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会沟通等于会说话吗?那么,如果做不到八面玲珑、滔滔不绝,是不是无法成为沟通高手呢?脱不花认为:沟通是心理学课题,是领导力课题,甚至是设计行为学课题,但它唯独不是说话本身的课题。每个人都可以掌握沟通的方法,无须多言,就能赢得沟通对象的尊重与合作。 作为一名职业的沟通者,脱不花在书中捧出了自己的沟通心法,倾力传授和示范,如何通过沟通在社会上解决问题、求得帮助、整合资源、洞察人心。 读完这本书,回到现实中后,你会发现自己突然听懂了别人的弦外之音,也能把别人看似复杂的诉求一一化解;你会发现原本那些无法破解、下意识躲避的难题,都有了解决答案;你会由衷地感慨:“幸好我看过这本书!” 作者简介 脱不花,19岁创业,没上过大学.现在是一家终身教育公司的CEO,推出了罗辑思维、得到App、时间的朋友等知识服务品牌。 商业顾问刘润说.罗胖(罗振字)不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福气,才找到脱不花这样的合伙人。 投资人徐小平说,每次有创业者找他融资时,他都会问对方:你的“脱不花”在哪里?作家方希说.脱不花非常善于做一个翻译者,以最快的速度把别人的需求翻译成一个方案。 脱不花自己却说:“我只是一名职业的沟通者。” 目录 推荐序 脱不花“使用说明书” 第一部分: 从倾听开始,全力以赴地沟通 01 先听再说:画好三个框,沟通不用慌 02 听话听音:你能听懂别人没说出来的意思吗 03 积极回应:你能让不友好的人好好说话吗 第二部分: 掌握沟通三大原则,不犯低级错误 04 开放性:学会说“我们”,你就能团结任何人 05 目标感:你更有目标感,你就掌握主动权 06 建设性:从“我要”到“我来”是你的一次质变 第三部分: 这样沟通,你能让人“如沐春风” 07 破冰:怎样让人对你印象深刻 08 赞美:怎样提升你的人际友好度 09 激励:怎样成为鼓舞人心的高手 10 说服:怎样让别人愿意支持你 11 辅导:怎样教会别人更好地做事 12 安慰:怎样得体地表达你的善意 第四部分: 这样沟通,你能让人按照你的期待去做 13 批评:怎样让你的难听话也能得到正反馈 14 提意见:怎样改变自己说了不算的事 15 绩效面谈:怎样事半功倍地发挥你的领导力 16 主持会议:怎样降低你的存在感、提高你的控场力 第五部分: 这样沟通,你能变被动为主动 17 道歉:怎样把你的错误变成促进关系的机会 18 调解:怎样持续优化你的社会网络 19 求助:怎样用示弱来增强你的关系网 20 拒绝:怎样让你在说“不”时依然受欢迎 第六部分: 这样沟通,你能让自己发光 21 即兴发言:怎样让你彻底告别张口结舌 22 闲谈:为什么谁都会觉得和你聊得来 23 汇报:怎样才能让你的方案被人重视 24 竞聘:怎样才能让你在竞争中笑到最后 后记 推荐阅读书单 序言 这篇推荐序只有一个任 务:劝你一定要把这本书看 完。 我自己买过太多没看完 的书,但从来没人告诉我, 我错过了什么。这篇序言要 负起这个责任。 我给你三个看完它的理 由。 第一个理由:这很可能 是一本经典。 如果一本书能在一个古 老问题下填写新答案,本就 足以成为经典。“如何沟通” 就是这样的古老问题。 如果一本书还能把古老 的问题变成新问题,那它距 离经典就更近一步。 如何说服对方?如何让 对方觉得舒服?这些是关于 沟通的古老问题。而在这本 书里,脱不花问出了一个新 问题:怎么通过沟通,实现 自我塑造? 人是通过选择来自我塑 造的。但是,穷尽我们自己 的禀赋,选择的空间仍然有 限。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 :“我妈问我为什么不结婚 ,为什么不上北大。难道是 因为我不愿意吗?”你看, 太多的限制性因素把我们困 在当场。所以,不断邀请他 人进入自己的生活,打破资 源匮乏的困局,借助各种外 部力量,放大自己的选择组 合,我们才能成为那个想要 的自己。 这才是沟通的终极目的 。脱不花称之为“无限游戏” :将更多的建设性关系连缀 到自己的生命之网中,让这 张网受到滋养,不断生长。 在这个视角下,有关“沟 通”的每一个话题几乎都会 被改写。 第二个理由:这是一个 工具箱。 一个正常受教育的人, 18岁之前,就已经知道了世 间所有的大道理,但他一生 都未必凑得齐应对挑战的小 工具。 比如,我早就知道要尊 敬长者的道理,但直到我8 岁那年,我堂哥在饭桌上对 我父母说了一句“我吃完了 ,您们慢慢吃哈”,我才瞬 间明白,此情此景下,“礼 貌”的大道理是可以通过这 样一句话来实现的。 再比如,我早就知道为 人要谦逊的道理,但直到20 岁那年,我听人讲课,老师 说“下面我分享一些自己的 经验”,我才瞬间明白,传 经送宝而又不显得好为人师 ,是可以用“分享”这个词来 实现的。 这些工具很琐碎、细屑 ,但一个人的沟通素养,就 是这样持续搜集,由涓埃汇 成的。 不说“但是”,而是说“同 时”;不说“你听懂了吗”, 而是说“我说清楚了吗”;不 说“我来晚了”,而是说“谢 谢你等我”;不说“你我”, 而是说“咱们”;不说“非常 抱歉”,而是说“还盼理解” ;不说“你过分了”,而是说 “我很生气”,等等。 这本《沟通的方法》, 充满了各种具体情境下可以 快速调用的小工具。 脱不花写这本书的姿势 ,不是站在指挥席上挥舞道 理的小棒棒,甚至也不是站 在你的前面指引着远方,而 是站在你身边,在你确有需 要的时候,对你使个眼色, 附耳过来:“你可以这么说 ……” 第三个理由:这是脱不 花写的书。 脱不花是我的创业战友 ,也是我一生的奇遇。 她没有上过大学,但她 写的散文得过“人民文学新 人奖”。她的知识量和好奇 心,都远超常人。我经常开 玩笑说,一个没上过大学的 人成了著名知识服务品牌的 创始人,这件事本身就非常 励志。 同时我也知道,“没上过 大学”对她到底意味着什么 。她没有可以倚仗的平台, 她登临向上的每一步,都是 通过沟通的努力,引来了贵 人相助、能者帮忙、看客祝 福。 所以,这本书其实不是 她“写”出来的,而是她“自 我追问”出来的。这本书的 写作任务逼着她把自己用过 的方法清晰表达出来。 顺便回答一个很多朋友 都好奇的问题:“罗胖,你 是怎么找到脱不花这样的创 业伙伴的?”我知道,他们 的这句问话中,半是请教, 半是艳羡。 其实很简单。2013年, 我和她在一个非正式的学习 小组里相识。小组的成员大 概有10人,来自各行各业。 大家每月聚会一次,凑份子 请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课。前 后大概持续了一年多。在这 样的深度交流氛围中,识别 出一个能干的人当然不难。 有一次,我试探性地问 了一句:“我想创业,要不 一起干?”她说:“好。” 如此干脆而平静的态度 ,让我当时小小地受了一次 惊吓。于是,两年后,就有 了得到App。 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但 它包含了今天得到App最重 要的基因片段:用“凑份子” 的学习方式,寻找高价值的 学习资源和气味相投的人。 这个故事也显出了脱不花所 有沟通技巧中最珍贵的部分 :直白且果决。 这本来只是沟通风格的 一种。但相处时间长了,我 才认识到这种风格的价值: 因为战略透明,她会成为他 人世界里一个价值确切的节 点。 这些年的共同创业,我 一次次旁观了她处理事务的 方式:面对丛杂的难题,精 准地设立目标,然后想办法 完成它。那种手挥目送、截 断众流的姿态,好看。 你也许没有机会和她共 事,但是你面前有一本同样 风格的书。 看完它。 这是得到App立志要出齐 的“职场四大名著”之一。《 沟通的方法》是第一本。接 下来的主题还会有:写作、 表达和执行。 作家凯文·凯利 (KevinKelly)在他68岁生 日的时候写了这么一 导语 全方面覆盖职场沟通场景,给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作为职场萌新,怎样初来乍到就能让人对你印象深刻?怎样通过求助增强自己的关系网?怎样说服老板同意你的方案? 作为业务骨干,怎样让别人愿意支持你?怎样通过提意见改变自己说了不算的事?怎样在竞聘中脱颖而出,笑到最后? 作为部门主管,怎样成为鼓舞人心的高手?怎样辅导下属更好地做事?怎样让你的批评也能得到正反馈? …… 请翻开这本书。 后记 哈,既然你都耐心地读 到这里了,我想请你帮个忙 :如果你觉得这本书有用, 就请你把它推荐给你身边的 人,好吗? 按照书中“求助”一节的 方法,为了感谢你的帮助, 我为你准备了一份小礼物— —在得到App的搜索栏搜索“ 高效学习”,就可以领取我 主讲的一门课程《怎样成为 高效学习的人》。这门课程 已经有一百多万人在学习了 ,希望对你有用。 咱们再说点心里话。 我十分喜欢一个象征, 那就是灯。认真与人沟通, 就是在传灯。在我的想象中 ,人生最好的样子,是一口 真气不散,修己、传灯、度 人。 书里传递的这些沟通方 法,不是我一个人的经验, 而是我在自己过往的成长道 路上遇到的那些贵人们无私 教导我、帮助我而慢慢积累 起来的。这些方法曾经塑造 了我,我希望如今它们也能 够成就你。沟通的方法,是 他们手中曾经照亮我的那盏 灯,今天通过我,变成《沟 通的方法》这本书,传到你 手中。 答应我,只要有机会, 就把这盏灯传下去。 在这本书的最后,我想 特别感谢“得到沟通训练营” 最初的3万多名同学,他们 每一个人都全情投人到这个 项目中,并且无私贡献了自 己的想法、故事和经验。这 些同学的改变和他们不定期 给我发来的喜报,深深鼓舞 了我。他们是这本书的共创 者。 感谢心理学家陈海贤老 师、李松蔚老师,在这套沟 通的方法研究过程中,他们 两位给我提供了来自心理学 和复杂科学的视角,帮助我 用更深层的逻辑来思考这个 课题。 感谢教育家李希贵校长 和教育学者沈祖芸老师,他 们一直非常关心这个项目的 进展,为我提供了大量来自 教育界的案例和经验,让这 本书更加有血有肉。 感谢和我一起推动这个 项目的同事们,鹿宇明、李 倩、贾行家、罗砚、李宁、 冯启娜、史婉霜、徐溟旭、 朱君宜、董耘、于婷婷、马 想、王玲玲、白丽丽、翁慕 涵、龙立恒、杨宁、李岩、 阳子、刘帆、甄皮。特别是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杨 霁琳同学,她不仅是这个项 目的主要教研成员,而且是 这本书中很多案例里负面角 色“小杨”的原型,为了写作 效果,她无私地背起了这口 “巨锅”。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的赵 俐老师,教会我在镜头前怎 样讲课。没有她的悉心指导 ,我无法在短时间内面对那 么多人,讲那么多遍沟通的 方法,也就谈不上这本书的 写作。 感谢著名摄影家王太平 老师,他为我拍摄的这张封 面照片,让我人生中第一次 对自己有了“迷之自信”,我 单方面宣布这就是我唯一的 标准照。 感谢我的两位创业伙伴 罗胖和快刀青衣。我们是合 伙人,我们也是人生的战友 。 最后的最后,感谢我的 父母赐予我旺盛的精力和体 能,让我在面对所有挑战时 都充满斗志。感谢我的先生 张新阳多年如一日包容我的 “简单粗暴”,只有在他面前 ,我可以不必非得是一名沟 通高手。更要谢谢亲爱的张 乐意和张本意小同学,你们 的名字就是一名沟通者最好 的样子:做自己乐意的事儿 ,遵循自己的本来意愿。 你我之间也是一场无限 游戏,所以,我不会说跟你 说再见,而是要说:书读完 了,咱们一起抓抓落实吧? 精彩页 我对萧伯纳的这句话表示无比赞同。 因为我们“说”了,所以,我们就默认已经和对方沟通了。至于对方到底听了没有,听懂了没有,我们并不关心。而在听的时候,我们也很少会主动核实听到的信息是不是准确,是不是完整。所以,每天在无数的办公室都会循环播放同一句咆哮:“我不是跟你说了吗?你怎么像没听见似的!” 据说在日常沟通中,信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最后至多只留下一半,糟糕的是,我们并不知道留下的是哪一半。生活中人人都说倾听很重要,但事实上能做到的人却很少。 反观那些公认的沟通高手,他们有一个共性:沟通不靠说,人狠话不多。因为他们知道,口若悬河只会把人推开。把嘴闭上,把耳朵支起来,才是让他人愿意和你沟通的头号秘诀。 倾听是沟通的起点。如果你无法听懂对方表达的意思,甚至听不全对方提供的信息,绝对不可能展开真正有效的沟通。所以,我们要有点耐心,从最基础的倾听开始掌握沟通的方法。相信我,聪明人更得下笨功夫。 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做几道测试题,考察一下你的倾听能力: 1.假设你是一名新员工,领导突然给你打电话问:“你现在忙吗?” 请问,领导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临时考察你的工作,还是想给你安排新任务? 2.你做了个方案,有个关键决策需要请示领导,领导倒是没说别的,头也不抬地扔下一句:“你定。”请问,这个事儿,你到底能定,还是不能定? 3.你去相亲,对方问你:“你们互联网公司,加班肯定很辛苦吧?” 请问,对方是关心你,还是好奇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情况。又或是含蓄地嫌你加班太多? 这几句话都不长,字面意思也很简单,但说话的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想,如果你就是对话中的另一方,当下就要作出反应,是不是还有点挑战?这个挑战在于,我们无法立刻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中分辨出他们的真实意图。 第一题中,如果你按字面意思回答,我在忙这个、那个,领导肯定会觉得,“我问一句你说十句,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想接新任务?”但如果你直接回答不忙不忙,那也不合适。领导可能会想,工作量不饱和啊!可见,一句话的含义并不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领导真正想问的是:你现在对我有空吗?所以在这个场景中,你只有一种回复是正确的:“领导,您请讲。” 第二题中,领导是让你定,还是不让你定,就得看语境了。这取决于你所在的职场环境、你和领导之间的信任程度,甚至是你的职位权威性。但是请注意,领导这里核心想表达的是:“你全权负责。重点是出了问题,你也要全权负责,因为方案我没发表意见,是你定的。” 第三题中,相亲对象问你加班辛不辛苦,其实是在了解:你有时间投入给亲密关系吗?你愿意倾注多少时间和感情呢?听懂了这层意思,你就会意识到,要促成这段关系,加班的事根本不用多聊,要和对方沟通的,是自己对生活方式以及未来生活的想象。 发现没有?要从一句话里完全听明白对方的意思,其实很困难。你需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经验,对当下的语境有判断,还需要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尤其是听懂对方接下来的期待。 所以,我建议你在学习倾听之前,先调取一下你以前看过的那些福尔摩斯、名侦探柯南之类的记忆,牢记一个意象——侦探。事实上,别人在表达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隐藏一些信息。我们应该像侦探一样倾听,全神贯注,把所有隐藏线索都挖掘出来,攥在手里。 那么,线索怎么找呢?有个很重要的方法,叫结构化倾听。别被这个概念吓住了,我已经帮你把这个大词儿翻译成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会画三个框,把信息往里装,然后你就能看清楚,想明白,做正确。P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