感觉的真理上。”“爱是存在的标准——真理和现实的标准,客观上如此,主观上也是如此。没有爱,也就没有真理。”由此,以爱为基础的新哲学建立了。 那么,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1.热爱动物,热爱生命 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景:孩子在逛街时,迎面跑过来一只小狗,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抚弄小狗,眼里流露出爱怜的神情。像动物园、公园这些场地,往往是孩子们的天下,孩子们在这里会和小动物们嬉戏、玩耍,并且会觉得快乐异常,显现出爱的天性。 相反,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搞恶作剧的孩子,他们抓住小猫、小狗的尾巴,听到它们悲惨的嚎叫而开心不已,这些都是他们没有爱心的表现。 西方国家大多制定了法律,禁止虐待小动物,目的是用法律抑制残忍。英国有句名言:“爱我者爱我的狗。”把狗等同于人,借用小动物启迪孩子的爱心,是最直观和便捷的方法。现代社会掀起“宠物热”,并非全是精神空虚,它也是人类在人情淡薄的后工业社会中,借用宠物培育爱心,呼唤美好人性的一种表现。 2.帮助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性格 “我的”“给我”“我要”这是小孩子最常说的几个词。可见,小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强烈,这往往被用来证明“人生来是自私的”。 诚然,人有自私的一面,自私属于动物的普遍共性,但并非不可改变。婴儿学会的语言中,最早还有“爸爸”“妈妈”这些词,说明婴儿最早感受到的他人便是父母。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精心呵护孩子,让孩子最先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父母之爱是无私的奉献,历来为人们讴歌,但切不要把它当作对孩子的馈赠,否则便成了溺爱,反而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 3.给孩子做关心别人的榜样 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要使孩子富有爱心,父母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做。 当代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有一次意外地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只雌性的成年斑鸠在看到一只狼或者其他食肉动物接近它的孩子的时候,便会假装受伤,一瘸一拐地逃出穴窝,好像它的翅膀折断了。这时,食肉动物就会放弃攻击小斑鸠转而攻击成年斑鸠,希望能够捕食这只“受伤”的猎物。 一旦这只成年斑鸠把这只食肉动物引到一个远离穴窝的地方时,它就会振翅飞走。这种方法往往能够取得成功,当然,有时也会遭到不测。 斑鸠就是用这种富有爱心的举动来保护幼小的斑鸠,使它们能够活到成年,繁殖后代。而小斑鸠在耳濡目染成年斑鸠的做法后,也会仿效。由此可见,爱心是一种后天强化的行为,只要父母提供榜样,孩子就会模仿。因此,父母在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示范作用,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 4.移情训练 爱心培养还需要移情训练,可以经常让孩子把自己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 例如,看到小朋友摔倒了,可以启发孩子:“想想你摔倒时,是不是很疼?小弟弟一定很难受,我们快去扶起他,帮他擦擦脸。”这样,孩子的同情心不知不觉就培养起来了。 5.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他人是爱心的一种体现。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甚至会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孩子是很可怕的。有同情心的孩子往往比较会关爱他人,因此,父母要在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