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本《大学的理想》以“我国大学正在实现新的文化觉醒”为导论,以作者1996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报告、演讲和公开出版的有关学术专著中按照时间顺序精选的24篇论文为主体,从历史的轨迹和哲学的高度比较全面、系统地探索、论述和回答了当代中国大学在传承和创新文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以“以人为本,实现和谐”为价值基石,以“人文、理性、求实、创新、和谐”为共享核心价值信念,为构建当代中国大学人的精神家园和实现当代中国大学理想而奋斗,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 作者简介 王冀生,安徽省庐江县东汤池镇人,1930年11月25日(农历庚午马年十月初六)出生于天津。1936年就读于安徽省安庆市天柱阁小学一年级,1940年就读于广西省桂林市中山学校,1945年就读于中央大学重庆市璧山县青木关分校高中一年级,1946年就读于北平市立男子第四中学高中二年级直至毕业,1948年9月就读于北洋大学采矿系一年级,1949年9月转学进入清华大学电机系二年级学习直至毕业。1952年8月清华大学毕业后被国家分配到哈尔滨工业大学,1955年8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师资研究生班学习结业后留校任教,并被任命为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教研室副主任,1956年被任命为专业主任,同年被评为讲师。1978年6月调到原第八机械工业总局(部)教育局,历任副处长、处长,1980年评为副教授。1981年11月转到教育部(国家教委)高等教育二司,历任处长、副司长,正司级巡视员。1991年12月调任国家教委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正司级),1992年评为研究员,1994年3月退休。 目录 导论 我国大学正在实现新的文化觉醒 时代精神与教育观念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 高等教育的科学内涵和学科建设 现代大学文化学的基本框架 继承和创新大学精神 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对大学理念的再认识 论“大学之道” 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建设 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 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追寻中国“大学之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与普遍意义的“大学之魂”的有机结合 育人为本,科学为根,文化为魂三位一体的大学哲学观 大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 “中国大学文化百年个案研究成果系列丛书”总序 当代中国大学人的一项创举——“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冀生先生访谈录 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 大学精神的核心在生命信念和价值追求 自觉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序 探索构建当代中国大学人的精神家园 结语 当代中国“大学之道”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有关论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