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书较全面地阐述了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及如何减少伤害的方法等,不失为高原旅游或工作者的良师。
该书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常识篇。阐述了人对环境低氧的习服与适应,特别着重在高原上体力活动的特点及促进习服和增强对低氧耐受能力的途径。第二是高原上的症状及疾病篇。从常见的症状作出对高山病的鉴别到针对性的紧急处理。全书叙述通俗易懂,操作上简单易行。
该书的作者都长期从事登山医疗及生理研究工作。李舒平在珠穆朗玛峰的多次攀登中担任医疗工作,曾与珠峰考察队和中科院低氧开放实验室等合作,研究高山习服,获中科院、国家体委科技进步奖3项。而甯学寒则曾任珠峰科考队高山生理组组长,在多个高山地区进行高山生理研究,并担任中国生理学杂志的编委,现为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教授。
在平原生活的人们初上高原时,总怀有很大的不安,因为稍不注意,高原反应就会威胁几乎所有的人。即便是学医的,对高原生理和高原病症都知之甚少,而传奇式的道听途说倒挺多,故人们迫切需要寻到一本有简单说理的实用小册子,以行之有据,从而有利于健康和工作。这样,本书就应运而生了。
本书先是介绍一些较为实用的高原自我保健常识,接着又针对常见高原高山病症推荐了应急处理措施,最后又对高原饮食起居的各种注意事项作出说明。这本实用性小册子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是在高原生活、工作或旅游的必备保健指南,也可供广大登山爱好者及高原地区的科研、临床工作者参考选用。
初到高原的身体反应
人初到高原,例如到达拉萨机场,由于稀薄的空气中含氧量比平原上低,同样吸入一口气,肺泡内的含氧量也相应降低,继而导致血含氧量下降,内环境恒定受到破坏。这时,体内的化学感受器如颈动脉体等立即察觉到异常,于是一方面通过自动调节途径,加深加速呼吸;另一方面,则将信息传递至神经中枢。同时,低氧状态也直接影响大脑中枢系统。这样通过神经及体液调节机制,使体内各种器官充分动员起来,以摄入足够的氧气来弥补血中含氧量的不足。
心脏接到信息,使心肌收缩加强和心率加速。储藏红细胞的脾脏对低氧信息作出收缩反应,增加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以提高运输氧的能力。低氧还使身体主要的心、脑等器官的血管舒张,以利细胞的气体交换;次要器官及周边的血管收缩,以利于血液分配到重要器官,等等。然而,呼吸的变化会造成通气过度,把体内具有酸性的二氧化碳过多地排出体外,相对地碱性物质比例增大,形成呼吸性碱血症,严重时能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及肢体麻木;呼吸及血液循环功能的加强和周围血管收缩会引起血压不稳;颅内血管舒张会增高颅内压力,引起头疼。这是人体为了保持内环境恒定所作的生理反应,或反应过度的继发效应,在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于是人们就称之为高原反应。
过度通气造成的呼吸性碱血症,需通过肾脏的逐步调节方能使体液的内环境重新达到恒定状态。通常在3~7日后,当新的内环境恒定建成,静息时的呼吸活动及心率反应会逐渐平缓下来,碱血症随之消失,头疼也会缓解,但红细胞及血色素仍会继续上升。这时,不再是脾脏收缩,而是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使血液能携带更多的氧,直到满足细胞的耗氧量为止。
遵循自然规律
既然高原反应是保持身体内环境恒定所作的生理反应,那就应尽量避免对其进行干扰,应让这种生理反J立循自然规律完成。
1.不要过劳
任何增大耗氧的活动都会加重供氧与需氧间的不平衡,延迟新平衡的建立,必须有控制地、循序渐进地增加体力负荷,切忌突然用力或猛加速度,以避免氧气来不及供给导致欠下大笔“氧债”而加重失衡。有一次,一位同事初登4000米,下车时高兴地喊“4000米没什么呀,我一点反应也感觉不到”,当看见笔者在200米外的山坡上采到雪莲时,也跑过来,可是跑不到50步就蹲到地上,上气不接下气地呻吟“我不来事了(不行了,沪语)……晕……要吐”。
2.预防感冒
早上或晚上从生火的屋子外出,除添衣外,在户内外温差过大时应戴防寒口罩,尽量避免张口呼吸。户外活动以不出汗为度,如果有汗,一定要及时擦干。手足要保持温暖干燥。如果厕所在露天,宜改变习惯,让如厕时间勿在最冷或风大的时候。
3.不乱用药
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必用药,也不需间断吸氧,让反应症状自然消失即可,不可道听途说地乱用药。若反应症状明显,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4.遵循科学原理
行动一定要遵循科学原理。有人认为,在空气稀薄情况下,主动地加深加速呼吸就可以吸入较多的氧。但别忘记,过度通气会使体内二氧化碳急剧减少而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也有人问:在高原会发生水肿,少饮水是不是可以防止水肿?这不行!在高原上,由于呼吸的增强,加大了水经呼吸的排出,如再限水会引起体内缺水而使尿浓缩,不仅为结石的形成制造了条件,还会造成血液淤滞。有人信了不全面的传言,像“瘦人会适应得好”而少食淀粉。这不仅减弱了体能,还违背了糖有利于克服低氧的事实;特别是在体力活动时,如血糖不足,身体不得不动用脂肪来产生必需的热量,这会耗去更多的氧。有人说酒能“活血”,但急性低氧已使心脏负荷增加,再添上酒精对心脏刺激的副作用,喝酒则有害无益。不过,在5000米高原喝咖啡倒没证明有害。
适应和习服
1.适应的定义
适应有两类。一类是生物学上的“适应”,指对外环境变化作出的有利于机体的保护性反应,通过遗传而固定下来,成为一项世代具有的身体素质特征。像世居高原的夏尔巴人具有活跃的攀登能力,术语“高原适应”就是指这种生物适应。另一类适应是平时常说的个体生理适应,它并非遗传而来,而是后天训练获得的,术语称作“高原习服”。在涉猎这类术语时应避免概念混淆。
2.习服——个体的生理学适应
(1)生理适应: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从明亮的环境进入阴暗房子的时候,起初看不见任何东西,呆了一会儿,就可以分辨出若干物件了,这种现象被称为暗适应,属于生理适应。当身体感受到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变化时,会作出生理功能上的调节,去应付刺激或变化,如皮肤遇冷刺激会使局部血管收缩,防止热量的损失;也会调整感受阈的阈值和传递信息的网络,作出保护性的反应,如中度降低体温可改变心脏缺氧的损伤阈和减弱伤害性反应;还能调控或协调代谢通道的启闭和基因表达,如中度低温能保持有氧代谢途径的畅通,并抑制凋亡通道的启动。这种个体对体内、体外的变化或刺激作出调整、调控和调节反应,以达到新的平衡、稳定或重组,属于生理适应,可由后天训练而获得或发展。
(2)习服:登上高原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就是俗称的cc服水土”,术语为“习服”。生育能力是长时间习服的标志。初到高原,急性高原反应将持续多久,当视高度及上升的速度而定,一般1~4周多数人能逐步习服。有定居2年记录的最高居民点海拔5950米,在此高度以下是人类可获得习服而能正常生活的高度。在海拔6000~7010米处,则只有驻军记录,在此高度以上则难以达到稳态习服,这时主要凭借整体调节和细胞的耐受进行有限活动,诸如登山和科学考察。
习服是个体对外环境变化作出的有利于机体的保护性反应,通过训练能够增强的一些身体素质特征与之有关,可以后天获得。在这个意义上,个体对低氧的习服属于生理适应的范畴。低地人到中等海拔高度,可以通过个体生理反应而达到习服,若不能完成习服,就会患高原病。下到平原,所获得的习服在半年内会逐渐消失。
3.适应——世代的生物学适应
世代居住在高原的人,通过遗传,先天性地取得了生物适应,有最大程度的低氧耐受力。藏族同胞是世界上对高原适应最佳的人群,测定表明,藏民的低氧耐受能力远大于习服的来自低地的各族移居者,他们的攀登能力显著强于移居者。即使下到平原,3~28年不会失去对低氧的适应能力。
有的先天性疾病,影响人对低氧的习服。如在南方人中有一种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0-6-PD)缺陷症,又称蚕豆病,俗称“胡豆黄”。这种人不能对低氧作出正常反应,属于高原禁忌证。这类遗传性缺陷,是不能通过后天训练来弥补的。
P20-25
在平原生活的人们初上高原时,总怀有很大的不安,因为稍不注意高原反应就会威胁到健康乃至生命。即便是学医的,对高原生理和高原病症都知之甚少,而传奇式的道听途说倒挺多,故迫切需要寻到一本有简单说理的实用小册子,以行之有据,从而有利于健康和工作。广大读者往往多方搜求,均难遂愿。在高原上工作后,通过对各种高原病患者的诊治观察,以及对海拔5000米居民点的体检随访,再加上对高原反应和高原病症的亲身体验,我们逐渐积累起一些经验和知识。同时通过做登山队的保健工作,让我们的接触面扩展到一般人的高原习服、适应、耐受及自我保健,因而经常有人上门求教,于是高原自我保健的科普工作,也成了我们的“第二职业”。在这一遍一遍地反复解答过程中,我们便萌发了这样一个念头:把这些解答印出来岂不事半功倍!后来,随着资料收集和交流的渐成系统,写本小册子成了朋友们的督促和我们自己常谈的话题。因此,这一酝酿前后共达39年。
在2003年5月,为纪念人类登上珠穆朗玛峰50周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直播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一时间高原低氧对人体影响的询问信件不断涌来。直播结束后,《山野》杂志的记者前来约稿,希望我们把高原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措施,以通俗短文的形式陆续介绍给广大读者。登山队的同仁也谈到科学训练的教材问题,因为队伍中最年轻的伙伴竟然在珠穆朗玛峰脚下昏迷,也成了一种附加推动因素。
在执笔过程中,牵引着我们思路的是中国约1/6的国土为高原。20世纪50年代以来,青藏、川藏等高原公路和铁路的修建,以及海拔2600米以上地区的开发,高原生理和医学问题大量出现。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中的氧含量降低,造成身体的供氧和需氧平衡失调,有些人会感到不适,发生“高原反应”。体力、活动能力会下降,在海拔4000米处则降为平原时的80%左右,这时有人会“水土不服”而患高原病。对高原的开发,首先应当让在高原上各层面的人,包括移居者、世居者和旅游者,了解基本的高原保健常识,在高原上能正常地生活、工作、学习和游玩。这样做不仅使在高原上的人熟悉自然环境,乃至知道如何积极地去改变自己以应对自然环境。基于此,编写一本实用性小册子的想法,终于付诸行动。
2004年4月写出了初稿,2005年4月15日完成了第二稿,并藉以纪念珠穆朗玛峰高山生理科学考察(1975)30周年,2005年10月改毕第三稿,2006年3月定稿。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即将建成通车,谨以此书,作为对这一世纪工程的献礼。希望有助于医护人员及非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去减轻或防止高原低氧的伤害。
多年来,众多朋友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特别是李付仁院长、宋德颂主任和翟尚达教授等提供了较多宝贵资料或意见,郭金峰医师全责审阅。在此谨致谢忱。
甯学寒 李舒平
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