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桃花与蟹(四季里的风物中国)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晏藜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深度解读古人生态智慧,访古寻今,索骥中国生活美学的答案之书,作者多年来注重观察寄寓在风物中的自然节令之美,并研习当中延续千年的审美经验的传承。书稿按照时序分为青(春)、朱(夏)、白(秋)、玄(冬)四章,不着眼于华贵事物,只细致呈现每季中人们最常见到的桃花、檐廊、帘席、山水、艾草、琴棋书酒、迷雾、秋蟹柿子、消寒图等平凡而典型的风物意象,同时关照他们的渊源承继、审美氛围和今昔对照。书稿配有作者多年来采集的意象照片,共同展示中国风物生活中常被人忽略的审美细节,吸引当代读者从生活的最寻常处发现美和情韵。 作者简介 晏藜,90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时作深山远水行,岁时风物观,也曾泛览山河,独上江楼,渡口问桃源,流连花间,但更多还是在日常中按部就班,陪伴至亲至爱,经营恒心恒产。不想辜负此时此刻一生一命,也同时渴望更深远处的世界。也辛苦,也迷茫。也无力,也纠结,但只要心中那庭院深深,竹林细细,桃花流水,风烟干净,始终都在。 目录 青春 春雨心事 渔客 灯如昼 桃花气 杏花疏 岁岁花朝一半春 天上有雨,地下有伞 虹始见 布谷,布谷 牡丹,《牡丹亭》 春尽日 朱夏 故乡夏日 夏下帘来 蓝田谷 大满与小满 扇底风凉 芒种,麦龙黄 艾草有心,何求人折 夏至极、 荷花风 林泉高致 夏席,云烟之具 棋声惊昼眠 淡烟流水画屏幽 大暑后,腐草化为萤 白秋 秋夕 中元,思故人 秋至洞庭 秋气满潇 已讶衾枕冷 石榴的夏与秋 白露为霜 秋日长安 夜未央 中秋月明人尽望 醉醉月,白玉盘 秋雨梧桐叶落时 重阳节后,采菊东篱 人迹板桥霜叶红 归来看取明镜前 一蟹浮生 银杏千年 玄冬 立冬,柿柿如意 寒水静、 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快雪时晴,佳 岁寒雪后,终南深处的松柏竹 冬至,昼与夜的辨证法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腊八粥,淡中有其真滋味 大寒天,冻不掉的小趣味 西风吹冷沉香篆 日暴影,更漏声 围炉夜话 后记 序言 风物眼量 龚静 近几年在快捷的现代社 会中奔波的人们确乎时时感 同身受着各种焦虑和疲惫, 在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之时 ,古人那种顺应自然节气的 生活方式似乎让现代人眼前 一亮,哦,原来我们的老祖 宗们是这样生活的呀,衣食 住行,在在皆于自然万物相 生。当然,其实,这种生活 一直都在啊,也其实一直都 润物细无声于现代生活,只 是被四肢忙心也忙的人们有 意无意漠视罢了。这么说来 ,媒体自媒体的,春夏秋冬 的,都要热闹一番。相关的 书籍也出来不少,至于究竟 是否深入个人内心和行为的 ,其实也究乎不同个体的感 知和呼应了。 于晏藜来说,对这样的 生活方式是她心心念念的。 在有山有水的安康之少年生 活,厦门上海两地大学,研 究生后又工作于西安的人生 经历。山水、古城和那些连 接着千年历史的风土人情, 无形中又加持了她的这份对 传统文化生活的心念。她喜 欢古典诗词,喜欢中国绘画 ,喜欢那种古典艺术的诗意 ,于是,写作时也不免颇为 追求字词的唯美。记得她几 年前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念创 意写作专业时,在我任教的 《散文写作实践》课上的第 一次作业,写赏游杜甫草堂 ,文辞很讲究,其实当时我 还委婉地指出她有时候文辞 的唯美并不必然带来内质的 丰富。她是很有悟性的女生 ,慢慢也更多地在文辞和内 容间找到妥帖的关系。毕业 时她以一篇现实题材的小说 《龙凤》作为自己的毕业作 品,语言平实,却细腻,于 人物塑造和人物心理的表达 妥帖水乳。 而在这本《桃花与蟹》 中,晏藜对语言的敏感和细 腻唯美的追求恰好切合了其 所表达的“四时里的风物中 国”主题。“青春”“朱夏”“白 秋”和“玄冬”,融色彩和季 节,又诱引出画面感的词汇 ,是四季,也是该书的四个 章节。从春雨开始,到围炉 夜话,二十四个节气,在作 者笔下感知、体肤、接纳、 感应、感受,并且时时地“ 有情”张开审美的触角拥抱 所有的四季变化,在日常的 每一天中应和万物和人心人 身的往通。所以,作者不单 是照搬史书或月历的节气知 识,而以自少而长的生活经 历和文学艺术的阅读观赏感 受去创作,她笔下的风物不 只是风物,更是“情景交融” 的风物,是“这一个的风物”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春 雨心事”里的“渔客”。看到 回忆“故乡夏日”,行走“秋 至洞庭”,时时从西安进山 看“岁寒雪后,终南深处的 松柏竹”,而作者也时时经 由当下的都市生活打量过往 ,思考当下,在繁忙的日常 中践行感知往通自然生气的 感念,在偷闲的行旅中感受 季节和各地风情,且于表面 的风情中看到背后的经济和 人文,窃以为这样的表达是 较一味的风花雪月要深入的 ,毕竟在现代商业社会中, 自然风物与人和社会的关系 ,并非那么单纯,总有着诸 多牵丝攀藤的关系,好比“ 渔客”中的渔夫,他如今在 潇湘上的撒网打鱼不过是给 人拍照的背景,是拿工资的 旅游节目,全非往日真正的 “渔夫”,连同一湖山水,都 不过是制造的“风景”。好比 那些人们远行归来照片中的 大树山径荷锄牵牛行的老汉 ,其实也非农业社会中的耕 作图,乃风景地的常规节目 。自然人文生态的变化中, 风物已非固定,时代社会的 变化中诸种都在变化。 当然,人们总希望“常” 大于“变”,所以尽管地球气 候已然变化异常,像沪上今 年的秋天“待机超常”,冷空 气虽偶有报到,气温还是偏 暖,于是四季桂蜡梅白玉兰 共生共时了,传统的节气在 现代的变化面前,也不免迷 糊了。当然,“四时佳兴与 人同”,身心妥帖的心愿总 希望在忙碌内卷的生活节奏 中安放,也好比虽然在南方 难见雪白,岁末的时候不免 会想起那句“天欲雪,能饮 一杯无”,这些就像某种基 因,埋伏在我们的身心内部 ,在某个或恰好或突如其来 的时刻,浸染包裹你。那么 ,读读晏藜笔下的这些文字 ,这些晏藜感受到的“风物 时光”,倒也是蛮恰宜的。 说起来,感觉自己与晏 藜也是颇有些缘分。首先是 师生的缘分,其次觉得从生 命成长而言也颇有些关系, 虽然我出生成长于上海嘉定 ,晏藜则家乡陕南安康。嘉 定是江南古城风格,且老街 老屋练祁河,且马路街衢市 集之城市,且田畴老宅乡村 ,嘉定如今当然发展得更加 城市化,但我常依然有一种 “在上海之内,却也在上海 之外”的感觉,嘉定于海派 文化之更多江南文化的渊源 的。回想少时,就时时感受 着外婆一日三餐中逢熟吃熟 ,应节气而相生的烟火气, 也时不时跟着外婆去乡下走 亲访友,江南农村的老宅村 野炊烟劳作并不是风景,而 是日常。尚未踏访安康,但 从照片看有山有水,城虽小 ,房虽旧,但山水和生活的 相融则有意无意成为一个人 生命的底色的。也许因了这 样的渊源,虽然和晏藜隔了 二十几年的时空,但彼此之 间有着某种生命的相通之处 ,而于古典诗词绘画等文化 艺术上的共情,江南和陕南 就有了更多的呼应共感。 临2021年底了,从2020 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还在 变异着,人和人之间,国家 和国家之间,过去习惯的生 活方式和人 导语 《北京晚报》《光明日报》《三联生活周刊》《文汇报》刊载作品,江苏省初中语文试题素材来源,深度解读古人生态智慧。 散文家龚静作序推荐。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备忘录全彩图文呈现,十二张“四时之诗”明信片随机赠送。 后记 这些文字大都写于二十 八岁前。二十八岁这年我有 了女儿,生命状态的变化, 连带着文字也会发生改变。 并不是说做了妈妈就是什么 了不起的成就,只是随着这 小生命的到来,不知不觉就 会牵扯进更深的生活。等你 在某个瞬间觉察到,自己依 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从 前天地间的一切,无形间已 悄悄改变。尽管仍是和从前 一样的四季,一天依旧只有 那二十四小时,目之所及的 景物似乎也总还就是那些, 但心境却随着身份的成长而 变化,再回不到简单的当年 。 这是一部关于风物的小 集,断断续续地,记录了我 对风物一点浅显的所阅、所 感与所知。因为多来自报刊 约稿,因而文史知识或多强 于个人感悟。在这个纷杂的 时代,这些文字及它们所描 述的景物明显有些旧了,或 者说是寻常。桃花。雨檐。 河川。明月,蟹,茶与酒, 松柏和山雪,甚至还有消寒 图、《月令集》这些,都已 不太是现代人眼中的新鲜风 景,而是裹挟着一身古意, 从“诗”“骚”时代起被反复地 传唱,或者做进丹青里妥帖 收藏的。而一个世纪以前的 有识之士辛苦掀起的新文化 运动,就是为了打开人们的 视野,将更新鲜生动的表达 还给千年来被迫闭目塞听的 普通人们。而本书中所录的 种种细碎,不仅如今看来并 无新意,就是放到一个世纪 前,也是有些旧而琐细的。 絮絮叨叨,要将本就不够开 阔的自己束缚回狭小的旧笼 子中去。我都可以预料,多 年后回看肯定会觉得汗颜。 但我的朋友,同时也是我当 时的编辑却劝我说:“表达 本身就有意义,起码对自己 。” 这话多少给了我一些信 心,加上文字本就是有求生 欲的,纵然相似的内容已经 有了千万种表达,但眼前的 这十万字,却是世间一份独 属于我自己的心路。它多少 记录下了一个年轻的中国女 孩,在最平凡的四时生活里 得到过的种种信息。 那个时候,生活还是轻 盈的。花与雪,风与月,书 与琴,都仿佛是这纯净岁月 里唯一重要的事。我会在春 时赏花,还不能是路边看到 的随随便便的花,桃有桃开 的地方,杏有杏落的山谷, 还有近年来才慢慢见到的垂 丝海棠,芍药牡丹,都有它 的所在。夏日里要进山,既 占着秦岭、终南比邻的方便 ,是一定要在那几十个峪口 中寻觅到风景最佳处。秋天 得听雨,如今高楼的房中是 没有感觉了,就去公园的石 阶上,佛寺的檐廊下。冬天 要赏雪,曾走过好几十里的 山路,只为推门雪满山的震 撼。反正凡是生活过的地方 远近,都留下过我探访游玩 的脚步。后来为人妻为人母 ,在生活的褶皱中体味到人 生更深更真实的滋味。这些 是当年很年轻时绝感受不到 的。所以这些文字对我来说 的独特也正在此,而从今以 后,我应该再不会,也写不 出这样简单纯粹的文字了。 于是便将这些作为轻盈 的纪念吧,同时送给女儿丸 子,为了在将来告诉她,妈 妈曾经这样幸运,毫无察觉 间受到许多无声的睬护,才 能有这一段纯美宁静的生活 。 精彩页 春雨心事 下班路上淋回一点春雨。一直想拥抱春天的温润,这一刻心愿得偿。虽然这几天家里只自己一个人,却仍买了新鲜蔬菜,认真做了顿饭。春天里不买花,花店橱窗里的哪有枝头上的好看呢。 这一夜突然停电,索性暂停了文字,独自在空洞的黑暗中静坐一小时。平日里各种人事信息塞得太满,此刻多数感官被迫静止,反而触摸到了真实的安宁。这一股宁静平时觉察不到,但却是扎实恒定的存在,酝酿着普度一起码眼前故事里的仁慈。 想起还在江南的时候,有一回,好像也是这样的一个暮雨天。我坐在教室的窗边发呆,突然被从外面弹进来的雨水惊醒。临近清明的雨已是催花雨了,轻柔绵软,润物无声,是春时雨该有的样子。讲台上教授好像在分析《源氏物语》的人物悲剧逻辑,可一句也听不进去,满脑子全是“白雨跳珠乱入船”的画面。心动难耐,下了课就赶最近的高铁去了杭州。 对西湖这样的临时起意,在江南的那些年,没有十次也有八次。不说苏、白二堤,曲苑、柳浪,就是杨公堤、龙井村、虎跑泉、灵隐寺……哪里都有我曾经虚掷过的光阴。为了孤山的梅花,为了曲苑的风荷,为了湖舟上的雨雪,为了烟霞里的古塔晚钟,为了姜家最早的一杯明前茶,为了秋后外婆家的虾仁和醋鱼……不说它背后的千年岁月和万般情韵,单单西湖,都是尽日风光看不足。 那些年做过的太多无聊事,许多都关于这个湖。有一回独行至孤山,见眼前山水空蒙,突然就想,若此时此刻,眼前这一片水墨之中,能有一个撑着红伞的人走过就好了。于是便在原地等了两小时。 想不到竟真让我等到了。水墨天地间,一点红由远及近而来,画面顷刻间被点亮。虽然是这么小而无聊的一件事,却也偷偷收在心里得意了很多年。 近来再次清简生活和生活资料,能交付的通通交付出去,尝试只限身前。不在繁杂世事里安放欲望,不在贪心不足中虚度时间。然后发现,生活真的没什么着急的事,所拥有的也总绰绰有余。 正月已过多半,新年也完全过完了。人们的生活从假日模式调过来,随着悄悄回来的春天一起回到平常的轨迹中。雨水是这时节特别的仪式。古老的《月令集》中有一段歌谣般的文字:“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春天属木,有木定有水。立春之后东风解冻,天地间冰雪融化、寒气消散,雨水因此形成。 到了雨水,天地间新一轮的鲜润气儿便渐渐透出来,过去人说雨水后有三候:“—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早春的雨来得无声无息,杜甫诗里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万物有灵,小动物们先于人类觉察到自然微妙的变化,于是一场温柔的雨后,水獭开始捕鱼,鸿雁自南归北。再然后,所有草木也开始陆陆续续地萌芽。但也只是萌芽,存在感并不怎么强,远看仿佛有,近看却又不真切了。所以才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是春天里最初的雨,和晚些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以及再晚些的“梅子黄时雨”都不—样,更温柔也更朦胧,是—个过渡,也像是天地给人们的一个启发——“此时风景,不作喜雨之歌,即为醉翁之操,无不宜也。”这雨水浸润下的心境,和这恬淡自然的时节最为相宜。 记不清有多久没有好好听过一场雨了。如今住在城市的高楼上,窗外没有檐篷,再大的雨也只是遥遥地看着从远处化成雨线唰唰而过,却听不见记忆中那淅沥绵密之声了。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