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庭家教家风(国际家庭日姓氏好家风)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突出家庭文化的社会关键性,以及人生中童年生长阶段家庭家教的重要性。结合当下姓氏家风文化研究与践行的成果,根据作品的内容和风格,本书主编设定了“绪论;红色家风;家风、家庭;家族、家教;家谱、祠堂;姓氏与地名;姓氏文化教育;海内外姓氏宗亲文化交流”8个板块及集锦。编委会就以这8个板块为主,定向选择这些方面有研究成果有贡献的专家、学者及践行者约稿,共收录60余篇,近50万字的文章。将这些文章归纳为既有侧重又有呼应,既有不同角度又互为一体的学术理论研究和践行体会文章,构成本书的主体。
作者简介
聂振强,姓氏家风文化研究学者,姓氏宗亲文化学术理论研究课题开题人。研究成果转化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提交全国“两会”提案。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委(第十二至十四届)委员、联络委(第十五届)委员、姓氏宗亲文化课题调研组组长,农T民主党北京市委委员、理论研究基地专家、出版支部委员会主委,中国人民大学“姓氏文化研修班”开班人,泰、中、缅、老四国联办“姓氏文化学”开班主讲人,泰国·东盟国际“中华姓氏宗亲文化与经济研究贡献奖”获奖者。《姓氏文化学》编著人;京视网副总编、中华姓氏频道总编;中华聂氏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聂姓委员会荣誉会长;北京市人民政府特邀人民建议人,主任记者,副教授。
研究领域:政党政治,多党合作制度,参政党在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提高中的监督作用研究;姓氏宗亲文化,姓氏社会学,姓氏宗亲政策及应策研究,等等。
目录
前言 “国际家庭日·姓氏好家风”论坛在京举行
绪论
中华民族“根”文化的守望者
从家出发,拥抱世界
心身健康,家庭和谐
中国姓氏对传统文化和血缘寻根的影响
第一章 红色家风
缅怀聂姓革命先烈,传承聂氏红色家风
红色革命家风代代传
建国立业中的聂希进
少习古芳,风清骨峻
我的家风属红色
我与“药箱”的红色家风故事
第二章 家风、家庭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研究
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风气支撑起社会的浩然正气
姓氏家族代际冲突的形成原因与对策
家风形成因素初探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立优良好家风
家风文化与女子礼学
新时代优良家风的研究与弘扬
家庭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项基础工程
立德树人下的家风教育和家风建设
家风家训的传承
汲取姓氏文化养生观,看母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浅论家族联姻与家族文化的发展
浅谈人类共识,探求未来信仰
走在家文化推广践行的路上
弘扬焦氏好家风,助力实现中国梦
弘扬传统家风文化,培育良好家风家教
推动传统家训与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思考
第三章 家族、家教
论曾国藩家教以及推广
林氏研究中林则徐的世界影响
感悟先祖林则徐《十无益》格言的家风魅力
卞氏家族忠贞榴瑞堂,千年忠孝相承七代之“忠孝与创新”研究
试论三国优秀人物美德对现代好家风建设的影响与作用
中华百姓宗祖与关公文化
对家族文化的执着与坚守
弘扬渤海家声,传承武陵正气
家庭教育建设良好家教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谈“人生四养”
第四章 家谱、祠堂
家谱编修和传播的革命
祠堂文化是中华姓氏文化的核心
祠堂文化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的作用研究
简谈堂号和家风、家训
数字人文研究视野下的堂号与家风传承研究
第五章 姓氏与地名
地理学与姓氏文化研究
地名与姓氏是中华民族的根脉
第六章 姓氏文化教育
如何搞好姓氏文化研究
关于姓氏文化研究方面的若干问题
姓氏文化研究与传承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姓氏宗亲文化在当代发展方向的几点浅见
谈姓氏宗亲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姓氏社团组织合法性问题
中国姓氏文化教育研究初探
关于建立姓氏文化教育体系的思考
开创姓氏文化教育领域,提升育德教育
上慈下孝对中华传统教育影响的作用研究
复兴礼法共建的家风文化,传承生命之爱
回家的路
第七章 海内外姓氏宗亲文化交流
浅析东西方家庭教育发展之比较
从姓氏文化看周边国家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
闽台两岸龚氏同源同根,漳州高雄龚姓同宗同祖
韩国的姓氏文化与家训的教育意义
泰中两国姓氏宗亲家族历史人文地理演变与家国融合发展的集成研究
集锦
家和万事兴
东风第一枝
献给母亲的歌
家风家训家国之本
编后语
序言
“国际家庭日·姓氏好家风
”论坛在京举行
本书是将历史上的“姓氏
宗亲文化”与当今的“家庭、
家教、家风”相结合的一本
书。有姓氏文化政策理论,
有家教践行案例,有学术探
讨;有家风故事,有历史,
有传承;古为今用,洋为中
用;立在当下,实现和谐。
要做好家教,形成好家
风,实现好家庭,走向人类
命运共同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
世界家庭数目激增至10.3
亿个。近年来规模日趋缩小
,离婚率普遍上升,美国每
两对结婚者中就有一对婚变
,西欧有1/3的婚姻以离婚
告终,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
严重。全世界65岁以上老人
已达3.5亿,欧洲60岁以
上的老人已占总人口的l/5

1989年12月8日,第四十
四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
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
庭年,1993年纽约特别会
议提出从1994年起每年5月
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旨在提高各国政
府和公众对家庭问题的认识
,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
进步。设立“国际家庭日”旨
在改善家庭的地位和条件,
加强在保护和援助家庭方面
的国际合作。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人们的家庭观念也在发
生变化,这些家庭问题给社
会带来巨大冲击,日益被国
际社会所关注。
2022年5月15日是第二十
九个国际家庭日,5月9一
15日是中国第一个全国家庭
教育宣传周。
策划编辑本书的初衷:
2021年3月由中共中央党史
和文献研究院编、中央文献
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关于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
摘编》一书发行。习近平总
书记就“注重家庭、注重家
教、注重家风”提出了一系
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
,强调“要重视家庭文明建
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
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
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强
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
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
师,要给孩子讲好‘第一课’
,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
扣子”;强调“家庭教育涉及
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
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强调“家长要时时处处给
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
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
导孩子”;强调“要在家庭中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
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
育促进法》,其中第十三条
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
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
传周”。这意味着今后我国
每年的5月15日这一周,举
国上下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家
庭教育宣传活动,国家从法
规上切实加强家庭教育建设
。我们要积极行动,“要做
好家教,形成好家风,实现
好家庭”。让世界各民族的
家庭都成为好家庭,积极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年5月14日,由京视
网(市广电京字第01982号)
主办,京视网手机台中华姓
氏频道承办,中国农工民主
党中央联络委员会为指导,
中国报道文化中国频道、中
国生命关怀协会心身健康科
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等为协办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谱牒民
俗学会、中国台湾中华民族
致公文化总会、韩国·韩中
姓氏文化交流中心等为支持
单位联合举办的“国际家庭
日·姓氏好家风”论坛在北京
召开。论坛活动分为“主旨
演讲、主题发言、学术交流
、专题访谈”等4个板块。与
会专家、学者及家风教育践
行人士开展了热烈有序的研
讨、交流。该论坛举办的宗
旨是“姓氏与家风”“中华姓
氏与国际家庭”相结合,体
现了中华姓氏好家风融人国
际大家庭的家国情怀,融合
东、西方“姓氏家风”互为共
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尽绵薄之力。
论坛会上,国务院机关
事务管理局人事司原司长闫
金昌、论坛发起人刘国强、
聂振强、沈德福向参会代表
分送《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
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图
书,学习、理解、掌握关于
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首先,由沈德福先生代
宣读中宣部办公厅原主任薛
启亮先生发来的贺信,他说
,“今天举办的‘国际家庭日·
姓氏好家风’论坛,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它弘扬了中
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古
往今来,家风、家教、家训
,是人类非常重视的家国情
怀,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
上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不是
靠‘穷兵黩武’,而是中华民
族高尚的家国情怀,得到了
世界的认可。……‘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是
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宝
贵财富’。结合现实形成了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要在全社会推广。所以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这对
落实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驻华使节代表周易先生
贺信中称:“祖谱文化是中
华民族最伟大的传承,家教
培养了人的品德,家风形成
了人的规范。这次以论坛研
讨会方式交流中华姓氏好家
风的形成与发展,将祖谱文
化融入国际大家庭,融合东
、西方‘姓氏家风’互为共建
,提升了家庭、家教、家风
的作用。同时希望建立‘中
华祖谱文化大数据库’,便
于全球海外华人、华侨寻根
问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
意义。让我们坚持文化自信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台湾中华民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8: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