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天孝与新思维数学/教育家成长丛书
分类
作者 张天孝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从“成长历程”“教育思想概述”“课堂实录“专家评述”“社会反响”等几部分全景式反思其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和专业人格的形成过程与教学实践过程。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教材中体现出来,才能真正进入千万个课堂,影响千万个学生。坚持实验,勇于探索。在实践中求真,在探索中创新。张天孝的“新思维数学”体系,不但提供思维方法,还讲求思维动机和思维态度,是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产生兴趣,学会提问,这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思维素养和精神品格的提升。
作者简介
张天孝,我国著名小学数学教育家,浙江省功勋教师、特级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中等师范学校教师一等奖获得者、新思维小学《数学》(浙教版)教材主编、国培计划首批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60余年,编著《现代小学数学》《新思维小学数学》等5套教材,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与教育读物近200部。获国家教育部、省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多项。由张天孝老师领衔的现代新思维小学数学研究团队,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构建了围绕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数学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新思维数学”教学体系。《新思维儿童数学》系列为其最新教学成果结晶。
目录
新思维人生——人生几何,秉烛求索
一、初试牛刀:三算教学改革
二、系统研究:应用题教学改革
三、学术提升:研究思维训练
四、教材建设:主编《现代小学数学》
五、退而不休:致力于新思维数学建设
六、改革不止:出名师,育英才
新思维理念——学非探花,自拔其根
一、教育理念:从现实走向可能,从基础转向创新
二、课程设计:提高数学素养,降低学习难度
三、教学原则:展开思维过程,突出能力培养
四、教学特色:合理设计学习空间,聚焦数学核心素养
五、计算活动过程的思考性
六、应用问题教学的结构性
七、代数思维开发的早期性
八、图形与几何课程的拓展性
九、问题解决思路的创新性
新思维课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一、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二、野炊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三、应用题教学课例研究
四、约分和通分
五、长方体物体的包装
六、两位数乘两位数
七、你会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八、“和是48的多连方”案例分析
九、“可能性大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思考
十、对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的思考
新思维历史——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一、“三算结合”教学的新试验
二、“三算结合”教学试验报告
三、“应用题教材结构和教学进程”的实验和研究
四、小学生数学能力测查方法的构成和测验的编制
五、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素质的发展
六、关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研究报告
七、依据未来的需要设计今天的教学
八、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现代小学数学》
九、新思维数学“新”在哪里
十、新思维数学坚如磐石的教育信念
新思维印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一、《新思维数学》立项推荐意见
二、“张天孝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和实验”通过专家鉴定
三、“构建小学‘新思维数学’教学体系——张天孝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五十年”课题通过鉴定
四、张景中院士鉴定意见
五、为了后代的创造性
六、记住张天孝老师
七、人生就为这一大事来
八、数学不是让学生解难题
九、求真求实开拓创新
十、学者的深邃,智者的思想,勇者的力量
十一、人活着最要紧的是实实在在做事
十二、爱,在无声中流淌
十三、我“读”张老师
十四、现代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探索者
后记
序言
见证着中国基础教育
半个世纪的春华秋实,代
表着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成
果最高成就的“首届基础
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中,闪耀着李吉林、窦桂
梅、吴正宪、张思明、洪
宗礼、唐江澎、邱学华、
于永正、孙双金、薄俊生
、龚春燕等一大批优秀教
师的名字,而上述这些中
小学教师的杰出代表恰恰
都是《人民教育》“名师
人生”栏目中最受读者喜
爱的名师,都是《教育家
成长丛书》的作者。
《教育家成长丛书》(
以下简称《丛书》),是
在第20个教师节前夕,“
为了研究、总结、宣传和
推广我国众多优秀中小学
教师的先进教育思想和鲜
活的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
,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
备的优秀教师和杰出的教
育家,促进教师队伍整体
素质的提高,根据教育部
党组安排,由师范教育司
组织编写”的一套凝聚着
一大批教育家成长智慧的
大型教育丛书。
《丛书》自2006年问
世以来,不但得到国务院
和教育部领导同志的高度
重视,而且先后印刷多次
尚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
求。这其中的奥秘何在?
当你翻开《丛书》,
每一部著作都讲述着一位
教育家成长的故事。这些
著作主要从“成长历程”“
思想概述”“课堂实录”和“
社会反响”等方面全景式
反映其教育思想、教育智
慧、专业精神和专业人格
的形成过程和教学实践过
程,这是教育家成长的基
本素质所在。
当你沿着教育家成长
的足迹走近他们的时候,
你会融进这些带有“草根
色彩”,扎根中华教育实
践大地,充满田野芳香的
真实感人的教育故事中。
当你从《丛书》中,
从这些当年和自己一样的
普通教师,成长为今天受
人尊敬的教育家的成长过
程中受到启迪,当你触摸
着自己的爱心,把学生的
成长和祖国的未来紧紧连
在一起的时候,你会真切
地感受到教育家离我们并
不遥远。
当你用整个身心蘸着
自己的生活积累去品味《
丛书》中的每一部著作的
“成长历程”时,在其浓缩
着一位位名师在不断学习
、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超
越学科教学的求索足迹中
,你会读懂“教育是事业
,其意义在于奉献”的丰
富内涵。
当你研读《丛书》中
的每一部著作的“思想概
述”,和每一位名师展开
心灵对话的时候,都会深
深地感受到,一个教师对
教育独立的理解与执著的
追求有多么重要。从一位
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受人尊
敬的教育家的过程中,你
会读懂“教育是科学,其
价值在于求真”的深刻含
义。透过《丛书》,你会
看到一代代教师用爱与智
慧塑造民族未来的教育理
想。
随着我们从“知识核心
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
视野已拓展到人的生存与
发展的方方面面。作为一
名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
学实践去感悟“教育理念
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
念和精神追求”,应该把
爱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
让爱充盈课堂、触摸到一
个个灵动的生命,让爱产
生智慧,让爱与智慧在学
生心中留下岁月抹不去的
美好回忆,让教育者和受
教育者都感受到教育的幸
福,这是《丛书》给我们
的启示,也是每位教师应
有的胸怀和视野。
时代呼唤教育家。为
了进一步把我们本土教育
实践中蕴含的中国智慧提
炼出来,从而形成具有时
代意义的中国特色的教育
话语体系,以此去观照、
引领、创新中国的教育实
践并在更大范围加以推广
,《教育家成长丛书》将
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
育家研究院继续组织编写
,希望能够在更广大教师
的心田中播种教育家成长
的智慧,从而出更多的名
师、育更多的英才、成就
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这
是时代赋予广大教育工作
者的神圣使命。如果广大
教师能在每位教育家成长
、探索教育智慧的过程中
受到启迪,形成自己的教
育智慧,则实现了我们编
辑这套丛书的初衷。
“教育家成长丛书”
编委会
2015年3月
导语
生命,因与名师为友而精彩;
事业,因与名家分享而辉煌;
这是一本,寻找教育家成长智慧的丛书;
这是一本,凝集当代教学思想流派的精粹;
这是一本,展示一流教学实践案例的大典。
本书将带你领略当代教育家的风采。
后记
一件事成就在课程改
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个人,1937年出生
于浙江嵊县(现嵊州)农村
,中师毕业到小学教书;
一辈子,从1956年开始
到2016年,整整60年,
花了一生所有时光;一件
事,执着于小学数学教育
的实践和研究。“一个人
,一辈子,一件事”,这9
个字,就成了描述“张天
孝老师一生研究小学数学
”的最为简洁的介绍。
60年的风雨岁月,60
年的跌宕人生,要介绍张
天孝老师丰富的数学人生
,就是像用小数来表示出
圆周率丌的无限数位那样
困难,永远也写不完。描
绘张老师60年的研究图景
,不可能全面铺陈,因为
那样会显得拖沓甚至不得
要领,也不可能精简扼要
,因为那样会遗漏精华以
至于乏善可陈。张老师在
小学数学的领地里辛勤耕
耘60年,从青春年少到白
发苍苍,从默默无闻到声
名远扬。张老师的研究成
果宛如一座高山,常人难
以逾越,让人肃然起敬。
张老师是数学教育家,他
研究小学数学教育,笔耕
不辍,著作等身;张老师
是教育改革家,他编写小
学数学教材,不断进取,
勇于创新,他的研究成果
对不同时期的数学教育改
革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做
出过积极而不可替代的贡
献。
值此张天孝老师从教
60周年,中国教育报刊社
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约请张
老师整理此专著,我们梳
理了张老师的数学人生,
提炼了张老师的教学思想
,也整理了不同时期具有
新思维特色的典型课例,
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张天孝
老师不同时期的代表作,
还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评
论文章。本书试图全方位
地展示张天孝老师60年从
教的卓越贡献。在整理中
,我们被感动,被激励,
也被鞭策,200多本手稿
,5套国家级教材,数百
篇论文,还有在国际国内
获得科研大奖,这是一种
精神,是一种坚持。
张天孝老师痴于专业
执着。在张老师的家里,
放着一头铜铸的牛,姿态
刚劲有力,俯身前探,勇
往直前,势不可挡。因为
张老师属牛,所以这也是
张老师坚持不懈、锲而不
舍的精神写照。没有这股
钻劲,不可能在20世纪
60年代初,口算比赛一举
成名;没有这份毅力,不
会累积2000多张应用题
的卡片;没有这份执着,
受政策影响巨大的教材事
业早已停歇……如果只是
为了荣誉,已是浙江省功
勋教师的他,没有必要争
取比这个更高的荣誉了。
张老师是真正热爱数学的
,因为痴迷,晚上睡觉也
会梦到某一个数学题,一
旦梦到他就翻身起床赶忙
记在小本子上;张老师是
真正热爱教学的,12册教
材数以千计的数学题,在
哪一册哪一页,他如数家
珍。张老师的办公桌很“
乱”,他博览群书,每天
路过张老师办公室,他总
是一头扎进堆积如山的书
堆里,用略显颤动的手紧
紧地握着铅笔,在白纸上
一笔一画地写,从来不曾
停止,也从来不知疲倦。
张老师的一生,已注定是
小学数学教育的一生,研
究小学数学是他工作的全
部,也是他“休闲娱乐”的
主要方式,常人眼里的枯
燥乏味的数学,在张老师
眼里却是有趣的“游戏”。
张天孝老师乐于合作
担当。一个人走可以走得
很快,一群人走才可以走
得更远。在张老师成长的
路上,如果没有合作,一
个小学数学老师,也难以
走到今天的巅峰。因为和
杭州大学孙士仪教授的合
作,才有了“三算结合”的
上城经验;因为和杭州大
学王权教授的合作,才将
“三算经验”推向国际交流
;与中央教科所赵裕春教
授的合作,开展了“全国
小学生数学能力测查与评
价”;与中国科学院心理
研究所刘静和、张梅玲等
教授的合作,开始了《现
代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
;与澳门数学教育研究会
汪甄南会长的合作,才有
了澳门《新思维数学》的
成功出版……可贵的是张
老师在合作中乐于担当,
在“全国小学生数学能力
测查与评价”课题组中,
受课题组负责人的委托,
承担了中年级卷的专著任
务,从那时起,实证研究
已成为张老师的研究习惯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
学实验协作组,承担起了
执笔全套教材的重任,编
写教材的工作十分辛苦,
也非常具体,真正可以说
是“一步一个脚印”。一个
个字、一幅幅图,一道道
题、一节节课,都要反复
琢磨、精雕细琢。只有合
作才能走得更快,只有勇
于担当才能走得更远。
张老师老师勇于实践
创新。常常有人说:张老
师编写的教材真的是“实
验”出来的,张天孝老师
虚心学习,却从不盲从,
他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张老师勇
于实践,敢于创新。“三
算结合”的实验,他倡导
高位算起;应用题教学实
验,他启动了“补救计划”
;“全国小学生数学能力
测查与评价”中,他坚持“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现
代小学数学实验”,他破
除原来的传统教材结构,
重新创建小学数学的知识
序列;“新思维数学”实验
,他坚持“代数思维早期
培养”。在张老师看来“提
高数学素养”与“降低学习
难度”之间不是矛盾的,
在新时期的“英才教育计
划”中,他倡导“人人都可
以成为英才”……他总是与
众不同,从不轻易妥协,
从不随波逐流,有时几乎
接近“固执”般的坚持
精彩页
张天孝老师出生在越剧之乡浙江省绍兴嵊县(现嵊州市),出身贫寒,苦心求读,1953年,以优异的成绩报考了杭州师范学校(今杭州师范大学),农家娃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的愿望。欣喜余波未尽,刚刚离开家乡踏进校门的张天孝却突然接到父亲因脑出血不幸病故的噩耗,这晴天霹雳,给他年轻的心灵蒙上了深深的忧伤。但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家境的贫寒,并没有成为他学习的阻力,岁月的苦难反而成为他无比的学习动力,铸就了年轻人难得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意志,揭开了他漫长曲折而又卓越不凡的教育人生。
一、初试牛刀:三算教学改革
1956年8月步人教坛,张天孝老师被分配在杭州市上城区第一中心小学(现饮马井巷小学)担任大队辅导员、六年级班主任,既教语文又教数学。1957年、1958年、1960年张老师送走了三届毕业生。在这四年中,张老师被评为杭州市优秀辅导员、杭州市文教方面先进工作者,参加上城区语文中心教研组。1960年下半年张老师担任副教导主任,不再教语文,只教一个班数学。1962—1963年张老师在饮马井巷小学试验和推广了杭州大学教育系孙士仪先生设计的“计算练习片”,进行口算和笔算结合教学实验,探讨小学各年级口算教学方法,研究速算规律,大面积提高了计算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速算小能手。1963年上半年杭州市举行全市小学生速算比赛,张老师所辅导的速算小组9名学生参赛。这届比赛决出了12名优胜者,上城区参赛代表队12名学生进入了前10名,其中9名是饮马井巷小学参赛的学生。张老师的实验总结“改进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作为上城区首届小学数学专业会议的专题报告,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开设了“计算教学研究”专题讲座,研究成果《速算技巧》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1972年,张老师在学习上海市崇明县“三算结合”教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20世纪60年代初进行的口算、笔算教学试验,在上城区开展了“三算结合”教学试验,提出了“以珠算为基础,改造笔算,促进口算”的教学思路,改革了笔算从低位算起的传统计算方法,把它改为从高位算起,使我国传统的珠算方法与笔算计算法融为一体。这在当时全国“三算结合”实验中独树一帜,形成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流派。编写的“三算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先后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和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每年发行量达百余万册,遍及全国24个省市和地区。在此期间张老师编写了《三算结合讲义》《改造笔算试验讲义》等师资培训教材,发表了《“三算结合”,彻底改革小学数学》《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改造笔算的试验》等文章。
1978年8月,全国试用统编教材,各地停止了“三算结合”教学试验,在上城区教育局何容局长的全力支持下,张老师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在区内坚持试验。1979年、1980年上城区先后两次接待日本的全国珠算教育联盟访华团,考察“三算结合”教学,1979年下半年,张老师写出了“三算结合”新试验实验报告,在浙江教育学会年会上做了交流,并在中国珠算协会主办的《珠算》杂志1980年第一期发表。1979年11月,张老师参加了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大会,交流了与杭州师范学院黄继鲁合作的《以珠算为模式改造笔算》的论文,并发表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第二期,后来又被日本全国珠算教育联盟研修委员长户谷清一译成日文,发表于日本《珠算春秋》第52期,1980年上半年,张老师在新试验的基础上编写了“三算结合”实验课本第1~4册,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12月,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董纯才在全国教育学会第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的讲话中,对张老师同其他同志共同研究的“三算结合”算术教学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要看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是有人才的……他们中,有些人在教育上是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如浙江省杭州市张天孝等同志创造了‘三算结合’算术教学法……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日本人曾经先后五次派代表团来我国访问,学习‘三算结合’算术教学法。”
1982年下半年,张老师与杭州大学教育系王权合作,进一步开展“三算结合”教学研究,杭州大学还将此课题上报,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研究课题之一。张老师在研究中写出了《三算结合试验报告》,刊于《小学数学教师》1984年第6期,并在美国一家刊物发表。
1983年3月,日本琉球大学教育学博士比嘉良充教授与美国梅利兰德大学心理学博士弗拉那根教授到杭州市上城区考察“三算结合”教学班的计算能力。考察期间张老师就“三算结合”教学的发展过程和若干理论问题向两位教授做了介绍,他们还对饮马井巷小学三年级、五年级“三算”班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了测试,并对中国、日本、美国三国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做了比较研究,结论是“中国杭州三算结合实验班达到最优秀的技能水平”。
二、系统研究:应用题教学改革
1964—1965年,张老师在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担任小学数学教学法教师期间,开设了“应用题教学研究”课程。为了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3: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