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简单的艺术(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法)多米尼克·洛罗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了多米尼克·洛罗旅居日本期间的感受和想法。通过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禅宗,缀以哲人隽语,洛罗详述了回归简单生活的方法。自2005年出版以来,本书被翻译为多国语言,畅销海内外,此次出版为全新中文译本。 作者简介 多米尼克·洛罗,法国知名随笔作家,旅居日本30多年,深受东方文化影响。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她推崇“少即是多”的生活模式。在她的作品里,她力图把“极简主义”思想推荐给西方女性。出版过《简单的艺术》等畅销书。 目录 第一部分 物质主义和极简主义 第一章 物质主义的泛滥 第二章 极简主义的好处 第三章 伦理与美学 第二部分 身 第四章 美与大众 第五章 一位极简主义者的保养之道 第六章 食不求多但求精 第三部分 心 第七章 您的内在生态 第八章 他 人 第九章 玉不琢,不成器 结 语 序言 我在懵懂孩童之时,就 对法国之外的风土人情充 满了好奇。于是,刚进入 大学,我就决定选择与之 相关的专业。十九岁时, 我成了英国一所中学的法 语助教。二十四岁时,我 又前往美国密苏里州的一 所大学当法语助教。正是 这段经历,使我有机会游 历加拿大、墨西哥和中美 洲,自然也游历了美国的 大部分地区。然而,一次 ,在旧金山附近参观一座 禅园时,我感受到了一股 发自内心的迫切愿望:我 想要去认识这些美的本源 。于是,我动身前往日本 ,这个长久以来一直吸引 着我的国家,但我无法用 言语去形容这种感受。后 来,我留在了日本。 在这些文化和礼仪各异 的国家生活,促使我不断 审视自我,追寻理想的生 活方式。通过不断做减法 ,我渐渐明白:寻求至简 ,才是兼顾外在舒适和内 心意愿的最佳生活方式。 为什么选择日本?每当 得知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 六年时,人们常常这样问 我。我相信,包括我在内 ,所有选择定居日本的人 都会如此回答:因为一种 喜爱,因为一种需求。在 这个国家,我感到十分自 在。每天早晨,一想到我 又能有更多新发现,我的 心中就充满了欣喜。 我一直对日本禅宗,以 及与之相关的一切十分着 迷:水墨画、庙宇、花园 、温泉、料理、花道……没 过多久,我就有幸结识了 一位研究“墨绘”(中国水墨 画)的教授。在这之后的 十年间,他不仅将我领进 了这门艺术的大门,还教 会了我日本人的思考方式 :学会接受生活的本来面 目,对待万事万物,不必 解释,亦不必分析,更不 必“抽丝剥茧”。简而言之, 学会“禅意地生活”。 在一所佛教大学教法语 期间,我还在名古屋市的 爱知专门尼僧堂进行了入 门修行,这所禅寺专供女 尼修行。我从这所禅寺毕 业后,对日本人的了解更 加深刻:尽管他们的外表 已十分现代化,他们的生 活也已“高科技”化,但代代 相传的传统哲学仍在潜移 默化中影响着他们,这种 影响甚至已经渗透到他们 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里。 与这个国家频繁的接触 使我发现,简单,是一种 正面、积极、有着丰富内 涵的价值观。 几个世纪以来,古希腊 和古罗马的先贤、基督教 神秘主义者、佛教徒、印 度智者……一直致力于让人 们重拾简单的原则。简单 ,让我们从那些既分散我 们的精力,又使我们备感 压力的偏见、束缚和负担 中解放出来。简单,给我 们的许多问题提供了解决 办法。 不过,简单生活,并不 是我轻轻松松就做到了的 。它更像是一次漫长蜕变 的最终成果,是发自内心 地想要生活得更简单——潇 洒、自由、轻盈,当然, 也更加精致、优雅。我渐 渐明白,越是轻装上阵, 对于我而言不可或缺的物 品就越少;到最后,只需 极少物品,我们就可以生 活。因此,我笃信一点: 拥有的物品越少,我们就 越自由、越快乐。不过, 我也意识到,我们必须保 持警惕:消费主义、精神 和身体上的惰性、负面情 绪……这些陷阱都在窥伺着 我们,哪怕一分一秒的松 懈都会给它们可乘之机。 这本书其实是我旅居日 本这些年来记下的随笔, 是我的经历、阅读、交际 和思考滋养出的果实。这 本书传达了我的理想、信 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它们都是我所憧憬并且 努力想要变成现实的。我 一直把这些随笔视为珍宝 ,随身携带,它们可以引 导我,提醒我那些被我遗 忘或者我还没付诸实践的 事情。而且,当我身处混 乱之中时,它们还可以使 我坚定内心的信念。我不 断地从这些随笔中汲取建 议,根据我所遇到的困难 的程度、我的需求和我的 潜力,来尽力将它们“小剂 量”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开 始意识到无节制和过剩的 危险。越来越多的女性, 希望她们能够重新发现更 简单、更自然的生活所带 来的愉悦和益处。面对消 费社会的种种诱惑,她们 坚持寻找生活的意义,同 时也不与时代脱节。 这本书,正是写给像她 们这样的人。 希望本书可以让她们实 实在在地领悟到简单的艺 术,一种让生活更加充实 的艺术。 导语 《简单的艺术(精)》由浅入深,从物、身、心三大角度诠释简单之美,洛罗从当下泛滥的物质主义谈起,深入探究如何从外物、身体、心灵三个层面践行简单的艺术,如何在简单生活的同时不与时代脱节。洛罗不仅引用哲人隽语,从理论上阐释了极简生活的重要性,更将其落到实处,为读者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生活小窍门。本书采用特殊工艺制作内封,附有15张手账式内页,记录您生活中每一个幸福的瞬间。 后记 出版后记·作为一门艺术 的生活 我们身处的现代社会, 仿佛在陷入这样一个怪圈 :我们可选择的越来越多 ,我们能拥有的越来越多 ,我们却越来越感到不满 足。为了凑单,在琳琅满 目的货架前徘徊良久;面 对满当当的衣橱,却找不 到可以穿的衣服;冰箱里 塞满了过期食品,仍无法 克制自己的购物欲……越来 越多的所有物,充斥着生 活的物理空间,也侵蚀着 精神的栖息地。拥有更多 ,真的能使我们的生活更 充实吗?基于旅居日本多年 的经历和个人感触,本书 的作者多米尼克·洛罗,就 提出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 式:简单生活。 在即将过去的这不平凡 的一年,每一个人的生活 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那些曾被我们视作理所 当然的东西,如今已成奢 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本书的再次出版,不失为 一种应对无常的方式。虽 然本书的部分内容已不符 合当下的科学规范,但瑕 不掩瑜,相信各位读者仍 能了解如何把极简主义运 用在实际生活中,有所感 触,有所收获。追求极简 ,把生活当作一门艺术, 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的艺 术家。 后浪出版公司 2020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重塑我的生活理念,改 变我的生活方式。年度最 佳收获。 因为太爱这本书,读了 很多次之后也不舍得换掉 ,放在喝水的地方,每次 喝水都像看到老朋友一样 。生活态度必备指南。 此书是单一价值观笼罩 的社会下一股不可多得的 清流。 读的第二本作者的书。 非常欣赏她把禅意与思考 融入生活中的点滴的态度 。我们终将如蜡烛一般燃 尽,我们的目标不是活着 而是好好活着,内心的平 静和富足才真正归属于自 己。还会重读,有许多妙 语。 需要反复阅读的一本书 ,践行每一句话都会收获 很多。 所有断舍离、整理术的 鼻祖。 精彩页 在如今的西方社会,人们创造出太多的物质财富,拥有太多的选择,面临着太多的诱惑,欲壑难填,饫甘餍肥,已经不再懂得该如何简单地生活。 我们挥霍无度,肆意糟蹋一切。我们明知生产一次性餐具、圆珠笔、打火机、照相机会污染水和空气,危害大自然,但是我们仍然使用这些产品。停下来吧,从现在开始,别再这样胡来了!否则,总有一天我们会被迫停止这一切行为。 唯有“破旧”才能“立新”,才能让穿衣、吃饭、睡觉这些基本需求触及更深的层面。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达到十全十美的境地,而是要进入一种更加充实的生活状态。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带来从容与优雅,反而会摧折心灵,禁锢思想。 简单,本身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停止过分的占有欲吧,这样您才能真正拥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自我本身。当您自身感觉舒适时,您就会忘掉一身皮囊,转而注重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的存在充满意义。您将变得更加幸福! 简单,就是我们虽然拥有的如此之少,但却得以自由地了解万物的本质和精髓。 简单,就是美,因为有许多奇迹蕴藏在它的表象之下。 所有物带来的负担(本义与转义) 收集欲 克莱恩家有一堆箱子,箱子里的东西静静等待着有一天主人或许能用到它们。然而,克莱恩家看起来还是很穷。 ——节选自《X档案》1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出门旅行时都会带上笨重——甚至可以说过重——的行李。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我们如此依赖这些外物? 对很多人而言,物质上的富足是他们生活的映射,是他们存在的证明。他们或有意或无意地将个人的身份和形象与他们所拥有的物品联系在了一起。拥有的越多,他们就越感到安全,越游刃有余。一切都可据为己有:金钱、美物、艺术品、学识、巧思、友人、情人、旅行、神……甚至自我。 人们消费,获取,积累,收藏,“拥有”朋友,“掌握”人脉,“获得”文凭、头衔、奖章…… 他们被沉重的所有物压垮了,他们忘了,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占有欲会榨干他们的生命力。因为欲壑难填,并且只会愈发强烈。 许多物品都是无用的,但是,我们往往只有在失去它们之后才会明白这一点。我们之所以使用这些物品,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而是因为我们拥有它们。我们所拥有的物品,不知有多少是因为看到别人在用,我们才跟着买的! 迟疑不决,搜集不停 浩瀚的知识足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不必再添些无用的小玩意儿。毕竟,它们只会占用我们的精力和时间。 ——夏洛特·佩里安《创作生活》 想要简化生活,就必须做出选择,尽管有时候很困难。许多人终其一生都被成吨(绝无任何夸张成分)的物品环绕,他们不觉得这些东西有何珍贵之处;对他们来说,这些物品本身也派不上用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决定不了如何处理这些物品,他们根本没想过把这些东西送人、拿去卖掉或者丢掉。他们始终对过去、先辈和回忆念念不忘。但是,他们却忘了当下,也没有考虑未来。丢弃也是要下决心的。一鼓作气地丢掉并不是最难的,甄别有用和无用的东西才是。放弃某些东西让人难过,但是真的扔掉之后,又会让人感到满足。 畏惧改变 不,正派的人们是不会喜欢……我们另辟蹊径的! ——乔治·布拉桑1《声名狼藉》 我们的文化,是不怎么为那些选择朴素生活的人着想的,因为这些人对经济发展和消费型社会来说是一种威胁。他们被认为是边缘人群,一群让大多数人感到不安的人。这些人主动选择过简朴的日子,吃得不多,浪费得也少,几乎从不搬弄是非,但却被当作吝啬鬼、伪君子和不合群的人。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