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心理疏导的本质是将心理咨询临床经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高校心理疏导工作开展的背景、原则、规律以及方法:高校心理疏导的本质;不同角色在不同场景中如何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如何从内容与历程、关系与内在等角度去解构一段对话;如何在对话中调整学生的情绪、认知、行为等。本书适用于高校不同岗位的教职员工,包括高校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等,来帮助这些岗位的人员如何基于大学生的生活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心理疏导的本质是人际支持 第一节 为何心理疏导会有效 第二节 高校学生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如何设立疏导目标 第二章 如何顺势而为地开展心理疏导 第一节 巧妙使用自己的角色 第二节 灵活使用情境 第三节 结合学生生活开展心理疏导 第三章 心理疏导的自我准备 第一节 自我准备 第二节 自我觉察 第三节 自我成长 第四章 视角与表达 第一节 视角与表达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视角的多元与差异 第三节 表达的多元与差异 第五章 内容与历程 第一节 区分内容与历程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如何区分内容与历程 第三节 区分描述与解读 第六章 个人内在运作模式 第一节 个人内在运作模式的几个维度 第三节 情绪?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与转化 第三节 现实与内在运作模式 第七章 情绪联结调整技术 第一节 倾听 第三节 共情 第三节 反馈 第八章 认知思维转换技术 第一节 认知重构 第三节 具体化 第三节 面质 第九章 行为选择增加技术 第一节 外化 第二节 促进改变的问话技术 第三节 学生心理危机中的行为干预策略 第十章 案例解析 第一节 情绪 第二节 自我认知 第四节 学业 第五节 人际关系 第六节 第五节 恋爱情感 第七节 家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